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3010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层的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四周与电梯侧部的轿厢板接触;在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下端设置有亚克力结构层,亚克力结构层的不透明度不为100%;在亚克力结构层的下端设置有遮光结构层,遮光结构层上开设有通光部;在通光部下端设置有发光的导光结构层,在导光结构层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导光结构层和重力感应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过通信和供电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在轿底门区域感应亮灯,在提醒乘客门区域范围注意进出安全的同时,增加乘梯趣味性及轿厢美观效果。丰富市面上电梯产品的选择范围。上电梯产品的选择范围。上电梯产品的选择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梯设计越来越新颖的当下,使用者对于电梯的设计也要求能够更加丰富,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在轿底门区域感应亮灯,在提醒乘客门区域范围注意进出安全的同时,增加乘梯趣味性及轿厢美观效果。丰富市面上电梯产品的选择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包括:
[0006]设置在顶层的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所述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四周与电梯侧部的轿厢板接触;
[0007]在所述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下端设置有亚克力结构层,所述亚克力结构层的不透明度不为100%;
[0008]在所述亚克力结构层的下端设置有遮光结构层,所述遮光结构层上开设有通光部;
[0009]在所述通光部下端设置有发光的导光结构层,在所述导光结构层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
[0010]所述导光结构层和重力感应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过通信和供电部件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结构层为乳白色亚克力材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光部为靠近所述电梯开门处的弧形通光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结构层为靠近所述电梯开门处的弧形导光结构层。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为透明双层钢化玻璃结构层。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在轿底门区域感应亮灯,在提醒乘客门区域范围注意进出安全的同时,增加乘梯趣味性及轿厢美观效果。丰富市面上电梯产品的选择范围。重力感应器可以感应到重力从而激发导光结构层亮灯;因两部分为割裂状态,也避免了重力感应可能造成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结构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0]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属于“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如图1所示的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包括了设置在顶层的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100,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100四周与电梯侧部的轿厢板(图中未示出)接触。之所以设置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100是为了保证底部透光效果的同时进行重力支撑。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100为透明双层钢化玻璃结构层。
[0022]在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100下端设置有亚克力结构层200,亚克力结构层200的不透明度不为100%。
[0023]比如亚克力结构层200为乳白色亚克力材质,使轿底呈现白色地坪效果,同时可以透过灯光。也可以根据整体的颜色设计改变亚克力结构层200的具体颜色使得整体的颜色搭配更加和谐。
[0024]在亚克力结构层200的下端设置有遮光结构层300,所述遮光结构层上开设有通光部310。设置遮光结构层300主要是用来防止导光结构层400发光时光溢出到别的地方不能很好的形成固定的图案。
[0025]在通光部310下端设置有发光的导光结构层400,导光结构层400为内置发光元器件(图中未示出)在外部电源(图中未示出)的电力输送下进行发光。通光部310为靠近电梯开门处的弧形通光部。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导光结构层400发光均匀,超薄,轿底空间有限,方便设置在玻璃下方。
[0026]在导光结构层400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500,导光结构层400和重力感应器500与外部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通过通信和供电部件600连接。
[0027]导光结构层400为靠近电梯开门处的弧形导光结构层。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的形状。
[0028]因为具备上述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
[0029]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100保证轿厢地板的完整一体性,无灯光状态,轿底为浑然一体效果;
[0030]在弧形通光部310的区域内,重力感应器500可以感应到重力从而激发导光结构层400亮灯;因两部分为割裂状态,也避免了重力感应可能造成的误操作。
[0031]本技术的整体电梯轿底结构在不发光的时候即为完整无拼缝的电梯轿底;当
重力感应器500感应到人体重力,乳白色亚克力结构层200的下部的导光结构层400的面光源即会发光,形成最终的发光面(即通光部310)。
[0032]本技术的通光部310半圆形发光面,也可以进一步与电梯镜面门形成一整个圆形发光面,增加电梯效果趣味性。
[0033]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在轿底门区域感应亮灯,在提醒乘客门区域范围注意进出安全的同时,增加乘梯趣味性及轿厢美观效果。丰富市面上电梯产品的选择范围。
[00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
[0035]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重力感应发光装置的整体电梯轿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层的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所述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四周与电梯侧部的轿厢板接触;在所述透明钢化玻璃结构层下端设置有亚克力结构层,所述亚克力结构层的不透明度不为100%;在所述亚克力结构层的下端设置有遮光结构层,所述遮光结构层上开设有通光部;在所述通光部下端设置有发光的导光结构层,在所述导光结构层上设置有重力感应器;所述导光结构层和重力感应器与外部控制系统通过通信和供电部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佳稚
申请(专利权)人: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