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829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涉及纤维纺丝技术领域。该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包括浆料配置箱;所述搅拌筒远离浆料配置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聚反应釜,所述输送管与浆料配置箱之间固定连接有输出泵,所述搅拌筒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所述搅拌筒通过两组法兰与输送管、预聚反应釜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外壁用于在线添加辅料的辅料添加组件,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浆料配置箱出口端的搅拌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减小丝束生产过程中的摩擦力,通过提高纺丝油剂的配制浓度,来提高丝束表面油膜的强度,减小丝束与丝路上接触点的摩擦,大大减少了丝束单丝破裂,产生飘丝、毛丝的情况。毛丝的情况。毛丝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纤维纺丝
,具体为一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在涤纶长丝生产上,人们越来越重视织物的面料视觉效果。为了达到仿棉的面料效果,消除涤纶较亮的光泽,可在丝条中加入较高含量的TiO2,生产全消光纤维,消除面料的极光效应。同时TiO2,添加剂可以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当紫外线通过含消光剂纤维时会产生一定的紫外吸收和反射,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因此高附加值的全消光纤维开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0003]目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技术一般通过直纺时在聚酯熔体终聚物阶段向熔体管道内在线注射消光色母粒,容易分散不均匀,导致生产的产品在后道加工时容易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分散不均匀还会导致产品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热应力、条干不匀率等物性指标不良,而且在聚酯熔体终聚物阶段在线添加消光色母粒的方法,需要对消光色母粒进行干燥、结晶、注射、混合,工艺流程复杂,设备增设多,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解决了目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技术中消光剂分散不均匀导致后续染色不均匀以及产品指标不良、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包括浆料配置箱;通过输送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浆料配置箱出口端的搅拌筒,所述搅拌筒远离浆料配置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聚反应釜,所述输送管与浆料配置箱之间固定连接有输出泵,所述搅拌筒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所述搅拌筒通过两组法兰与输送管、预聚反应釜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输送管外壁用于在线添加辅料的辅料添加组件;设置在所述搅拌筒内部用于对添加辅料后的浆料进行充分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与搅拌筒之间通过支架结构转动连接;设置在两组所述法兰上壁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驱动组件与搅拌组件之间用于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预聚反应釜出口端的终聚反应釜;固定连接在所述终聚反应釜出口端的纺丝楼,所述纺丝楼由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三箱体以及第四箱体组成,所述第一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终聚反应釜产出的聚酯熔体加温加压输送的螺杆挤出泵和增压泵,所述第二箱体内部设置有将熔体进行分配的分配单元,所述第三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纺丝箱、喷丝板、环吹风甬道以及上油器;从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箱体前壁的导丝器、第一预网络、热牵伸装置、第二预网络以及热定型装置和卷绕装置;
[0009]所述辅料添加组件添加的辅料为TiO2消光剂,所述TiO2消光剂添加量为2.25
±
0.03%;所述纺丝楼纺丝速度为3600m/min;所述环吹风甬道冷却风温度为22
±
0.5℃,所述环吹风甬道中冷却风风压为32
±
1Pa;所述上油器中上油嘴型号为劳舍尔,所述上油器中使用油剂型号为桐昆TK

3518W全消光专用油剂,所述油剂浓度为12%;所述第一预网络网络压力为0.05
±
0.005MPa,所述第二预网络网络压力为0.08
±
0.005MPa,所述热牵伸装置速度为3620m/min,所述热定型装置速度为3630m/min。
