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55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后侧设置有模具顶出组件,所述模具顶出组件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前侧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板的正面四角处设置有转接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端设置有定位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杆,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偏心凸轮,通过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偏心凸轮转动工作,能够实现对定位框的定位移动,使推动杆在定位框的作用下对顶板进行推动,从而实现顶板对顶杆的驱动,使下模座内部的注塑品进行顶出,使注塑模具的顶出下料便捷性和效果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顶出装置,是指在注塑生产过程中,将模具中已成型的产品从模具中顶出的装置,现有技术的顶出装置结构复杂,不能观察产品顶出过程,确保产品从模具中顶出,且在产品顶出后不能实现自动复位,等待下一步工作,因此需要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后侧设置有模具顶出组件,所述模具顶出组件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内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前侧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板的正面四角处设置有转接杆,所述转接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定位座的中间处开设有驱动孔,所述定位座的背面设置有装载板,所述装载板的后上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装载板的前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端设置有定位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杆,所述装载板的下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偏心凸轮。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座位于下模座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杆的前端与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转接杆滑动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座的前侧基于驱动孔上下对称设置有导向柱,所述顶板通过导向柱与定位座滑动连接,所述顶板与定位座的内腔体相适配设置。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顶杆与下模座之间贯穿式滑动连接,所述顶杆与下模座的模具腔体对应设置。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推动杆与驱动孔对应相适配滑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偏心凸轮位于定位框的内部设置,所述偏心凸轮与定位框的腔体相适配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中,通过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偏心凸轮转动工作,能够实现对定位框的定位移动,使推动杆在定位框的作用下对顶板进行推动,从而实现顶板对顶杆的驱动,使下模座内部的注塑品进行顶出,使注塑模具的顶出下料便捷性和效果更好,通过复位弹簧能够实现对失去推动力顶板的自动复位,从而使顶杆的复位使用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下模座;2、模具顶出组件;201、定位座;202、顶板;203、顶杆;204、转接杆;205、复位弹簧;206、驱动孔;207、装载板;208、第一安装座;209、第二安装座;210、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定位框;213、推动杆;214、驱动电机;215、偏心凸轮;216、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

3所示的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的后侧设置有模具顶出组件2,模具顶出组件2包括定位座201,定位座201的内部设置有顶板202,顶板202的前侧设置有顶杆203,顶板202的正面四角处设置有转接杆204,转接杆204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05,定位座201的中间处开设有驱动孔206,定位座201的背面设置有装载板207,装载板207的后上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08,装载板207的前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09,第一安装座20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杆210,第二安装座20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杆211,第一连杆210和第二连杆211的内端设置有定位框212,第二连杆211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杆213,装载板207的下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14,驱动电机214的驱动端设置有偏心凸轮215。
[0022]在该实施例中,定位座201位于下模座1的背面固定连接,转接杆204的前端与下模座1固定连接,定位座201的前侧基于驱动孔206上下对称设置有导向柱216,顶板202通过导向柱216与定位座201滑动连接,顶板202与定位座201的内腔体相适配设置,顶杆203与下模座1之间贯穿式滑动连接,顶杆203与下模座1的模具腔体对应设置,推动杆213与驱动孔206对应相适配滑动连接,偏心凸轮215位于定位框212的内部设置,偏心凸轮215与定位框212
的腔体相适配设置,通过驱动电机214带动偏心凸轮215转动工作,能够实现对定位框212的定位移动,使推动杆213在定位框212的作用下对顶板202进行推动,从而实现顶板202对顶杆203的驱动,使下模座1内部的注塑品进行顶出,使注塑模具的顶出下料便捷性和效果更好,通过复位弹簧205能够实现对失去推动力顶板202的自动复位,从而使顶杆203的复位使用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0023]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214带动偏心凸轮215转动工作,能够实现对定位框212的定位移动,使推动杆213在定位框212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210和第二连杆211的滑动定位工作,在第二连杆211的作用下使推动杆213对顶板202进行推动,从而实现顶板202对顶杆203的驱动,使下模座1内部的注塑品进行顶出,使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顶出装置,包括下模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1)的后侧设置有模具顶出组件(2),所述模具顶出组件(2)包括定位座(201),所述定位座(201)的内部设置有顶板(202),所述顶板(202)的前侧设置有顶杆(203),所述顶板(202)的正面四角处设置有转接杆(204),所述转接杆(204)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05),所述定位座(201)的中间处开设有驱动孔(206),所述定位座(201)的背面设置有装载板(207),所述装载板(207)的后上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座(208),所述装载板(207)的前上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座(209),所述第一安装座(20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连杆(210),所述第二安装座(209)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连杆(211),所述第一连杆(210)和第二连杆(211)的内端设置有定位框(212),所述第二连杆(211)的另一端安装有推动杆(213),所述装载板(207)的下侧设置有驱动电机(214),所述驱动电机(214)的驱动端设置有偏心凸轮(2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吉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德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