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30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活动杆的上侧有床板,一号齿板的内侧设置有联动提升机构,联动提升机构包括有固定杆、一号齿轮,连接板的上侧有挡板,挡板的一侧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外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按摩机构包括有凸块,挡板的内侧有二号驱动装置,二号驱动装置的上侧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有二号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抬高床板一侧时,即可使安装盒内部的挡板自动抬起,防止病人滑落,有效地保护了病人,而且,运转二号驱动装置,可使传送带运动,从而使传送带上的凸块运动,当病人在翻身时,可将病人靠在挡板上,使凸块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活血化瘀,有助于病人恢复。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提供最佳护理,有针对性的监测供给,又被称为深切治疗部,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在ICU护理病房内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操作,这就需要用到辅助支撑装置进行支撑操作,从而方便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113476238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翻身机构、调节机构,翻身后可以保持患者稳定恢复到原来平行状态,按照此种方法可以使患者来回进行翻身操作,翻转面更广,安全稳定性更高,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减轻护士工作劳动量,适用于不同体型宽度的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有效增加翻身面积,适用于不同患者进行操作。
[0004]上述装置虽然可以使患者的翻转面更广,用于不同体型宽度的患者进行翻身操作,有效增加翻身面积,但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该装置将病人一侧床板抬起,可能会导致病人滑落掉落在地上,造成危害,其次,在病人进行翻身时,我们可对其进行一些护理工作,这样更有助于病人恢复,因此需要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患者进行翻身时,无法保证在翻身时病人的安全,且病人翻身时无法对其进行护理工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架,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可控制一号驱动装置、二号驱动装置、雾化装置以及加热装置运转;
[0008]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所述二号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板,所述一号齿板的内侧设置有联动提升机构,所述联动提升机构包括有固定杆、一号齿轮,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下侧贯穿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三号固定板,所述三号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齿板,所述连接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
[0009]所述挡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传送带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辊轮,所述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驱动装置,所述二号驱动
装置的上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
[0010]本专利技术在启动一号驱动装置使床板一侧抬高从而对病人进行翻身时,可使二号固定板向下移动从而使三号固定板上升,从而使挡板上升,保证患者不会从病床上滑落,并且在整个翻身过程中,运转二号驱动装置,可使挡板表面的传送带转动,从而使传送带上的凸块对病人进行按摩,有利于病人恢复。
[0011]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包括:
[0012]所述支撑架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活动杆可在装置主体内侧自由转动,所述床板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装置主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所述一号固定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驱动装置,且一号驱动装置的数量为若干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一号驱动装置的上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与床板的下侧相贴合,所述一号驱动装置、伸缩杆相配合可将床板的一侧抬起。
[0013]所述固定杆与装置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固定杆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垂直排布,所述一号齿轮与固定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一号齿轮的数量为三组并呈对称排布。
[0014]所述一号齿板、二号齿板均与一号齿轮相啮合。
[0015]所述凸块与传送带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凸块的数量为若干组并呈阵列排布。
[0016]所述卡块的数量为若干组并呈对称排布,且卡块为塑胶材料制成,所述辊轮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对称排布。
[0017]所述二号驱动装置的数量为三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辊轮、二号齿轮均与卡块相啮合。
[0018]所述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雾化装置、加热装置,且雾化装置、加热装置的数量均为四组并呈对称排布,所述雾化装置可喷出液体喷雾,所述加热装置可对雾化装置喷出的液体喷雾进行加热,可对病人进行热敷。
[0019]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面板,可使一号驱动装置运转,从而使伸缩杆进行伸长,即可将床板一侧抬高,便于医疗工作者对病人进行翻身,不仅可以常规翻身也可以协助俯卧位翻身。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床板一侧抬高,可使床板带着二号固定板往下压,即可使一号齿轮转动,从而使三号固定板向上移动,即可使连接板带着挡板提升,从而防止翻身过程中,病人从床板上滑落掉在地上,而且床板的抬高与挡板的突出是同时发生的,床板抬高则挡板突出,床板恢复则挡板落下。
[0022]3、本专利技术中,当挡板突出时,可通过控制面板,使二号驱动装置运转,从而可使转动杆转动,通过二号齿轮与卡块啮合,从而使传送带转动,即可使凸块运动,当病人在翻身时,可将病人靠在挡板上,使凸块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活血化瘀,有助于病人恢复。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抬高床板一侧时,即可使安装盒内部的挡板自动抬起,防止病人滑落,有效地保护了病人,而且,运转二号驱动装置,可使传送带运动,从而使传送带上的凸块运动,当病人在翻身时,可将病人靠在挡板上,使凸块对病人身体进行按摩活血化瘀,有助于病人恢复。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的局部侧剖视图;
[0028]图5为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6为为图1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的局部结构俯剖视图;
[0032]图9为为图8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3]图10为为图8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4]图中:1、装置主体;2、活动杆;3、床板;4、一号固定板;5、一号驱动装置;6、伸缩杆;7、二号固定板;8、一号齿板;9、固定杆;10、一号齿轮;11、安装盒;12、连接板;13、三号固定板;14、二号齿板;15、挡板;16、传送带;17、凸块;18、通孔;19、卡块;20、辊轮;21、二号驱动装置;22、转动杆;23、二号齿轮;24、雾化装置;25、加热装置;26、控制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用于支撑的支撑架(27),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2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床板(3),所述床板(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板(7),所述二号固定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齿板(8),所述一号齿板(8)的内侧设置有联动提升机构,所述联动提升机构包括有固定杆(9)、一号齿轮(10),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盒(11),所述安装盒(11)的下侧贯穿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三号固定板(13),所述三号固定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齿板(14),所述连接板(1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传送带(16),所述传送带(16)的外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有凸块(17),所述凸块(17)的一侧开设有通孔(18),所述传送带(16)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9),所述传送带(16)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辊轮(20),所述挡板(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驱动装置(21),所述二号驱动装置(21)的上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病人翻身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板(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菊叶露张光阳陈娟陈秋萍于荟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