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962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牵拉片、插扣、防压装置、贴合垫、连接条、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行使用时,辅助翻件与接板对接在一起,当患者平躺时,辅助翻件会受到患者的重力而向下移动,接板会在辅助翻件的作用下随之下移,接板侧壁的滑块会在滑道上进行移动,接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对其下端的压力感件进行压制,通过压力感件来监测患者保持同一姿势的时长。时长。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护理辅助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行动不便需久卧病床的患者,容易在身体上多个部位产生压疮,压疮是临床上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甚至引起其它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对其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在使用防压疮预警装置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进行使用防压疮预警装置时,正常情况下利用插扣与连接条扣接在一起,使得防压护件可以护在患者的身上,辅助翻件会随之贴压在患者的身,通过防压护件内部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配合来监测患者保持同一姿势的时长,再用蜂鸣器在患者保持一种姿势到一定时间后发出警报,从而使整个装置具有监测与预警的效果,当防压护件抵在患者身体上时,患者的身体会直接压制在辅助翻件上,由于辅助翻件在受压后会随之向内缩回,而无法辅助监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支撑翻身,使得防压装置在发出预警警报时,都需要监护人员及时知晓并帮助患者改变姿势,监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小幅度翻身后,需要用手部实时扶住患者的身体来保证患者身体的稳定性,否则患者在翻身后会因为重心不稳而倾倒趴在床上,使得患者身上的伤口会因此被拉扯到,从而影响患者身上伤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牵拉片、插扣、防压装置、贴合垫、连接条、控制器,所述牵拉片设有两片,两片牵拉片对称设立在贴合垫两侧,所述贴合垫上设有防压装置,两片所述牵拉片远离贴合垫的一端分别连接有插扣、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上设有控制器。
[0004]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控制器包括有防压护件、保护罩、弹拉条、插接头,所述防压护件安装在保护罩中间位置上,所述保护罩与防压护件之间连接有弹拉条,所述保护罩外部两侧均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连接条相接。
[0005]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压护件包括有压力感件、壳体、滑道、辅助翻件、插口、接板、滑块,所述压力感件设有多个,多个压力感件等距横向设立在壳体内部上,所述压力感件上设有接板,所述接板上设有多个与之相接通的插口,所述插口与辅助翻件相接,所述辅助翻件安装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部两侧均安装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块活动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接板上,所述壳体与保护罩之间连接有弹拉条。
[0006]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力感件包括有压力传感器、对压抵件、外壳、接板、蜂鸣器、张合调件,所述压力传感器设有两个,两个压力传感器对称安装在两块接板上,两个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另一端连接有对压抵件,两个所述对压抵件设在张合调件内部,所述张合调件设在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壁两侧均连接有蜂鸣器,所述外壳上连接有接板,
所述接板连接在壳体内部上,所述外壳上设有接板。
[0007]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对压抵件包括有活动框、齿条、压头、气囊、齿轮、叠压杆,所述活动框安装在压头内部,所述压头下端连接有齿条、气囊,所述齿条贯穿伸入活动框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压头与叠压杆吻合连接,所述叠压杆与压力传感器相接,所述压头设在张合调件内部。
[0008]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张合调件包括有联动弹件、弹撑片、形变弧板、连接板,所述联动弹件设有两个,两个联动弹件的两端均设有与之相接的弹撑片,两片所述弹撑片与联动弹件连接构成弯弧形结构,所述弹撑片与形变弧板相接,所述形变弧板的两端连接有接板上,两块所述形变弧板之间设有连接板,两片所述弹撑片之间设有压头,所述形变弧板设在外壳内部。
[0009]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辅助翻件包括有支杆、复位叠片、接触护垫、按压头、活动翻座,所述支杆设有多根,多根支杆等距横向插接在插口上,多根所述支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接触护垫、活动翻座下端,所述接触护垫的两侧均连接有活动翻座,所述活动翻座内部连接有三片复位叠片,三片所述复位叠片与活动翻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翻座顶部倾斜面上连接有按压头,所述接触护垫、活动翻座安装在壳体上。
