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及试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901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及试验方法,属于电力施工技术领域,所述生产方法包括:按预设要求绑扎的钢筋骨架放入钢模内;按预设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浆料送入钢模内浇筑;振捣浇筑的混凝土浆料;养护直至获得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对制得的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进行试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可制作几种较小尺寸的基础构件,灵活适应更多类型的杆塔基础的组装,并适用于更多复杂腐蚀性环境,具有高强质轻,施工快速方便,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环保效益显著。环保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及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输电杆塔预制混凝土基础,是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遵循标准生产工艺制作,能够满足规定使用条件的输电杆塔基础。输电杆塔预制混凝土基础主要是应用在施工场地原材料采集困难、施工作业场地空间不足等特殊条件中,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当代的年轻人不愿意加入建筑工人这一行业,导致建筑工人的数量稀少,且在技术发展的不断推动下,以机械化代替人工劳动已经成为当今工程事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预制混凝土基础因可由车间机械化生产,减少施工现场人力成本,提高工程效率等优势,被广泛推广应用。
[0003]输电杆塔预制混凝土基础,由车间标准化生产,从选材、生产设备、加工工艺、养护方式都严格控制,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施工污染。模数化的设计、标准化的工艺、工厂化的生产、高效率的现场应用,有效的节约了工期和成本。
[0004]但现有的预制混凝土基础拥有明显的缺点:(1)钢模尺寸规格限制,钢模尺寸规格是固定的几种尺寸规格,无法做到灵活的适应所有混凝土基础尺寸。
[0005](2)不适于生产大尺寸预制混凝土基础,由于生产设备、运输等的限制,预制混凝土基础尺寸不宜过大,无法支撑基础作用力较大的杆塔。
[0006](3)耐腐蚀性差,在腐蚀地区不能有效抑制基础腐蚀,主要腐蚀为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及试验方法,旨在解决预制混凝土基础承载能力差、抗腐蚀性差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
[0009]按预设要求绑扎的钢筋骨架放入钢模内;
[0010]按预设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浆料送入钢模内浇筑;
[0011]振捣浇筑的混凝土浆料;
[0012]养护直至获得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
[0013]对制得的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进行试验。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钢筋骨架的预制成型包括:
[0015]主筋采用等直径消除应力带肋钢筋,直径≥12mm,净距≥60mm,经调直机调直定长切断后的主筋要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弯曲;主筋长度误差<2mm;强度损失<4%抗拉强度设计值;
[0016]主筋通长配置,主筋和主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140mm,相邻主筋焊
缝不在同一平面;
[0017]焊接后通长配置的主筋端头使用钢筋镦头机镦头,镦头直径为钢筋直径的1.8倍;
[0018]主筋上部延主柱竖向均匀排列,下部进入扩底部分≥80mm后,在第一弯曲部位使主筋下部与扩底部侧面平行,主筋末端的第二弯曲部位向外弯成180
°
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5倍;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弯曲,且弯曲部位不得出现焊接;
[0019]箍筋采用等直径低碳冷拔光圆钢筋,直径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25倍;在骨架成型机上成型,将主筋平直段拉直拉紧,绑扎环式内箍筋,之后焊接螺旋式外箍筋和环式外箍筋;在主筋上端头、第一弯曲部位和距离第二弯曲部位80mm处分别绑扎环式內箍筋和满焊焊接环式外箍筋,环式内箍筋与环式外箍筋错开4~5mm的垂直距离,保证内、外箍筋不在同一平面;并且,每隔不大于1000mm满焊焊接一个环式内箍筋,主筋上端头至第一弯曲部位满焊螺旋式外箍筋,第一弯曲部位至第二弯曲部位之间满焊环式外箍筋,环式外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
[0020]基础底部设置钢筋环形网状结构,外环钢筋采用消除应力带肋钢筋,内部采用十字交错钢筋结构,中间最长交错钢筋使用消除应力带肋钢筋,其它钢筋采用低碳冷拔光圆钢筋,消除应力带肋钢筋直径≥12mm,低碳冷拔光圆钢筋直径不小于消除应力带肋钢筋直径的0.25倍,钢筋交点处应用满焊连接;
[0021]上部主筋末端的180
°
弯钩勾住外环钢筋,并绑扎连接,增加钢筋骨架的整体结构性;
[0022]其中,消除应力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1040Mpa;低碳冷拔光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510Mpa。
[002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浆料的配制包括:
[0024]原料配备:包括水泥130

150份、石英砂130

150份、碎石50

60份、减水剂15

16份、活性掺料50

55份、增韧增强掺料25

35份,其余为洁净中性水,水胶比为0.18;
[0025]配料:按配合比称量水泥、石英砂、碎石、减水剂、活性掺料、增韧增强掺料、水;
[0026]搅拌: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将水泥、石英砂、碎石、活性掺料放在一起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2分钟;加入第一次水和减水剂水溶液,第一次水量和减水剂水溶液用水量共为2/3水,搅拌1~2分钟;加入增韧增强掺料和部分或全部剩余水量搅拌2~3分钟,剩余水量可根据和易性指标灵活控制;其中,和易性指标:坍落度根据环境温控制在7~11cm。
[002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凝土浆料振捣过程包括:
[0028]使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对钢模内的混凝土浆料进行振捣;
[0029]快速插入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振捣从钢模最底部开始,同一位置振捣30~40s;移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40~50cm,继续振捣30~40s;再移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40~50cm继续振捣;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移动原则为先水平移动,后向上移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移动时要慢速,直到全部混凝土浆料振捣完成;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重新插入混凝土最底部重复以上操作,重复振捣,直到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明显气泡,振捣结束。
[003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养护直至获得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包括:
[0031]常压蒸汽养护:
[0032]将振捣后的预制混凝土基础置于蒸养池中,封好钢模端部,进行常压蒸汽养护;
[0033]升温期:室温升至85℃;
[0034]升温时间:根据初始温度控制在1.5~2h;
[0035]恒温期:85℃;
[0036]恒温时间:2h;
[0037]降温期:85℃降至45℃;
[0038]降温时间:0.5h;
[0039]养护室养护:
[0040]脱模后的产品放入混凝土高温养护室进行养护,温度保持在40~42℃,湿度RH在90%以上,养护时间为2

