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普拉梭菌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31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所述普拉梭菌在实验动物水平上能够改善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恢复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纤维化,抑制心肌梗死小鼠的病理性心肌肥厚,且灭活的普拉梭菌不具有改善的作用。且灭活的普拉梭菌不具有改善的作用。且灭活的普拉梭菌不具有改善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普拉梭菌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普拉梭菌在制备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见表现,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管腔内血栓形成,阻塞流向远端心肌的血液,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的死亡以及梗死区域组织的坏死并由疤痕组织取代死亡的心肌细胞。心肌梗死会改变心室的形态及功能,引起心室病理性重构,如心肌层厚度减少、心室扩张、梗死远端区的心肌细胞肥大以及心功能的下降,进一步的会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并导致死亡。心肌梗死后心室的病理性重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信号分子转导、细胞外基质、神经激素调节等众多过程。尽管目前有药物能够应对这一过程,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导致的心力衰竭仍然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因此在心肌梗死后保持心脏的收缩功能并防止不良的心室重构的发生是预防心力衰竭的关键一步。因此除了常用的临床手段外,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室病理性重构仍需要新的途径和方法。
[0003]哺乳动物肠道内有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古细菌、病毒和单细胞真核生物,其大部分生存于肠道内,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哺乳动物宿主长期共存形成共生关系,能够形成肠道表面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调节宿主免疫功能,协助宿主消化食物提供维生素、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并控制营养物质的吸收,也能够通过代谢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信号分子来保持宿主健康或是引起疾病。肠道菌群会受到疾病的影响。在炎症性肠病、Ⅰ型及Ⅱ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患者中,肠道菌群多样性低于健康个体或是菌群的构成发生了改变,因而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对于哺乳动物宿主的健康非常重要。
[0004]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um)、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的物种,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肠道内,对氧极度敏感。作为人体的共生厌氧菌之一,是成人肠道菌群中丰度最高的菌种,约占总菌群数的5%,主要发酵产物丁酸盐是结肠上皮细胞主要的能量物质。此外,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还能调控宿主基因表达、抵抗炎症和促进肠道健康,有作为益生菌的潜力。在多种肠道及代谢疾病中,粪便中的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丰度会降低,因而也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0005]目前对于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功能研究主要集中在肠道及代谢疾病,尚没有其他方面应用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普拉梭菌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普拉梭菌在实验动物水平上能够改善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恢复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纤维化,抑制心肌梗死小鼠的病理性心肌肥厚。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优选的,所述普拉梭菌为普拉梭菌VPI C13

51,所述普拉梭菌VPI C13

51的ATCC保藏号为ATCC 27768。
[0009]优选的,所述普拉梭菌用改良强化梭菌培养基于严格厌氧环境中培养获得。
[0010]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
[0011]优选的,当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液体制剂时,所述液体制剂的活菌浓度为109~10
12
CFU/ml。
[0012]优选的,所述液体制剂的活菌浓度为10
10
~10
11
CFU/ml。
[0013]优选的,所述药物通过将所述普拉梭菌菌体悬浮于磷酸盐缓冲液获得。
[0014]优选的,所述磷酸盐缓冲液还包括体积百分含量为10%的甘油。
[0015]优选的,所述药物为口服制剂。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普拉梭菌在实验动物水平上能够改善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恢复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纤维化,抑制心肌梗死小鼠的病理性心肌肥厚。
[0017]本专利技术将体外培养的普拉梭菌作为外源性的菌种补充回宿主肠道内,所述的普拉梭菌在宿主肠道内发挥作用,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
[0018]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将普拉梭菌作为液体制剂通过口服的方式作用于心肌梗死后的小鼠个体,所述普拉梭菌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的病理性重构并部分恢复心脏功能,实现将普拉梭菌作为益生菌或药物用于治疗心肌梗后心室病理性重构的目的。
[0019]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将所述的普拉梭菌在体外培养后,将其菌悬液回补于心肌梗死小鼠。小鼠心脏超声结果表明,心肌梗死小鼠在回补普拉梭菌后其心脏收缩功能增强,而回补灭活后的普拉梭菌对心脏的收缩功能没有恢复作用。在心肌细胞面积方面的影响,心肌梗死小鼠其心肌细胞发生病理性肥大,回补普拉梭菌后心肌细胞的病理性肥大程度得到抑制,但回补灭活后的普拉梭菌没有抑制心肌细胞病理性肥大的作用。从损伤区域的纤维化程度来看,回补普拉梭菌,损伤区域的纤维化程度有所减少,而回补灭活的普拉梭菌纤维化程度没有减少。本专利技术回补的普拉梭菌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活菌,其非活性或死亡状态不会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病理性重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超声心动图检测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回补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脏收缩功能的影响,其中A表示心肌梗死小鼠回补PBS后超声心动图结果;B表示心肌梗死小鼠回补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后超声心动图结果;C表示肌梗死小鼠回补灭活的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后超声心动图结果;D为回补PBS、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或灭活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后心肌梗死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的回补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小鼠左心室射血分数,而灭活组不具有这一效应;E为回补PBS、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或灭活Fa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在制备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心室病理性重构和/或心力衰竭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普拉梭菌为普拉梭菌VPIC13

51,所述普拉梭菌VPIC13

51的ATCC保藏号为ATCC2776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普拉梭菌用改良强化梭菌培养基于严格厌氧环境中培养获得。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液体制剂或固体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俊杰周秋莲潘雪孟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