[0010]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护垫包括有弹性件、外框、记忆弹片、弹动座、蜂巢压块、透气垫,所述弹性件连接在外框内部低端,所述弹性件另一端连接在蜂巢压块,所述蜂巢压块左右两侧均设有与之相接的弹动座,所述弹动座内部贯穿连接有记忆弹片,所述弹动座设在外框上,所述弹动座与蜂巢压块上贴合有透气垫,所述外框与支杆相接,所述外框的两侧均连接有活动翻座,所述外框安装在壳体上。
[0011]作为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进一步优化,两个所述活动翻座对称设立在接触护垫两侧且两者连接构成“凹”字形结构。
[00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压力感件、壳体、滑道、辅助翻件、插口、接板、滑块的结合设置,辅助翻件与接板对接在一起,当患者平躺时,辅助翻件会受到患者的重力而向下移动,接板会在辅助翻件的作用下随之下移,接板侧壁的滑块会在滑道上进行移动,接板在移动过程中会对其下端的压力感件进行压制,通过压力感件来监测患者保持同一姿势的时长。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压抵件、外壳、接板、蜂鸣器、张合调件的结合设置,当外壳在受到接板向下传导的下压重力时,其内部的两个对压抵件会随之对压在一起,两个压抵件受压后会缓缓回缩到一定限度后,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配合来监测患者保持同一姿势的时长,然后通过蜂鸣器在患者保持一种姿势到一定时间后发出警报,有助于提醒监护人员。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杆、复位叠片、接触护垫、按压头、活动翻座的结合设置,患者在平躺时,其身体会对接触护垫和活动翻座进行压制,活动翻座受压后会向内活动,其下端的多根支杆对接触护垫和活动翻座进行支撑限位,防止接触护垫和活动翻座受压后出现错位,活动翻座在受压后,其内部的三块复位叠片会随之节节叠压回缩,当患者需要进行翻身时,三块复位叠片之间设有压缩弹簧,使得三块复位叠片在不受压的情况下可以随之复位调整,有效将患者的身体一侧向上小幅度顶起,可以小幅度对患者进行翻身调整。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压护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压力感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压抵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张合调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辅助翻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接触护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牵拉片1、插扣4、防压装置2、贴合垫6、连接条3、控制器5、防压护件Q1、保护罩E3、弹拉条W2、插接头T4、压力感件R11、壳体I15、滑道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其结构包括牵拉片(1)、插扣(4)、防压装置(2)、贴合垫(6)、连接条(3)、控制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片(1)设在贴合垫(6)上,所述贴合垫(6)上设有防压装置(2),两片所述牵拉片(1)连接有插扣(4)、连接条(3),所述连接条(3)上设有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包括有防压护件(Q1)、保护罩(E3)、弹拉条(W2)、插接头(T4),所述保护罩(E3)与防压护件(Q1)之间连接有弹拉条(W2),所述保护罩(E3)上设有插接头(T4),所述插接头(T4)与连接条(3)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压护件(Q1)包括有压力感件(R11)、壳体(I15)、滑道(T12)、辅助翻件(P16)、插口(Y13)、接板(A17)、滑块(U14),所述压力感件(R11)设在壳体(I15)上,所述压力感件(R11)上设有接板(A17)、插口(Y13),所述插口(Y13)与辅助翻件(P16)相接,所述辅助翻件(P16)安装在壳体(I15)上,所述壳体(I15)安装有滑道(T12),所述滑道(T12)与滑块(U14)活动连接,所述滑块(U14)安装在接板(A17)上,所述壳体(I15)与保护罩(E3)之间连接有弹拉条(W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件(R11)包括有压力传感器(D21)、对压抵件(F23)、外壳(J25)、接板(G22)、蜂鸣器(H24)、张合调件(K26),所述压力传感器(D21)安装在接板(G22)上,所述压力传感器(D21)连接有对压抵件(F23),所述对压抵件(F23)设在张合调件(K26)上,所述张合调件(K26)设在外壳(J25)上,所述外壳(J25)上连接有蜂鸣器(H24)、接板(G22),所述接板(G22)连接在壳体(I15)上,所述外壳(J25)上设有接板(A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压疮预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压抵件(F23)包括有活动框(K31)、齿条(Z33)、压头(C35)、气囊(X34)、齿轮(L32)、叠压杆(V36),所述活动框(K31)安装在压头(C35)上,所述压头(C35)连接有齿条(Z33)、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友香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