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375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该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用于连接楼板与支撑于楼板上孔洞区域的支撑件,该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包括连接件和支撑板,连接件与楼板可拆卸地连接,支撑件与支撑板的一侧板面连接,支撑板的另一相对侧板面与楼板沿厚度方向的断面相贴合,且支撑板与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对楼板上孔洞区域的支撑结构安装不方便、拆除困难的技术问题。困难的技术问题。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取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采用内支撑系统的深基坑,基坑开挖阶段通过在基坑竖向设置一道或多道支撑系统,提供维护体水平支撑点,以满足维护体的受力和变形控制要求。
[0003]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即:基坑开挖至基底之后地下结构的回筑阶段)为不妨碍地下结构的施工,将结合地下结构的施工流程对临时支撑进行逐层拆除(该阶段也可称为换撑阶段)。在该阶段,通过利用回筑的地下结构合理的设置换撑,调整基坑围护体的支撑点,实现维护体应力安全有序的调整、转移和再分配,达到各个阶段基坑变形的控制要求。在换撑过程中,某些地下结构由于建筑功能的需求,需要在楼板上开设面积较大的孔洞,为了使此处楼板在换撑过程中能有效的传递换撑后的水平力,需要在孔洞区域设置临时支撑来实现水平力的传递,常用使用的临时支撑为钢支撑结构或混凝土支撑结构,钢支撑结构具有可回收利用、污染小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
[0004]钢支撑结构是将钢支撑件焊接在混凝土预埋板上,通过预埋板实现钢支撑件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但钢支撑结构需要提前设置混凝土预埋板,现场施工需要大量焊接作业和拆除时切割作业,造成大量钢材的浪费,工序复杂且对环境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0005]混凝土支撑结构为矩形现浇形成的混凝土梁,混凝土梁的两端与原建筑结构连接,但混凝土支撑结构拆除时操作难度高、噪音大,拆除后运输、处理困难,对环境也存在较大影响,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0006]此外,在对传统支撑结构拆除时,无论是混凝土支撑结构还是钢支撑结构,都需要人工采用气泵、镐头机和/或绳锯等工具对支撑结构进行切割拆除,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产生噪声污染。
[0007]针对相关技术中对楼板上孔洞区域的支撑结构安装不方便、拆除困难的问题,目前尚未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0008]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支撑于楼板的孔洞区域,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传力的作用,而且拆装方便、减少环境污染。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下列方案来实现: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其用于连接楼板与支撑于
所述楼板上孔洞区域的支撑件,所述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包括连接件和支撑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楼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相对侧板面与所述楼板沿厚度方向的断面相贴合,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楼板上且靠近所述孔洞区域的位置开设有穿过孔,所述穿过孔内设置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楼板上。
[001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过孔为沿所述楼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穿过孔贯穿所述楼板在厚度方向的两相对板面,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穿过孔,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伸出至所述穿过孔的外部;
[0014]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将两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楼板在厚度方向的两相对板面上。
[0015]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锚栓,所述锚栓的两端分别旋拧有第一螺母,以将两所述连接件分别压紧于所述楼板在厚度方向的两相对板面上。
[0016]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穿过孔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与所述穿过孔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7]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角钢,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边与所述楼板的板面相贴合且固定于所述楼板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边与所述支撑板可拆卸地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边的顶面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相贴合,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连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边和所述支撑板,在所述螺栓的两端分别旋拧有第二螺母,以将所述支撑板压紧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边上。
[0020]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板面焊接。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撑结构,所述换撑结构包括楼板、支撑件和上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所述支撑件跨过所述楼板上的孔洞区域,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与位于所述孔洞区域两侧的所述楼板连接。
[0022]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为圆管状结构,所述支撑件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楼板的厚度。
[0023]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为钢管。
[0024]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支撑件并排且间隔排布。
[0025]由上所述,本技术中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及换撑结构的特点及优点是:在楼板上的孔洞区域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与位于孔洞区域两侧的楼板之间通过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连接,其中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包括连接件和支撑板,连接件与楼板可拆卸地连接,支撑件与支撑板连接,且支撑板与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由于连接件与楼板之间以及支撑板与连接件之间均为可拆卸结构,方便现场组装,使用后可方便拆卸,因此能够实现提高钢材回收利用率的目的,并且能较好的降低现场焊接、切割等作
业的人工成本,减小施工噪音、减少环境污染。另外,由于支撑件与楼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板面与楼板沿厚度方向的断面相贴合,确保了楼板受到的土体侧压力能够通过支撑板完全传递给支撑件,达到有效传递轴向力的效果,即使在楼板上的孔洞区域依然能够保证楼板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有效提高换撑阶段楼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27]图1:为本技术换撑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2:为图1中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的结构图。
[0029]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截面图。
[0030]图4:为图2中B

B方向的截面图。
[0031]本技术中的附图标号为:
[0032]1、楼板;
ꢀꢀꢀꢀꢀꢀꢀꢀꢀꢀꢀꢀꢀꢀꢀ
101、孔洞区域;
[0033]2、支撑件;
ꢀꢀꢀꢀꢀꢀꢀꢀꢀꢀꢀꢀꢀ
3、支撑板;
[0034]4、连接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其用于连接楼板与支撑于所述楼板上孔洞区域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包括连接件和支撑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楼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板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相对侧板面与所述楼板沿厚度方向的断面相贴合,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上且靠近所述孔洞区域的位置开设有穿过孔,所述穿过孔内设置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将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楼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过孔为沿所述楼板的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穿过孔贯穿所述楼板在厚度方向的两相对板面,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所述穿过孔,且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分别伸出至所述穿过孔的外部;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两端分别将两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楼板在厚度方向的两相对板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为锚栓,所述锚栓的两端分别旋拧有第一螺母,以将两所述连接件分别压紧于所述楼板在厚度方向的两相对板面上。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基坑支护的支撑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过孔内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壁与所述穿过孔的内壁紧密贴合。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富刘超邢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华宇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