4天,其作用促使混凝土中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结成晶体,增加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密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加速混凝土硬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按预设要求绑扎的钢筋骨架放入钢模内;按预设要求配制的混凝土浆料送入钢模内浇筑;振捣浇筑的混凝土浆料;养护直至获得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对制得的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进行试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的预制成型包括:主筋采用等直径消除应力带肋钢筋,直径≥12mm,净距≥60mm,经调直机调直定长切断后的主筋要求: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弯曲;主筋长度误差<2mm;强度损失<4%抗拉强度设计值;主筋通长配置,主筋和主筋连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140mm,相邻主筋焊缝不在同一平面;焊接后通长配置的主筋端头使用钢筋镦头机镦头,镦头直径为钢筋直径的1.8倍;主筋上部延主柱竖向均匀排列,下部进入扩底部分≥80mm后,在第一弯曲部位使主筋下部与扩底部侧面平行,主筋末端的第二弯曲部位向外弯成180
°
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小于主筋直径的5倍;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弯曲,且弯曲部位不得出现焊接;箍筋采用等直径低碳冷拔光圆钢筋,直径不小于主筋直径的0.25倍;在骨架成型机上成型,将主筋平直段拉直拉紧,绑扎环式内箍筋,之后焊接螺旋式外箍筋和环式外箍筋;在主筋上端头、第一弯曲部位和距离第二弯曲部位80mm处分别绑扎环式內箍筋和满焊焊接环式外箍筋,环式内箍筋与环式外箍筋错开4~5mm的垂直距离,保证内、外箍筋不在同一平面;并且,每隔不大于1000mm满焊焊接一个环式内箍筋,主筋上端头至第一弯曲部位满焊螺旋式外箍筋,第一弯曲部位至第二弯曲部位之间满焊环式外箍筋,环式外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基础底部设置钢筋环形网状结构,外环钢筋采用消除应力带肋钢筋,内部采用十字交错钢筋结构,中间最长交错钢筋使用消除应力带肋钢筋,其它钢筋采用低碳冷拔光圆钢筋,消除应力带肋钢筋直径≥12mm,低碳冷拔光圆钢筋直径不小于消除应力带肋钢筋直径的0.25倍,钢筋交点处应用满焊连接;上部主筋末端的180
°
弯钩勾住外环钢筋,并绑扎连接,增加钢筋骨架的整体结构性;其中,消除应力带肋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1040Mpa;低碳冷拔光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510M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浆料的配制包括:原料配备:包括水泥130

150份、石英砂130

150份、碎石50

60份、减水剂15

16份、活性掺料50

55份、增韧增强掺料25

35份,其余为洁净中性水,水胶比为0.18;配料:按配合比称量水泥、石英砂、碎石、减水剂、活性掺料、增韧增强掺料、水;搅拌: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将水泥、石英砂、碎石、活性掺料放在一起进行搅拌,搅拌时间1~2分钟;加入第一次水和减水剂水溶液,第一次水量和减水剂水溶液用水量共为2/3
水,搅拌1~2分钟;加入增韧增强掺料和部分或全部剩余水量搅拌2~3分钟,剩余水量可根据和易性指标灵活控制;其中,和易性指标:坍落度根据环境温控制在7~11c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浆料振捣过程包括:使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对钢模内的混凝土浆料进行振捣;快速插入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振捣从钢模最底部开始,同一位置振捣30~40s;移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40~50cm,继续振捣30~40s;再移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40~50cm继续振捣;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移动原则为先水平移动,后向上移动,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移动时要慢速,直到全部混凝土浆料振捣完成;高频电动插入振捣器重新插入混凝土最底部重复以上操作,重复振捣,直到混凝土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明显气泡,振捣结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杆塔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直至获得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包括:常压蒸汽养护:将振捣后的预制混凝土基础置于蒸养池中,封好钢模端部,进行常压蒸汽养护;升温期:室温升至85℃;升温时间:根据初始温度控制在1.5~2h;恒温期:85℃;恒温时间:2h;降温期:85℃降至45℃;降温时间:0.5h;养护室养护:脱模后的产品放入混凝土高温养护室进行养护,温度保持在40~42℃,湿度RH在90%以上,养护时间为2

4天,其作用促使混凝土中的物质进行化学反应结成晶体,增加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密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加速混凝土硬化;自然养护:预制混凝土基础出养护室后需进行自然养护7天,上端头部封好,每隔5~6小时向基础洒水一次,洒水要均匀,保证基础没有漏洒部位,获得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6.一种预制超高强度混凝土基础的试验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生产方法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楚李军阔许智清王丽欢刘建任亚宁郜帆任雨马聪李渊宫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汇智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