[0010]优选的,所述辅料添加组件包括辅料注射泵、辅料筒,所述辅料注射泵通过辅料添加管固定连接在输送管外壁,所述辅料添加管与辅料注射泵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所述辅料筒固定连接在辅料注射泵进口端。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结构包括四组撑块、撑条及两组转动座,四组所述撑块呈两两相对均设置在搅拌筒内侧壁且分别靠近搅拌筒的两端,四组所述撑条分别固定里连接在四组撑块朝向搅拌筒中心的一侧,两组所述转动座分别固定连接在四组撑条中相对的两组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芯轴和多组搅拌叶,所述芯轴转动连接在两组转动座之间,多组所述搅拌叶均通过连接条固定连接在芯轴外壁且沿着芯轴轴心线呈圆周等分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组支撑板以及顶板、驱动电机、第一齿轮,两组所述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法兰上壁,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在两组支撑板远离两组法兰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顶板下壁且位于两组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伸出轴外壁。
[0014]优选的,所述扭矩传递结构包括转套、外磁吸套、内磁吸套、第二齿轮以及两组平面轴承,两组所述平面轴承均套设在搅拌筒外壁且分别靠近两组法兰,所述转套转动连接在两组平面轴承之间,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转套圆周外壁且位于两组平面轴承之间居中个位置,所述第二齿轮外壁与第一齿轮啮合。
[0015]优选的,所述外磁吸套固定连接在转套内侧壁,所述内磁吸套固定连接在多组搅拌叶外壁,所述外磁吸套与搅拌筒圆周外壁之间、内磁吸套与搅拌筒圆周内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0016]消光细旦纤维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在浆料配置箱中进行浆料配置以及酯化反应,配置完成的低聚物经输出泵输送到输送管,通过输送管外壁的辅料添加组件进行TiO2消光剂悬浮液的添加,形成齐聚物流体;
[0018]S2、齐聚物流体进入搅拌筒经搅拌叶充分搅拌,使得TiO2消光剂分散更加均匀,再进入预聚反应釜和终聚反应釜充分反应;
[0019]S3、反应完成后的流体送入到第一箱体经螺杆挤出泵加温输送、增压泵增压形成聚酯熔体,聚酯熔体再经过分配单元分配后经纺丝箱下壁的喷丝板喷出形成初生丝,初生丝经过环吹风甬道中冷却风进行冷却形成丝束,再经过上油器上油;
[0020]S4、上油完成后的丝束经过导丝器、第一预网络送入热牵伸装置进行热牵伸,再经过第二预网络网络后送入热定型装置热定型,最后经卷绕装置卷绕收集。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采用在低聚物阶段在线添加TiO2消光剂,且将TiO2消光剂含量控制在2.25
±
0.03%左右,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搅拌组件进行充分搅拌,相比以往技术生产的产品,可以达到消光剂在熔体中均匀分散的效果,不论是生产稳定性,还是产品质量,都有较为明显地提升,新产品最终制得的面料集棉、涤两种面料之长,性能极为优异,而且工艺流程更加简便,设备增设更少,制造成本更低,更容易规模化生产。
[0024]2、通过采用3600m/min的高速纺丝速度、选用合适的上油嘴型号,能有效减小丝束生产过程中的摩擦力,通过提高纺丝油剂的配制浓度,来提高丝束表面油膜的强度,减小丝束与丝路上接触点的摩擦,大大减少了丝束单丝破裂,产生飘丝、毛丝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消光细旦纤维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配置箱(1);通过输送管(3)固定连接在所述浆料配置箱(1)出口端的搅拌筒(15),所述搅拌筒(15)远离浆料配置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预聚反应釜(23),所述输送管(3)与浆料配置箱(1)之间固定连接有输出泵(2),所述搅拌筒(15)两端分别设置有法兰(7),所述搅拌筒(15)通过两组法兰(7)与输送管(3)、预聚反应釜(23)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输送管(3)外壁用于在线添加辅料的辅料添加组件;设置在所述搅拌筒(15)内部用于对添加辅料后的浆料进行充分搅拌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与搅拌筒(15)之间通过支架结构转动连接;设置在两组所述法兰(7)上壁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驱动组件与搅拌组件之间用于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预聚反应釜(23)出口端的终聚反应釜(24);固定连接在所述终聚反应釜(24)出口端的纺丝楼,所述纺丝楼由至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箱体(25)、第二箱体(26)、第三箱体(27)以及第四箱体(28)组成,所述第一箱体(25)内部设置有用于将终聚反应釜(24)产出的聚酯熔体加温加压输送的螺杆挤出泵和增压泵,所述第二箱体(26)内部设置有将熔体进行分配的分配单元,所述第三箱体(27)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纺丝箱(29)、喷丝板(30)、环吹风甬道(31)以及上油器(32);从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第四箱体(28)前壁的导丝器(33)、第一预网络(34)、热牵伸装置(35)、第二预网络(36)以及热定型装置(37)和卷绕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萍徐敏标沈小红朱跃佳
申请(专利权)人: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