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351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它包括横杆、撑杆和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有所述撑杆,所述撑杆的下端通过自锁角度调节器与所述固定夹的顶部相连,所述撑杆为第一伸缩杆,所述固定夹包括“U”字形夹体、螺杆和垫片,所述夹体的一侧或底部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从所述夹体外穿过所述螺孔在所述夹体内与所述垫片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手柄;所述横杆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至少一侧设有无菌粘片。固定带的至少一侧设有无菌粘片。固定带的至少一侧设有无菌粘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工具,特别是公开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的发展,外科手术成为很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手术部位的不同,手术体位的摆放就多有不同。而固定体位、暴露术野,配合手术护士和手术医生顺利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经有许多协助体位摆放的工具和设备,但主要聚焦于大部位的摆放。对于肥胖患者、皮肤松弛、软组织疏松的患者,局部的固定和手术野的暴露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使手术中患者的局部部位固定和手术野暴露的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包括横杆、撑杆和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有所述撑杆,所述撑杆的下端通过自锁角度调节器与所述固定夹的顶部相连,所述撑杆为第一伸缩杆,所述固定夹包括“U”字形夹体、螺杆和垫片,所述夹体的一侧或底部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从所述夹体外穿过所述螺孔在所述夹体内与所述垫片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手柄;所述横杆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至少一侧设有无菌粘片。
[0005]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为万向调节支架。
[0006]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为限位块,螺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旋转手柄,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一旋转手柄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手柄旋松时,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沿着所述螺栓相对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手柄旋紧时,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锁紧定位,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撑杆相连,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夹相连;所述螺栓的轴线与所述横杆相互平行。
[0007]所述固定夹的开口向下或向内侧方向。
[0008]所述垫片为圆形橡胶垫。
[0009]所述螺栓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之间设有阻尼件。
[0010]所述横杆为第二伸缩杆。
[0011]所述固定带的厚度为2

4mm,所述固定带为透明固定带。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固定夹可将本技术固定在各种粗细、形状的手术床栏上,通过所述撑杆实现高度升降,通过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调节由撑杆带动横杆调节角度,通过所述固定带和无菌粘片直接贴于皮肤、粘膜上,暴露术野,本技术实用方便,结构简单,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3]图1 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横杆和撑杆通过自锁角度调节器调节角度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横杆;101、第二伸缩调节手柄;
[0017]2、撑杆;201、第一伸缩调节手柄;
[0018]3、固定夹;301、夹体;302、螺杆;303、垫片;304、第二旋转手柄;
[0019]4、自锁角度调节器;401、第一连杆;402、第二连杆;403、螺栓;404、限位块;405、第一旋转手柄;406、阻尼件;
[0020]5、固定带;6、无菌粘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根据图1、图2,本技术包括横杆1、撑杆2和固定夹3,所述横杆1的两端分别连有所述撑杆2,所述撑杆2优选为第一伸缩杆,可实现撑杆2的高度调节,所述第一伸缩杆上设有第一伸缩调节手柄201。
[0022]所述撑杆2的下端通过自锁角度调节器4与所述固定夹3的顶部相连,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4优选万向调节支架。具体的,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4包括第一连杆401、第二连杆402和螺栓403,所述螺栓403的一端为限位块404,螺栓40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旋转手柄405,所述螺栓403穿过所述第一连杆40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402的一端,使所述第一连杆40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402的一端铰接,所述螺栓403与所述第一连杆401、第二连杆402之间设有阻尼件406,所述阻尼件406优选筒状套设在所述螺栓403上,所述阻尼件406用于增加螺栓403与所述第一连杆401、第二连杆402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所述第一连杆401、第二连杆402转动过速。所述限位块404与所述第一连杆401相连,所述第一旋转手柄405位于所述第二连杆402的一侧,所述第一旋转手柄405旋松时,所述第一连杆401与第二连杆402沿着所述螺栓403相对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手柄405旋紧时,所述第一连杆401与第二连杆402相互锁紧定位,以调节所述撑杆2和横杆1的角度,所述第一连杆402与所述撑杆2相连,所述第二连杆402与所述固定夹3相连;所述螺栓403的轴线与所述横杆1相互平行。
[0023]所述固定夹3包括“U”字形夹体301、螺杆302和垫片303,所述固定夹3的开口向下,所述夹体301的一侧设有螺孔,所述螺杆302的一端从所述夹体301外穿过所述螺孔在所述夹体301内与所述垫片303相连,所述垫片303为圆形橡胶垫,所述螺杆30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手柄304。
[0024]所述横杆1上设有固定带5,所述固定带5的至少一侧设有无菌粘片6。所述固定带5的厚度为2

4mm,优选3mm,所述固定带5为透明固定带。通过所述固定带5和无菌粘片6直接贴于患者皮肤、粘膜上,实现暴露术野。
[0025]实施例一:
[0026]根据图3,本实施例与上述不同的是,所述横杆1优选为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上设有第二伸缩调节手柄101。所述固定夹3的开口向内侧方向,即两个固定夹3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夹体301的底部设有螺孔,所述螺杆302的一端从所述夹体301下方向上穿过所述螺孔在所述夹体301内与所述垫片303相连,所述螺杆302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手柄
304;其余结构同上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杆、撑杆和固定夹,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有所述撑杆,所述撑杆的下端通过自锁角度调节器与所述固定夹的顶部相连,所述撑杆为第一伸缩杆,所述固定夹包括“U”字形夹体、螺杆和垫片,所述夹体的一侧或底部设有螺孔,所述螺杆的一端从所述夹体外穿过所述螺孔在所述夹体内与所述垫片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旋转手柄;所述横杆上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至少一侧设有无菌粘片。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为万向调节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手术体位术野暴露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为限位块,螺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旋转手柄,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连杆相连,所述第一旋转手柄位于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荔贺亚楠康诗卉王珏丁佳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