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镍-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35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涉及一种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铁



钴非晶合金作为软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磁性性能,但在物理、电力、自动化控制与材料等相关
仍具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非晶合金结晶的过程与非晶材料磁性性能存在内部关联性,通过不同退火温度后施加偏磁场、调控材料含量比例,控制该过程以提升该类非晶态材料的综合性能。非晶态铁



钴材料的性能通常取决于退火温度、冷却速率等工艺参数,通过改变局部材料特性,以满足在磁性声磁标签领域的生产需求。
[0003]非晶薄带是声磁标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声磁标签领域常常采用直接退火工艺优化非晶材料的制造工艺,即将经过退火热处理后的铁



钴非晶薄带,通过调节热处理温度提高铁



钴非晶薄带的力学性能。但是目前声磁标签的非晶材料的制造工艺均采用一次退火热处理工艺,这种方法制得的材料存在在偏磁场条件下的共振频率活跃不稳定,最大振幅值偏小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r/>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的DSC曲线,得到非晶合金薄带原材料的第一结晶起始温度、第二结晶起始温度和第一峰值温度;步骤二、传送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依次进行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和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进行三段退火热处理;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第二结晶起始温度;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第一结晶起始温度减5℃~第一峰值温度与第二结晶起始温度的中点值;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第一结晶起始温度减15℃~第一峰值温度与第二结晶起始温度的中点值减15℃;在进行三段退火热处理过程中同时向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施加一牵引力,牵引力方向为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向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方向;三段退火热处理后得到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
[0006]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和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的带面。
[0007]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和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磁场大小为2000Gs。
[0008]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
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进行三段退火热处理过程中,所述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的传送速度为3~8m/min;
[0009]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在进行三段退火热处理过程中,所述牵引力为6~15N。
[0010]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一中,采用差热分析仪测量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的DSC曲线,加热速率为15.0K/min。
[0011]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二中,所述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传送速度和牵引力的优选参数可通过相应范围内的多次实验优化得到;优化条件为共振频率差值波动平稳、最大振幅值为75~80。
[0012]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二中,所述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传送速度和牵引力的优选参数的进一步优化条件为最佳响应距离。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采用三段退火热处理、分段控制温度法分析三段制退火工艺及参数(温度、张力、速度)与铁



钴非晶薄带磁性性能,避免了单一的热处理退火后与热处理过程中施加应力与速度退火后共振频率差值不稳定与最大振幅值过小的劣势。具体的,经过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后,非晶薄带消除现有的内应力,且为最终退火做好组织准备;经过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非晶薄带中晶粒表现均匀;通过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温度时已有的晶粒继续长大,因而避免了非晶薄带中晶粒不均匀的现象。对于调节温度退火热处理来说,在输送薄带过程中会出现跳动、带面受阻、受热不均衡等问题都会引起薄带软磁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通过施加牵引力来对其进行调节。同时,热处理过程中牵引力过小会导致薄带松弛、出现褶皱不平滑等;牵引力过大会增加热处理设备的负荷,过载就会出现中途断裂现象;而牵引力不稳定时,薄带会发生跳动,以至于在热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受热不均匀现象。基于此,同时再施加传输速度,可以有效降低热处理时间,也可以解决退火温度过程中发生了结构弛豫,使薄带趋向于平衡位置,在无磁退火时已释放了部分热量,使得薄带在后期晶化时各部位温度更加均匀,晶粒长大速度一致,则所测得的偏磁场下的共振频率差值更稳定,经实验表明,同时施加温度、牵引力与传送速度,所得的薄带具有较小的共振频率差值,最大振幅值最高可达80,发射机与接收机最弱响应距离与最强响应距离为150cm与160cm。
[0014]实验证明,本专利技术降低了单一的热处理退火的不确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热处理方法使共振频率差值更小的同时大幅增加非晶薄带的最大振幅值,且能明显改善薄带装入声磁标签空壳后测量的响应距离短、零误报率高、灵敏度较弱等缺点。
附图说明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检测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的DSC曲线,得到非晶合金薄带原材料的第一结晶起始温度、第二结晶起始温度和第一峰值温度;步骤二、传送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依次进行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和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进行三段退火热处理;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第二结晶起始温度;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第一结晶起始温度减5℃~第一峰值温度与第二结晶起始温度的中点值;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退火温度为第一结晶起始温度减15℃~第一峰值温度与第二结晶起始温度的中点值减15℃;在进行三段退火热处理过程中同时向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施加一牵引力,牵引力方向为第一段无磁退火热处理向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方向;三段退火热处理后得到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段有磁退火热处理和第三段有磁退火热处理的磁场方向为垂直于铁



钴非晶薄带原材料的带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声磁标签的铁



钴非晶薄带制造工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埝生张如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