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缝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695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38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变形缝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一种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第一止水带,且所述第一止水带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止水带,且所述第二止水带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填板和第二填板,所述第一止水带位于所述第一填板和所述第二填板之间,所述第一填板和所述第二填板均与所述第一止水带相抵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和所述第一填板之间。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和所述第一填板之间。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和所述第一填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形缝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变形缝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常会发生变形,导致开裂,形成变形缝;通常对变形缝的处理方法是向变形缝中直接注入填充胶,利用直接注胶法处理的变形缝,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填充胶会老化,从而影响变形缝结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变形缝结构的防水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形缝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变形缝施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第一止水带,且所述第一止水带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止水带,且所述第二止水带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第一填板和第二填板,所述第一止水带位于所述第一填板和所述第二填板之间,所述第一填板和所述第二填板均与所述第一止水带相抵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和所述第一填板之间。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止水带起到初步防水作用,当有水渗透到变形缝中时,输水通道将渗透进来的水排出;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通过第一止水带相连接,且在变形缝中填充第一填板和第二填板,进一步提高了变形缝结构的防水性能。
[000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设置有防火阻燃层,所述防火阻燃层与所述第二填板相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火阻燃层对变形缝进一步密封,提高了变形缝结构的防火阻燃性能。
[000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变形缝施工结构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变形缝施工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内预留所述第一止水带,且所述第一止水带插入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内;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埋入所述第一填板,然后再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注入填充胶,使得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均与所述第一填板相连接,接着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底壁上贴上所述第二止水带,且所述第二止水带粘贴在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的底壁上;最后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预留有输水通道,且所述输水通道连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和所述第一填板之间;
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埋入所述第二填板,然后利用注胶装置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注入填充胶,使得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均与所述第二填板相连接,最后用密封胶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变形缝密封,形成防火阻燃层。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利用第一止水带将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相连接,然后埋入第一填板,利用填充胶将第一填板固定,接着利用第二止水带将变形缝密封,且预留有输水通道;再向变形缝中埋入第二填板,利用注胶装置向变形缝中注入填充胶,将第二填板固定,最后利用密封胶将变形缝密封,完成对变形缝的处理。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上均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孔壁上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插孔的孔壁抵紧,所述注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滑移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定位件滑移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定位件相连接,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填板限位在所述第一止水带上的限位件,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注胶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在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上开设插孔,然后插入插杆,将底座放到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上,然后利用调节件驱动定位件滑移,使得定位件抵紧在插杆上,从而将底座定位在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上,然后利用限位件将第二填板限位在第一止水带上,最后利用注胶件向变形缝中注入填充胶,从而完成注胶。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滑移槽,所述定位件包括滑移连接在所述滑移槽槽壁上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上连接有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每个所述转动板上均倾斜设置有斜板。
[0013]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移块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螺栓,在滑移杆和滑移槽的限位作用下,调节螺栓带动滑移块滑移,使得斜板抵紧在插杆上,在调节螺栓的继续带动下,转动板转动,且抵紧在插杆上,从而完成对底座的限位。
[001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限位螺纹杆,所述限位螺纹杆上连接有插块,所述第二填板上预留有用于供所述插块插入的限位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第二填板,使得限位槽与插块相对,然后转动限位螺纹杆,使得限位螺纹杆上的插块插入限位槽中,完成对第二填板的限位。
[00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注胶件包括螺纹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注胶管,所述注胶管的外管壁上螺纹连接有注胶板,所述注胶板内设置有与所述注胶管相连通的空腔,所述注胶板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胶通道,每个所述出胶通道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且每个所述出胶通道均倾斜向上设置。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注胶管中注入填充胶,填充胶进入注胶板内的空腔,然后从出胶通道流出,且每个出胶通道均倾斜向上设置,使得填充胶从变形缝的底部开始填充,因此提高了变形缝中填充胶的填充量。
[00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注胶板上设置有膨胀件,所述注胶板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膨胀件包括穿过所述贯穿孔的膨胀管,所述膨胀管的外管壁与所述贯穿孔的孔壁贴合,所述膨胀管的内管壁上螺纹连接有伸缩螺栓。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膨胀管穿过贯穿孔,然后转动伸缩螺栓,使得膨胀管抵接在第二填板上,伸缩螺栓抵接在第一混凝土结构或第二混凝土结构上,从而将注胶板限位在变形缝中,当注胶完成后,方便转动注胶管,将注胶板拆下,使得注胶板留在变形缝中,因此提高了变形缝结构的强度。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中第二止水带起到初步防水作用,当有水渗透到变形缝中时,输水通道将渗透进来的水排出;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通过第一止水带相连接,且在变形缝中填充第一填板和第二填板,进一步提高了变形缝结构的防水性能;2.本申请中先利用第一止水带将第一混凝土结构和第二混凝土结构相连接,然后埋入第一填板,利用填充胶将第一填板固定,接着利用第二止水带将变形缝密封,且预留有输水通道;再向变形缝中埋入第二填板,利用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形缝施工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第二混凝土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内设置有第一止水带(3),且所述第一止水带(3)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止水带(4),且所述第二止水带(4)与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相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设置有第一填板(5)和第二填板(6),所述第一止水带(3)位于所述第一填板(5)和所述第二填板(6)之间,所述第一填板(5)和所述第二填板(6)均与所述第一止水带(3)相抵接;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设置有输水通道(7),所述输水通道(7)连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4)和所述第一填板(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设置有防火阻燃层(8),所述防火阻燃层(8)与所述第二填板(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缝施工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内预留所述第一止水带(3),且所述第一止水带(3)插入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内;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埋入所述第一填板(5),然后再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注入填充胶,使得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均与所述第一填板(5)相连接,接着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的底壁上贴上所述第二止水带(4),且所述第二止水带(4)粘贴在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的底壁上;最后在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预留有输水通道(7),且所述输水通道(7)连接在所述第二止水带(4)和所述第一填板(5)之间;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埋入所述第二填板(6),然后利用注胶装置(9)向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注入填充胶,使得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均与所述第二填板(6)相连接,最后用密封胶将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之间的变形缝密封,形成防火阻燃层(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形缝施工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结构(1)和所述第二混凝土结构(2)上均开设有插孔(11),所述插孔(11)的孔壁上设置有插杆(12),所述插杆(1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仕朱杨琼宋世兴熊文军颜国振黄耀清韩剑刘益恒娄世聪王国印杨焱龙谢龙生贺缀刘军杨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