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70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底板顶部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轴嵌设在底板底部,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传动轴顶端延伸至固定架内部,固定架内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固定套设在传动轴外侧,第一螺纹杆外侧套设有螺纹管,螺纹管外侧设有支撑组件,固定架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在传动轴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对电机模组支撑的效率,同时本装置通过双支撑结构,使得整体支撑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高,另外,本装置对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震动的过程中对电机模组造成损坏。机模组造成损坏。机模组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0003]现有的电机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震动,长时间会导致结构松散,影响电机使用,因此现有的电机模组在使用时一般是需要安装支撑装置对电机进行支撑的,但是现有的对电机模组支撑的装置一般是使用单一的支撑杆对电机进行支撑,单一的支撑杆长时间可能会由于震动发生倾斜断裂的情况出现,从而无法起到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转动,旋钮转动带动支撑板上升对电机进行支撑,同时旋钮转动还带动四个压板对地面接触,使得四个压板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使得装置支撑更加稳定,以解决单一的支撑杆长时间可能会由于震动发生倾斜断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设有支撑机构;
[000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嵌设在底板底部,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传动轴顶端延伸至固定架内部,所述固定架内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套设在传动轴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外侧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外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架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在传动轴顶端,所述第二螺纹杆外侧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盒,两个所述连接盒内部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连接盒顶部设有支撑板。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四个所述连接块固定套设在螺纹管外侧,所述固定架外侧开设有四个通槽,四个所述连接块分别贯穿四个通槽,四个所述连接块外端均设有第一连杆,四个所述第一连杆底端均套设有第二连杆,四个所述第二连杆底端均设有压板。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杆,四个所述转杆分别嵌设在四个第二连杆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外侧开设有四个移动槽,四个所述移动槽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二连杆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嵌设在连接盒内部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底部,所述滑动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所述滑动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盒内部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相匹配。
[0011]优选的,所述套筒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固定架内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匹配。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底端延伸至底板底部外侧,所述传动轴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3]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架。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块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压板连接处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转杆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与底板和固定架连接处均通过滚动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与螺纹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与套筒通过螺纹连接。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技术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转动,旋钮转动带动支撑板上升对电机进行支撑,同时旋钮转动还带动四个压板对地面接触,使得四个压板对装置整体进行支撑,使得装置支撑更加稳定,以解决单一的支撑杆长时间可能会由于震动发生倾斜断裂的问题,本技术提高了对电机模组支撑的效率,同时本装置通过双支撑结构,使得整体支撑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高,另外,本装置对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效果,防止震动的过程中对电机模组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主视图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中的B处放大图;
[0022]图中:1底板、2传动轴、3固定架、4第一螺纹杆、5螺纹管、6第二螺纹杆、7套筒、8支撑架、9连接盒、10支撑板、11连接块、12通槽、13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压板、16固定板、17转杆、18移动槽、19滑动块、20弹簧、21旋钮、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照附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底板1,底板1顶部设有支撑机构;
[0025]支撑机构包括传动轴2,传动轴2嵌设在底板1底部,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传动轴2顶端延伸至固定架3内部,固定架3内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4,第一螺纹杆4固定套设在传动轴2外侧,第一螺纹杆4外侧套设有螺纹管5,螺纹管5外侧设有支撑组件,固定架3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6,第二螺纹杆6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顶端,第二螺纹杆6外侧套设有套筒7,套筒7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支撑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盒9,两个连接盒9内部均设有缓冲组件,连接盒9顶部设有支撑板10;
[0026]支撑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11,四个连接块11固定套设在螺纹管5外侧,固定架3外侧开设有四个通槽12,四个连接块11分别贯穿四个通槽12,四个连接块11外端均设有第一
连杆13,四个第一连杆13底端均套设有第二连杆14,四个第二连杆14底端均设有压板15,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16,相邻两个固定板1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7,四个转杆17分别嵌设在四个第二连杆14内部,底板1外侧开设有四个移动槽18,四个移动槽18分别套设在四个第二连杆14外侧,传动轴2底端延伸至底板1底部外侧,传动轴2底端固定连接有旋钮21,底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架22;
[0027]本实施方案中,本技术通过使用者将装置放置在电机底部,再拧动旋钮21转动,旋钮21转动带动传动轴2和第一螺纹杆4转动,第一螺纹杆4转动螺纹管5移动,螺纹杆移动带动四个连接块11移动,四个连接块11移动带动四个第一连杆13和第二连杆14以转杆17为圆心转动,第二连杆14转动带动压板15下移,使得压板15接触地面,从而使得压板15对装置进行支撑,同时传动轴2转动带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第二螺纹杆6转动带动套筒7移动,套筒7移动带动支撑架8和两个连接盒9移动,连接盒9移动带动支撑板10上升,从而对电机模组进行支撑;
[0028]其中,为了实现减震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块19,滑动块19嵌设在连接盒9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嵌设在底板(1)底部,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所述传动轴(2)顶端延伸至固定架(3)内部,所述固定架(3)内部嵌设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第一螺纹杆(4)固定套设在传动轴(2)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4)外侧套设有螺纹管(5),所述螺纹管(5)外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固定架(3)内部设有第二螺纹杆(6),所述第二螺纹杆(6)固定连接在传动轴(2)顶端,所述第二螺纹杆(6)外侧套设有套筒(7),所述套筒(7)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盒(9),两个所述连接盒(9)内部均设有缓冲组件,所述连接盒(9)顶部设有支撑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个连接块(11),四个所述连接块(11)固定套设在螺纹管(5)外侧,所述固定架(3)外侧开设有四个通槽(12),四个所述连接块(11)分别贯穿四个通槽(12),四个所述连接块(11)外端均设有第一连杆(13),四个所述第一连杆(13)底端均套设有第二连杆(14),四个所述第二连杆(14)底端均设有压板(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板(16),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16)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7),四个所述转杆(17)分别嵌设在四个第二连杆(14)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支撑结构的直线电机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清熊克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蓓亚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