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3064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二级综合利用:1)通过热泵原理从变压器油冷却回路提取热量制高温热水;2)将步骤1)中的高温热水通过第二级利用将余热供给外部,其中第一级利用为温差发电,通过塞贝克效应从高温热水中取能,半导体温差发电进入变电站微网储能系统,将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二级利用,将高温热水变成中低温热水供给末端用热设备。备。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属于余热利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我国力争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在电网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深入挖掘电网节能减排潜力、促进输变电工程绿色低碳设计技术创新,是加强输变电工程绿色低碳建设、降低碳排放强度、构建清洁低碳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0003]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其损耗在电网损耗中占30%~40%。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硅钢铁芯变压器耗能占全国发电量的3%~10%,以一台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的典型变压器为例,110/10kV 50MVA三相双绕组电力变压器(阻抗电压值17%),额定状态下空载损耗34.3kw,负载损耗184kw,总损耗218.3kw。这些功率损耗导致变压器铁芯和绕组发热,油浸式变压器铁芯和绕组位于油箱中被绝缘油浸没,绝缘油受热后通过油管进入片式散热器或冷却器中,经过油冷却循环后,变压器内部热量被带到外界中去。这种冷却方式不仅消耗大量的能源,不利于低碳减排,而且还造成大气热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小号能源小,低碳减排、避免造成大气热污染等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二级综合利用:
[0006]1)通过热泵原理从变压器油冷却回路提取热量制高温热水;
[0007]中热泵原理是一种依靠补偿或消耗机械功,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其工作原理和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热机的逆循环工作,热泵在运行时,借助于消耗机械功从低温物体中吸收热量,连同热泵本身所消耗的机械功一起转移到高温物体中去,从而有效地把难以直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8]2)将步骤1)中的高温热水通过第二级利用将余热供给外部,其中第一级利用为温差发电,通过塞贝克效应从高温热水中取能,半导体温差发电进入变电站微网储能系统,将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二级利用,将高温热水变成中低温热水供给末端用热设备;
[0009]作为优选:所述1)热泵原理具体表示为:
[0010]热泵的经济指标用制热系数Ψ表示:
[0011][0012]按照逆卡诺循环:
[0013][0014]式中:T1、T2为高低温位工质的热力学温度。
[0015]实际热泵循环存在不可逆损失,其有效制热系数为:
[0016]Ψ

=η
·
Ψ
ꢀꢀꢀꢀꢀꢀꢀꢀꢀꢀꢀꢀꢀꢀ
(3)
[0017]式中:η为热泵有效系数,与热泵温差等有关,通常为0.4~0.75。
[0018]作为优选:所述2)半导体温差发电具体表示为:
[0019]根据塞贝克效应,可得出温差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势U为:
[0020]U=α(T
h

T
c
),
[0021]产生的电流I为:
[0022]输出功率P为:
[0023]半导体温差发电具有无污染、无噪声、结构紧凑、免维护、性能稳定等诸多优势。早期的温差发电技术因成本较高而仅被用于航空航天、军事野外和海洋作业等特殊领域,随着温差发电材料的不断研发,目前此技术正进军太阳能、地热能、工业余热回收等低品位能源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热泵原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温差发电基本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二级综合利用:
[0028]1)通过热泵原理从变压器油冷却回路提取热量制高温热水;
[0029]中热泵原理是一种依靠补偿或消耗机械功,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其工作原理和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热机的逆循环工作,热泵在运行时,借助于消耗机械功从低温物体中吸收热量,连同热泵本身所消耗的机械功一起转移到高温物体中去,从而有效地把难以直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0030]2)将步骤1)中的高温热水通过第二级利用将余热供给外部,其中第一级利用为温差发电,通过塞贝克效应从高温热水中取能,半导体温差发电进入变电站微网储能系统,将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二级利用,将高温热水变成中低温热水供给末端用热设备;
[0031]如图2所示:所述1)热泵原理具体表示为:
[0032]热泵的经济指标用制热系数Ψ表示:
[0033][0034]按照逆卡诺循环:
[0035][0036]式中:T1、T2为高低温位工质的热力学温度。
[0037]实际热泵循环存在不可逆损失,其有效制热系数为:
[0038]Ψ

=η
·
Ψ
ꢀꢀꢀꢀꢀꢀꢀꢀꢀꢀꢀꢀꢀꢀꢀꢀꢀꢀꢀ
(3)
[0039]式中:η为热泵有效系数,与热泵温差等有关,通常为0.4~0.75。
[0040]所述2)半导体温差发电具体表示为:
[0041]如图3所示:根据塞贝克效应,可得出温差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势U为:
[0042]U=α(T
h

T
c
),
[0043]产生的电流I为:
[0044]输出功率P为:具体实施例
[0045]以某110KV变电站为例。
[0046]第一,对常规变压器油循环系统进行适当的改造,增加油水热交换器,用油泵提取变压器循环油至热泵的蒸发器,改进了变压器油的散热形式。与原有散热器形式相比,能有效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温度,对于减缓变压器油老化、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增加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变压器热事故的发生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0047]第二,计算供热需求配置热泵机组,热泵从低温热源(变压器油)吸热制取高温热水(例如95℃),并送入温差发电单元(装置)。
[0048]第三,计算并配置温差发电单元(装置),采用帕尔贴片构成温差发电模块,半导体热电器件的热端和热源(热水管路)相贴连接,冷端和散热外壳相贴连接。设计合理的散热器模型可以充分吸收废热,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进而增加温差发电量。经温差发电片发出的电能稳压储存在蓄电池中,经过逆变接入变电站微网及储能系统。
[0049]第四,高温热水经差发电单元(装置)取能后形成中低温热水(例如45℃),其一部分对末端用热单外供热,另一部分回流热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二级综合利用:1)通过热泵原理从变压器油冷却回路提取热量制高温热水;中热泵原理是一种依靠补偿或消耗机械功,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其工作原理和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热机的逆循环工作,热泵在运行时,借助于消耗机械功从低温物体中吸收热量,连同热泵本身所消耗的机械功一起转移到高温物体中去,从而有效地把难以直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的目的;2)将步骤1)中的高温热水通过第二级利用将余热供给外部,其中第一级利用为温差发电,通过塞贝克效应从高温热水中取能,半导体温差发电进入变电站微网储能系统,将剩余的热量通过第二级利用,将高温热水变成中低温热水供给末端用热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余热梯级利用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骄庭李志统杨卫星周志超钱锋於妮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