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3140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供暖技术领域,涉及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包括热电联供PV/T水冷型双能组件;两件玻璃盖板之间固定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的两侧均设置有光伏电池片模块;多管程换热流道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根第一换热流道本体;每根第一换热流道本体中均穿设有第二换热流道本体;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本体连接供暖恒温热水箱;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本体连接储热设备。上述中,使用冷却工质作为转移热量的媒介,冷却光伏电池片模块,收集热能;并将热能利用起来产生热水。充分利用热流体的双重功能的效应。此外,多管程换热流道的设置,使第二换热流道本体穿过第一换热流道本体起到多管程换热,可充分冷却光伏电池片模块,又能吸收较多热量用于供应热水。供应热水。供应热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供暖
,特别是涉及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具有清洁、安全、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势,以光热技术为主的太阳能已经应用于各行业,并不断得到发展。在供热领域中,利用太阳能为生产生活供热可以获得非常好的节能和环境效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太阳能供暖是一种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并转化为热能供热的技术;热能储存于热水中,将热水输送到散热末端或用热设备,以满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需求;太阳能供暖系统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既节约了化石能源,又满足环境保护的需求,减少碳排放。
[0003]现有技术中,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吸收太阳辐射产热的能力有限,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太阳东升西落,不能保证太阳能集热器一直正对太阳的照射而采集热能;2、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产热被转化利用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吸收太阳辐射产热能力有限的上述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电联供PV/T水冷型双能组件(28);所述热电联供PV/T水冷型双能组件(28)包括安装框(18);所述安装框(18)的顶面和背面均固定有玻璃盖板(16),同时两件玻璃盖板(16)之间固定有换热流道,换热流道的两侧均设置有光伏电池片模块(17);所述换热流道中流动的冷却工质用于吸收光伏电池片模块(17)的热量后供应热水;所述换热流道设为多管程换热流道(19),多管程换热流道(19)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根第一换热流道本体(23);每根第一换热流道本体(23)中均穿设有第二换热流道本体(21);所述第一换热流道本体(23)的进口、出口通过第一管道(10)连接供暖恒温热水箱(27),且第一管道(10)上连接第一循环泵(6);所述供暖恒温热水箱(27)具有第一热水出口管,第一热水出口管通过热水供水管(12)连接热水用水设备(9);所述供暖恒温热水箱(27)上设置有第一冷水进口管(13);所述第二换热流道本体(21)的进口、出口通过第二管道(5)连接储热设备,且第二管道(5)上连接第二循环泵(29);所述储热设备具有第二热水出口管(8),第二热水出口管(8)连接至所述热水供水管(12);所述储热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冷水进口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设备设为地源储热设备(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储热设备(7)的第二热水出口管(8)连接供暖恒温热水箱(27),向供暖恒温热水箱(27)供应热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供太阳能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片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