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01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8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传动组件,连接车轮;输入轴,连接传动组件和动力源;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车轮的转速;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被输入轴驱动;从动装置,和主动齿轮啮合,输出齿轮,驱动车轮;传动组件具有使得输出齿轮和从动装置同步转动的第一状态,以及使得输出齿轮和从动装置相对转动的第二状态;第一壳体,支撑主动齿轮和从动装置;齿盘,连接于输出齿轮,齿盘被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检测组件检测齿盘的转速。通过将检测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壳体内部,可以防止泥沙堆积在检测组件内部,并能使得前桥系统内部结构紧凑。统内部结构紧凑。统内部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当全地形车在转弯行驶时,内外两侧车轮在同一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是不同的,导致内外两侧车轮存在转速差,为了能让全地形车曲线行驶时,内外两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动,需要在全地形车的驱动桥中设置差速器。但是当全地形车行驶在不良的路况时,尤其是全地形车,通常行驶在泥泞、湿滑等恶劣路面,这就严重影响了其通行能力,比如其中的一个车轮深陷于泥泞中或悬空时,虽然另一个车轮处于良好的路面,却因打滑而不能前进,因为此时泥泞中的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小,车轮就会空转,而与地面有附着力的车轮因为差速器的作用而得不到驱动力,因此需要通过锁止机构将差速器内的齿轮进行锁定,使差速器失去差速功能,将转矩传递到未打滑的车轮,进而使全地形车获得动力,增强全地形车脱困能力。
[0003]因为全地形车的路况比较复杂,且泥沙较多,在设置对车轮转速的检测装置时,灰尘泥沙容易进入检测装置内部进行堆积,从而影响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另外,检测装置的位置设置容易增加传动组件的内部尺寸,不便于周边部件的布置,不利于全地形车的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通过将检测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壳体内部,可以防止泥沙堆积在检测组件内部,并能提升检测的精确度,且使得前桥系统内部结构紧凑。
[0005]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动力源,驱动车轮转动;传动组件,连接车轮;输入轴,连接传动组件和动力源;检测组件,用于检测车轮的转速;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被输入轴驱动;从动装置,和主动齿轮啮合,输出齿轮,驱动车轮;传动组件具有使得输出齿轮和从动装置同步转动的第一状态,以及使得输出齿轮和从动装置相对转动的第二状态;第一壳体,支撑主动齿轮和从动装置;齿盘,连接于输出齿轮,齿盘被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检测组件检测齿盘的转速。
[0006]可选的,齿盘包括周向分布的第一齿件,第一齿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4且小于或等于30。
[0007]可选的,第一壳体在从动装置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直径被设置大于或等于95mm且小于或等于145mm。
[0008]可选的,从动装置包括内壳和从动齿轮,内壳设置于第一壳体的内部;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轮,与输出齿轮啮合;第二连接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摩擦组件,包括多个摩擦件,至少部分的摩擦件和第一连接轮连接,至少部分的摩擦件和第二连接轮连接;锁止机构,锁止机构能驱动摩擦组件在自由状态和压紧状态之间切换,在摩擦组件从自由状态切换到压紧状态时,输出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的摩擦力对应增加。
[0009]可选的,摩擦组件包括第一摩擦组件和第二摩擦组件,第一摩擦组件包括第一内齿部,第一连接轮包括第一外齿部,第一内齿部和第一外齿部啮合,第二摩擦组件包括第二外齿部,第二连接轮包括第二内齿部,第二外齿部和第二内齿部啮合。
[0010]可选的,第二连接轮还包括外齿圈,检测组件检测外齿圈的转速,第二连接轮被设置在第一壳体内部。
[0011]可选的,检测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检测齿盘的转速,第二传感器检测外齿圈的转速,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被第一壳体支撑。
[0012]可选的,外齿圈包括周向分布的第二齿件,第二齿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4且小于或等于30。
[0013]可选的,第二传感器在从动装置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连接轮在该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0014]可选的,第二传感器在从动装置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上,位于传动组件内部的尺寸为L1,第二传感器位于传动组件外部的尺寸为L2,L1与L2之比大于或等于1:3且小于或等于1:2。
[001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通过将检测组件设置在传动组件的壳体内部,可以防止泥沙堆积在检测组件内部,并能使得前桥系统内部结构紧凑,同时,供检测的齿盘外径增加,齿数对应增加,可以提升采集信号的精确度。
[00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全地形车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全地形车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前桥系统和后桥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前桥系统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装置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第二传动组件的驱动装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前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前桥系统的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8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前桥系统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9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第一传动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0027]图10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第二连接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为图1中的全地形车的第一传动组件中的齿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00

全地形车;120

车轮;110

动力源;130

输入轴;200

前桥系统;300

后桥系统;140

车架组件;210

第一传动组件;220

第二传动组件;211

传动机构; 221

驱动装置;222

连接件;212

主动齿轮;213

从动装置;121

前轮;214

输出齿轮;230

输出轴;223


爪;201

第一壳体;2131

从动齿轮;101

第一轴线; 2132

内壳体;215

连接装置;2151

第一连接轮;2152

第二连接轮,216

行星齿轮;217

第一摩擦组件218

锁止机构2171

第一内齿部2153

第一外齿部2172

第二外齿部;2154

第二内齿部;2155

第一啮合部;2156

环形壁;2157

装配腔;217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动力源,驱动所述车轮转动;传动组件,连接所述车轮;输入轴,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动力源;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车轮的转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主动齿轮,被所述输入轴驱动;从动装置,和所述主动齿轮啮合,输出齿轮,驱动所述车轮;所述传动组件具有使得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从动装置同步转动的第一状态,以及使得所述输出齿轮和所述从动装置相对转动的第二状态;第一壳体,支撑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装置;齿盘,连接于所述输出齿轮,所述齿盘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检测组件检测所述齿盘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包括周向分布的第一齿件,所述第一齿件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4且小于或等于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从动装置的转动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的直径被设置大于或等于95mm且小于或等于14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装置包括内壳体和从动齿轮,所述内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第二连接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摩擦组件,包括多个摩擦件,至少部分的所述摩擦件和所述第一连接轮连接,至少部分的所述摩擦件和所述第二连接轮连接;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能驱动所述摩擦组件在自由状态和压紧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摩擦组件从自由状态切换到所述压紧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福英邝振湘冯广轩侯佳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