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7449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包括病床本体,所述病床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支腿,所述病床本体的内部中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中心承重板,其设置在病床本体的中部上表面并与右侧翻板和左侧翻板相连接;第二活动支架,其单体分别设置在病床本体的左右两端外侧;软包床头,其设置在病床本体的前方,所述软包床头和病床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栓。该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具有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移动,避免放置时产生晃动,能够在病人起身时进行手部和臂部的支撑,可以进行调节收纳,有利于对病人进行独立的左右单独翻身,可以根据需要对病人的上半身进行辅助支撑,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该装置的实用效果。该装置的实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房相关
,具体为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病床一般指护理床,是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和卧床生活习性,而设计的带有家属可以陪护,具有多项护理功能和操作按钮,使用绝缘安全的床,如体重监测、起背就餐、智能翻身、预防褥疮、负压接尿尿床报警监测、移动运输、休息、康复(被动运动、站立)、给药输液等功能,康复病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治疗或康复设备配套使用,但是,目前的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664562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帮助患者翻身功能的特需病房护理用床,所述板块的底部活动安装于活动杆的顶端,底板的侧端活动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控制钮,控制钮处固定连接于导管的一端,导管的另一端贯穿底板的内部与伸缩棉的侧端固定连接,伸缩棉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扇形块的内侧。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726262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用简易辅助翻身器,包括用于对第一气囊内气压进行采集的第一气压传感器;用于对第二气囊内气压进行采集的第二气压传感器;用于对使用者自身温度进行采集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用于对使用者与设备接触部分湿度进行采集的湿度传感器;用于对使用者脉搏进行采集的脉搏传感器;用于手动控制系统的外部控制器;用于给气体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远程控制的外部设备。
[0004]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2190412B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老年患者麻醉用翻身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床架顶面开设有通槽,底面沿床架横轴方向设有凹槽,凹槽与通槽连通;弧形的床板,床板底端与床架相接触,床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设在通槽内,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与通槽前侧壁和后侧壁转动连接,第一旋转轴一端连接有蜗杆,床板上设有软垫;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舵机,沿纵向设在床架底部,舵机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伞齿轮;第二旋转轴,设在凹槽内,且一端键连接有与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另一端转动连接在通槽侧壁上;涡轮,键连接在远离第二伞齿轮的第二旋转轴一端上,涡轮与蜗杆相啮合。
[0005]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移动,会导致产生晃动,在病人起身时无法进行手部和臂部的支撑,不便于对病人进行左右单独翻身操作,不便于对病人的上半身进行辅助支撑,且实用效果不佳,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具有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移动,避免放置时产生晃动,能够在病人起身时进行手部和臂部的支撑,可以进行调节收纳,有利于对病人进行独立的左右单独翻身,可以根据需要对病人的上半身进行辅助支撑,且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效果的特点。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包括:病床本体,所述病床本体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支腿,且固定支腿的内侧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辅助横板、自锁移动轮、凸状结构、活动销、第二辅助横板和限位弹簧,所述固定支腿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横板,且第一辅助横板的下端设置有自锁移动轮,所述第一辅助横板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凸状结构,且凸状结构的外侧设置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支腿相连接的第二辅助横板,且活动销和第二辅助横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病床本体的内部中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外端设置有联动调节盘,所述联动调节盘的外侧设置有内齿调节带,且联动调节盘的外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支架,且第一活动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支撑杆,并且连接支撑杆的上端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左侧翻板和右侧翻板;中心承重板,其设置在病床本体的中部上表面并与右侧翻板和左侧翻板相连接,所述右侧翻板的左端下侧设置有与病床本体相连接的辅助支撑台,所述病床本体的左右两端上表面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且液压伸缩杆的上端设置有橡胶防滑垫;第二活动支架,其单体分别设置在病床本体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第二活动支架和病床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插销,且第二活动支架的上端设置有软包扶手;软包床头,其设置在病床本体的前方,所述软包床头和病床本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栓,且调节栓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软包床头的内部下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外侧设置有与软包床头相连接的第三活动支架,且第三活动支架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连接杆,所述第一限位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套块,且限位套块的内部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连接杆,所述第二限位连接杆的后端设置有与病床本体相连接的上身床板。