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61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石炉技术领域,是一种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包括电石炉、滑动轨道、挡火板、驱动装置和长条槽,电石炉前侧有炉门,炉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轨道,对应炉门上方位置的滑动轨道内侧滑动连接有向下滑动能够挡住炉门的挡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挡火板将电石炉炉门遮挡,有效的阻挡电石喷溅,用于在紧急情况下电石炉的炉眼防喷溅;通过设置U形长条槽,遇炉眼有出炉钢钎可直接下放,无需拔出出炉钢钎,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和防止出炉喷溅造成的人员和出炉设备的损失,有效的阻挡电石喷溅,本装置动作反应迅速,灵活,便于应急时使用。便于应急时使用。便于应急时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石炉
,是一种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石炉是生产电石的主要设备。在电石炉内由于电弧发出的高温使炉料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由于反应温度高达2000℃以上,这样高的温度,一般耐火材料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炉体的容积必须要大于反应的空间。也就是说在反应区与炉衬之间应留存一层炉料,用以保护炉衬。
[0003]炉体的形状很多,有圆形的、椭圆形的、方形的和长方形的。由热力学观点来看,以圆形炉较为有利。实际上,炉体形状的选择主要决定于电极位置的布置和一氧化碳抽取设备的安装位置。现今的电石炉可以说大多数都是采用圆形炉。采用其它形状的是极少数。炉体内反应空间的大小由其电极的大小、距离以及电弧作用范围来决定。圆形电极的距离与其直径成正比例。而电极直径是随炉子的容量而变的。电极直径又由其所允许的电流密度来决定。电极的电流又由变压器容量来决定。最终结论是炉体的大小决定于其变压器的容量。
[0004]电石炉在生产过程中,当电石炉开眼和出炉时,熔融状态的电石容易从炉眼喷溅而出,而现有的电石炉存在以下问题:
[0005]第一、出炉眼处没有在紧急炉眼喷溅时的专门防护装置。
[0006]第二、现有电石炉炉眼炉门需要在拔出出炉钢钎后才能关闭,否则出炉钢钎阻挡炉门关闭,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关闭。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电石炉出炉眼处没有设置专门的紧急炉眼防喷溅装置,存在的不能阻挡电石喷溅的问题。
[0008]进一步的,本技术还解决了现有的电石炉炉门需要在拔出出炉钢钎后才能关闭,否则出炉钢钎阻挡炉门关闭,紧急情况下无法快速关闭的问题。
[0009]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包括电石炉、滑动轨道、挡火板、驱动装置和长条槽,电石炉前侧有炉门,炉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轨道,对应炉门上方位置的滑动轨道内侧滑动连接有向下滑动能够挡住炉门的挡火板,挡火板上侧设有能够带动挡火板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挡火板中部设有开口向下且前后贯通的U形长条槽。
[0010]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1]上述还可包括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挡火板上侧设有滑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滑轮与挡火板上侧固定连接。
[0012]上述还可包括轴承,两个滑动轨道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内且上下向分布的
滑槽,挡火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轴承,对应轴承位置的挡火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前后向分布的固定轴,每个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装在固定轴外侧,每个轴承的外圈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滑槽和凹槽内侧。
[0013]上述还可包括卡接装置,卡接装置包括卡板和卡环,挡火板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环,卡环左侧设有左右贯通的卡口,卡板呈“几”字形,卡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对应位置的卡口内侧,卡板的上侧与钢丝绳固定连接。
[0014]上述驱动装置可为卷扬机电机。
[0015]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驱动装置驱动挡火板在滑动轨道上向下滑动,向下滑动的挡火板将电石炉炉门遮挡,有效的阻挡电石喷溅,用于在紧急情况下电石炉的炉眼防喷溅;现有电石炉炉门需要在拔出出炉钢钎后才能关闭,否则出炉钢钎会阻挡炉门关闭,而本装置通过设置U形长条槽,且U形长条槽的宽度根据钢钎的直径大小设置,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直接将挡火板放下,挡火板上的U形长条槽可放置出炉钢钎,遇炉眼有出炉钢钎可直接下放,无需拔出出炉钢钎,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和防止出炉喷溅造成的人员和出炉设备的损失,有效的阻挡电石喷溅,本装置动作反应迅速,灵活,便于应急时使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技术使用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炉门,2为滑动轨道,3为挡火板,4为驱动装置,5为长条槽,6为滑轮,7为钢丝绳,8为轴承,9为卡板,10为卡环,11为电石炉炉门框,12为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实施例1:如附图1、2、3所示,该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包括电石炉、滑动轨道2、挡火板3、驱动装置4和长条槽5,电石炉前侧有炉门1,炉门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轨道2,对应炉门1上方位置的滑动轨道2内侧滑动连接有向下滑动能够挡住炉门1的挡火板3,挡火板3上侧设有能够带动挡火板3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4,挡火板3中部设有开口向下且前后贯通的U形长条槽5。
[0024]在实际使用时,可将滑动轨道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电石炉炉门1左右两侧对应的电石炉炉门框11上,滑动轨道2的上部可根据需要固定。
[0025]上述实施例中,在电石炉开眼和出炉时,熔融状态的电石容易从炉眼喷溅而出,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挡火板3在滑动轨道2内侧向下滑动,向下滑动的挡火板3将电石炉炉门1遮挡,有效的阻挡电石喷溅,用于在紧急情况下电石炉的炉眼防喷溅;现有电石炉
炉眼炉门1需要在拔出出炉钢钎后才能关闭,否则出炉钢钎会阻挡炉门1关闭,而本装置通过设置U形长条槽5,且U形长条槽5的宽度根据钢钎的直径大小设置,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直接将挡火板3放下,挡火板3上的U形长条槽5可放置出炉钢钎,由此遇炉眼有出炉钢钎可直接下放,无需拔出出炉钢钎,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和防止出炉喷溅造成的人员和出炉设备的损失,有效的阻挡电石喷溅,本装置动作反应迅速,灵活,便于应急时使用。
[0026]实施例2: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轮6,挡火板3上侧设有滑轮6,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钢丝绳7,钢丝绳7绕过滑轮6与挡火板3上侧固定连接。
[0027]上述实施例中,滑轮6为至少一个定滑轮6,使用时,通过驱动装置4转动带动钢丝绳7,将钢丝绳7缠绕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外侧,以此来实现拉动挡火板3上下移动的效果,通过滑轮6使得钢丝绳7光滑过渡,减少了钢丝绳7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提高了装置的灵敏度。
[0028]实施例3:如附图1、2、3所示,还包括轴承8,两个滑动轨道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内且上下向分布的滑槽,挡火板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轴承8,对应轴承8位置的挡火板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石炉、滑动轨道、挡火板、驱动装置和长条槽,电石炉前侧有炉门,炉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轨道,对应炉门上方位置的滑动轨道内侧滑动连接有向下滑动能够挡住炉门的挡火板,挡火板上侧设有能够带动挡火板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挡火板中部设有开口向下且前后贯通的U形长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滑轮,挡火板上侧设有滑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外侧固定有钢丝绳,钢丝绳绕过滑轮与挡火板上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出炉防喷料应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两个滑动轨道相对的一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内且上下向分布的滑槽,挡火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轴承,对应轴承位置的挡火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开口向外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前后向分布的固定轴,每个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装在固定轴外侧,每个轴承的外圈分别滑动连接在对应位置的滑槽和凹槽内侧。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新江军王刚何健涛田锦锋张志刚陈康李荣华梁军王小龙王秋容王军朋刘卫润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矿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