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90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属于环保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污水提升泵站占地面积大、土建成本高、设备造价高、能耗高、检修不便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地下池体和地上建筑,地下池体包括进水井、格栅渠、汇流渠和集水池,进水井连接进水管,格栅渠内设有格栅,格栅渠的进水端与进水井相连,格栅渠的出水端设有导流抹坡,导流抹坡呈回转状,导流抹坡下游端连接汇流渠,汇流渠底部设有出水孔,集水池位于出水孔下方,集水池内设有多个潜污泵,潜污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立管,各出水立管分别与出水母管相连,出水立管上设有止回阀、闸阀和伸缩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低,更加安全耐用、设备造价低、运行成本低、检修方便。检修方便。检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污水提升泵站主要有两种常用形式,分别为常规的钢筋混凝土污水提升泵站及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但两种形式都存在一定弊端。常规污水提升泵站需设进水井、格栅间、后面再接泵房及阀门井,变配电室及控制室一般紧邻泵房或者单独建设,这样会导致污水提升泵站占地面积大、土建成本高。而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虽然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泵筒一般采用玻璃钢钢,结构使用年限及耐久性不如混凝土池壁;2、由于其泵筒内集水池容积小,对潜污泵的性能要求较高,且需要采用粉碎性格栅破碎机,设备的造价高、运行能耗高、还会增加污水厂细格栅的负荷;3、当污水提升规模较大时还需要并联多个泵筒,会增加投资;4、在检修或者维护设备时,需要在现场搭设起吊装置,检修不便;5、变配电、控制柜等均放置在户外,虽然有一定的防护措施,但是长时间日晒雨淋容易使柜内的元器件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以解决现有的污水提升泵站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土建成本高、设备造价高、能耗高、检修不便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包括地下池体和地上建筑,地下池体包括进水井、格栅渠、汇流渠和集水池,进水井连接进水管,格栅渠内设有格栅,格栅渠的进水端与进水井相连,格栅渠的出水端设有导流抹坡,导流抹坡呈回转状,导流抹坡下游端连接汇流渠,汇流渠底部设有出水孔,集水池位于出水孔下方,集水池内设有多个潜污泵,潜污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立管,各出水立管分别与出水母管相连,出水立管上设有止回阀、闸阀和伸缩接头。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格栅渠设有两个,汇流渠位于两个格栅渠之间。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格栅渠的进水端设有自闭式闸板,格栅渠的出水端设有手动闸板,便于格栅检修时关闭格栅渠。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格栅渠和汇流渠上方设有吊装检修层,止回阀、闸阀、伸缩接头和出水母管均位于吊装检修层上方。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吊装检修层开设有多个潜污泵吊装孔,潜污泵吊装孔与潜污泵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水泵吊装孔上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第一电动葫芦,用于吊装和检修潜污泵。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汇流渠末端顶部设有撇渣口,用于清除穿过格栅进入汇流渠的细小栅渣。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导流抹坡的回转处设有导流墙,导流抹坡和导流墙用于改善水力条件。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地上建筑包括格栅间、变配电室、控制室和值班室,格栅间位于格栅渠上方,变配电室、控制室和值班室并排设置在格栅间旁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格栅间内设有螺旋压榨输送机,格栅上端伸入格栅间,格栅的出渣口与螺旋压榨输送机的收渣口相接,螺旋压榨输送机用于清除栅渣。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格栅间地面设有格栅间吊装孔,格栅间吊装孔上方设有第二电动葫芦。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格栅渠和汇流渠采用迂回式连接方式,将集水池设置在汇流渠下方,节约占地面积;在其上方设置格栅间、变配电室、控制室及值班室,不额外增加占地。本专利技术将潜污泵的止回阀、闸阀等管配件及出水母管设置在吊装检修层内,极好地利用了泵站的水平及垂直空间,可以不用在泵房外设置阀门井。本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污水提升泵站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低,相较于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更加安全耐用、设备造价低、运行成本低、检修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地面层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吊装检修层平面布置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格栅渠底层平面布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集水池底层平面布置图;图5是图1的I—I视图;图6是图1的II—II视图;图7是图1的III—III视图。
[0016]图中:1

地下池体;2

地上建筑;3

进水井;4

格栅渠;5

汇流渠;6

出水孔;7

集水池;8

吊装检修层;9

格栅间;10

变配电室;11

控制室;12

值班室;13

格栅;14

螺旋压榨输送机;15

顶部吊装孔;16

自闭式闸板;17

手动闸板;18

导流抹坡;19

导流墙;20

撇渣口;21

潜污泵吊装孔;22

轨道;23

格栅间吊装孔;24

第二电动葫芦;25

潜污泵;26

出水立管;27

止回阀;28

闸阀;29

伸缩接头;30

三通;31

出水母管;32

进水管;33

楼梯;34

支撑柱;35

人孔;36

室外地面;37

第一电动葫芦。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图7所示,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为混凝土结构,包括地下池体1和地上建筑2,地下池体1包括进水井3、格栅渠4、汇流渠5和集水池7,进水井3连接进水管32,格栅渠4内设有格栅13,格栅渠4的进水端与进水井3相连,格栅渠4的出水端设有导流抹坡18,导流抹坡18呈回转状,导流抹坡18下游端连接汇流渠5,汇流渠5底部设有出水孔6,集水池7位于出水孔6下方,集水池7内设有多个潜污泵25,潜污泵25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立管26,各出水立管26分别通过三通30与出水母管31相连,出水立管26上设有止回阀27、闸阀28和伸缩接头29。
[0019]格栅渠4设有两个,汇流渠5位于两个格栅渠4之间。
[0020]格栅渠4的进水端设有自闭式闸板16,格栅渠4的出水端设有手动闸板17。
[0021]格栅渠4和汇流渠5上方设有吊装检修层8,止回阀27、闸阀28、伸缩接头29和出水母管31均位于吊装检修层8上方。
[0022]吊装检修层8开设有多个潜污泵吊装孔21,潜污泵吊装孔21与潜污泵25的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水泵吊装孔21上方设有L型工字钢轨道22,轨道22上设有第一电动葫芦37。
[0023]汇流渠5末端顶部设有撇渣口20。
[0024]导流抹坡18的回转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池体(1)和地上建筑(2),所述地下池体(1)包括进水井(3)、格栅渠(4)、汇流渠(5)和集水池(7),进水井(3)连接进水管(32),格栅渠(4)内设有格栅(13),格栅渠(4)的进水端与进水井(3)相连,格栅渠(4)的出水端设有导流抹坡(18),导流抹坡(18)呈回转状,导流抹坡(18)下游端连接汇流渠(5),汇流渠(5)底部设有出水孔(6),集水池(7)位于出水孔(6)下方,集水池(7)内设有多个潜污泵(25),潜污泵(25)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立管(26),各出水立管(26)分别与出水母管(31)相连,出水立管(26)上设有止回阀(27)、闸阀(28)和伸缩接头(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4)设有两个,所述汇流渠(5)位于两个格栅渠(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4)的进水端设有自闭式闸板(16),格栅渠(4)的出水端设有手动闸板(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约式污水提升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渠(4)和汇流渠(5)上方设有吊装检修层(8),所述止回阀(27)、闸阀(28)、伸缩接头(29)和出水母管(31)均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坤田婷庄勇杜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