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28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2
本申请涉及超长混凝土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呈间隔排布的两层混凝土层、设置于上下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中间定位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一混凝土构件,所述中间定位层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二混凝土构件,相邻两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以及相邻两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均设有膨胀加强带,每层中的膨胀加强带在竖直方向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与膨胀加强带以及第二混凝土构件与膨胀加强带之间均设有止水结构。本申请具有防水性高的效果。申请具有防水性高的效果。申请具有防水性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超长混凝土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结构越长,由于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约束应力越大,必然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传统做法是在建筑结构的板和墙体施工中,分40m左右设置一条0.8~1m宽的混凝土施工缝,此处的钢筋连续不断,混凝土采用钢板网片封堵。一般在整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60天后再使用比原结构高一个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后浇带施工。通过留设后浇带来释放应力,然而停歇工期过长,清理与凿毛后浇带两侧的结构表面的工序繁多且存在渗漏隐患。
[0003]现有技术中,在不留置后浇带的情况下,一般采用设置膨胀加强带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以膨胀加强带的膨胀应力来抵抗混凝土的拉应力。
[0004]经过检索,申请号为CN201910404132.3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长无缝混凝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技术要点在于: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膨胀加强带和补偿收缩段,膨胀加强带的膨胀剂含量大于补偿收缩段的膨胀剂含量;横向埋设于且拉结连接膨胀加强带和补偿收缩段的钢筋网层;与钢筋网层相互平行且连接的预应力筋层,预应力筋层部分锚固于补偿收缩段内,预应力筋层其余部分置于对应的膨胀加强带内,且对应的端部从膨胀加强带处伸出形成张拉端,在使用阶段,依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通过张拉端对预应力筋层进行张拉而后将预应力筋层锚固于对应的膨胀加强带内。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混凝土构件在使用环境中存在温差,温度变化容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存在渗水等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减少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水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呈间隔排布的两层混凝土层、设置于上下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中间定位层,所述混凝土层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一混凝土构件,所述中间定位层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二混凝土构件,相邻两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以及相邻两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均设有膨胀加强带,每层中的膨胀加强带在竖直方向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与膨胀加强带以及第二混凝土构件与膨胀加强带之间均设有止水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一侧均设有预埋件,所述第一止水钢板的预埋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内,且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另一侧插接于所述
膨胀加强带内,所述第二止水钢板的预埋件设置于所述膨胀加强带内,且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另一侧插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内。
[0010]优选的,所述预埋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筋、共固定连接于若干所述第一连接筋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筋的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或第二止水钢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均设置为螺纹钢筋。
[0012]优选的,所述膨胀加强带内部沿水平方向设有金属加强网,所述金属加强网两端分别伸入两侧的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所述金属加强网位于所述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一对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靠近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的表面均设有一对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棱。
[0014]优选的,所述定位槽横截面和所述定位棱横截面均呈梯形。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6]1.通过将每层膨胀加强带在竖直方向上呈交错设置,当膨胀加强带与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出现缝隙时,通过相邻层面上的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进行阻挡,减少缝隙渗水的情况,降低缝隙带来的影响;
[0017]2.通过在膨胀加强带与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设置止水结构,在第一止水钢板或第二止水钢板的作用下,对渗水进行阻挡,且在混凝土层和中间定位层发生膨胀或者收缩时,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在与满减的带动下,朝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发生位移,在竖直方向上,第一止水钢板和第二止水钢板始终能够具有交错的区域,以阻碍水的渗透,以进一步减少缝隙渗水的情况;
[0018]3.通过设置金属加强网,以进一步增强膨胀加强带与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使混凝土层和中间定位层更加稳定;
[0019]4.在定位棱和定位槽的配合下,以对第一混凝土构件和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进行连接,使得两层混凝土层和中间定位层之间形成整体,当其中一层膨胀或者收缩时,在定位棱和定位槽配合下对力进行传递和分散,减少第一混凝土构件或第二混凝土构件之间产生缝隙的情况,增加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实施例中预埋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施例中金属加强网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层;2、中间定位层;3、第一混凝土构件;4、第二混凝土构件;5、定位槽;6、定位棱;7、膨胀加强带;8、第一止水钢板;9、第二止水钢板;10、预埋件;11、第一连接筋;12、第二连接筋;13、金属加强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参照图1

图3,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呈间隔排布的两层混凝土层1、设置于上下两层混凝土层1之间的中间定位层2,其中,混凝土层1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一混凝土构件3,中间定位层2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二混凝土构件4。
[0026]为使混凝土层1和中间定位层2更加稳定,第二混凝土构件4顶面和底面分别开设有一对定位槽5,定位槽5沿第二混凝土构件4宽度方向延伸,第一混凝土构件3靠近第二混凝土构件4的表面均设有一对与定位槽5相配合的定位棱6,定位槽5横截面和定位棱6横截面均呈梯形。
[0027]在定位棱6和定位槽5的配合下,以对第一混凝土构件3和第二混凝土构件4之间进行连接,使得两层混凝土层1和中间定位层2之间形成整体,当其中一层膨胀或者收缩时,在定位棱6和定位槽5配合下对力进行传递和分散,减少第一混凝土构件3或第二混凝土构件4之间产生缝隙的情况,增加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0028]相邻两第一混凝土构件3以及相邻两第二混凝土构件4之间均设有膨胀加强带7,每层中的膨胀加强带7在竖直方向上呈交错设置,第一混凝土构件3与膨胀加强带7以及第二混凝土构件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呈间隔排布的两层混凝土层(1)、设置于上下两层混凝土层(1)之间的中间定位层(2),所述混凝土层(1)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一混凝土构件(3),所述中间定位层(2)包括呈线性排布的若干第二混凝土构件(4),相邻两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3)以及相邻两所述第二混凝土构件(4)之间均设有膨胀加强带(7),每层中的膨胀加强带(7)在竖直方向上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3)与膨胀加强带(7)以及第二混凝土构件(4)与膨胀加强带(7)之间均设有止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结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呈间隔设置的第一止水钢板(8)和第二止水钢板(9),所述第一止水钢板(8)和第二止水钢板(9)一侧均设有预埋件(10),所述第一止水钢板(8)的预埋件(10)设置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3)或第二混凝土构件(4)内,且所述第一止水钢板(8)另一侧插接于所述膨胀加强带(7)内,所述第二止水钢板(9)的预埋件(10)设置于所述膨胀加强带(7)内,且所述第一止水钢板(8)另一侧插接于所述第一混凝土构件(3)或第二混凝土构件(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超长混凝土无缝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世雄刘一唐智刘华童徭杨定魁张婷王尊正楚留艳王晨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