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操作,提高病床的使用效率,节约医护人员的劳动程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辅助横板、自锁移动轮、凸状结构、活动销、第二辅助横板和限位弹簧;第一辅助横板,其设置在固定支腿的下端左侧;自锁移动轮,其设置在第一辅助横板的下端;凸状结构,其单体分别设置在第一辅助横板的右端前后两侧;活动销,其设置在凸状结构的外侧;第二辅助横板,其设置在活动销的内端并与固定支腿相连接;限位弹簧,其设置在活动销的上端右侧并与第二辅助横板相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移动组件的作用下,使该装置进行灵活的移动,便于在收纳起来之后可以进行稳定的放置,避免产生晃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状结构与活动销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相连接,且活动销通过限位弹簧在第二辅助横板上构成弹性伸缩结构,并且第二辅助横板和第一辅助横板均在固定支腿的内端构成转动结构。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下按动第二辅助横板的时候,可以使活动销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伸缩,从而使活动销与凸状结构进行卡合,利用自锁移动轮将固定支腿向上顶起,已达到灵活移动的效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调节盘与内齿调节带之间采用啮合的方式相连接,且联动调节盘通过焊接与第一调节杆构成一体化结构,并且第一调节杆通过内置轴承在病床本体上构成转动结构。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打开第一驱动电机转动联动调节盘的时候,使和联动调节盘啮合连接的内齿调节带带动联动调节盘及其对应设置的单体做同向转动,从而提高联动的稳定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调节杆与第一活动支架之间采用螺纹的方式相连接,且第一活动支架和右侧翻板均在连接支撑杆上构成转动结构。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调节杆转动的时候,可以使和第一调节杆螺纹连接的第一活动支架产生左右移动,以便于使和第一活动支架转动连接的连接支撑杆带动右侧翻板产生倾斜式角度转动,从而可以使病人进行翻身操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右侧翻板和左侧翻板关于病床本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设置,且右侧翻板和左侧翻板均在中心承重板上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房用翻身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病床本体(1),所述病床本体(1)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支腿(2),且固定支腿(2)的内侧设置有移动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3)还包括有第一辅助横板(301)、自锁移动轮(302)、凸状结构(303)、活动销(304)、第二辅助横板(305)和限位弹簧(306),所述固定支腿(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横板(301),且第一辅助横板(301)的下端设置有自锁移动轮(302),所述第一辅助横板(301)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凸状结构(303),且凸状结构(303)的外侧设置有活动销(304),所述活动销(304)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支腿(2)相连接的第二辅助横板(305),且活动销(304)和第二辅助横板(305)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弹簧(306),所述病床本体(1)的内部中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且第一驱动电机(4)的外端设置有联动调节盘(5),所述联动调节盘(5)的外侧设置有内齿调节带(6),且联动调节盘(5)的外端设置有第一调节杆(7),所述第一调节杆(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支架(8),且第一活动支架(8)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支撑杆(9),并且连接支撑杆(9)的上端从左往右分别设置有左侧翻板(11)和右侧翻板(10);中心承重板(12),其设置在病床本体(1)的中部上表面并与右侧翻板(10)和左侧翻板(11)相连接,所述右侧翻板(10)的左端下侧设置有与病床本体(1)相连接的辅助支撑台(13),所述病床本体(1)的左右两端上表面均安装有液压伸缩杆(14),且液压伸缩杆(14)的上端设置有橡胶防滑垫(15);第二活动支架(16),其单体分别设置在病床本体(1)的左右两端外侧,所述第二活动支架(16)和病床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插销(17),且第二活动支架(16)的上端设置有软包扶手(18);软包床头(19),其设置在病床本体(1)的前方,所述软包床头(19)和病床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栓(20),且调节栓(20)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圈(21),所述软包床头(19)的内部下侧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22),且第二驱动电机(2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调节杆(23),所述第二调节杆(23)的外侧设置有与软包床头(19)相连接的第三活动支架(24),且第三活动支架(24)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限位连接杆(25),所述第一限位连接杆(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