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805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振动装置,其具备:平板状的振动板(3);振子(1),其与所述振动板(3)的主表面连接,并在所述振动板(3)的面方向上进行振动;以及缓冲材料(4),其配置于所述振子(1)四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振动板(3)连接,并且与固定所述振动板(3)的壳体连接,在所述振子(1)进行振动时,所述振子(1)相对于所述振动板(3)向相反相位运动。板(3)向相反相位运动。板(3)向相反相位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振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使振动产生的振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触控面板等中,提出了利用者做出了接触等动作时传递振动,来使利用者确实感受通过触控面板等进行操作的触觉提示装置。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压电薄膜向利用者给予触觉反馈的触觉提示装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触觉提示装置具备振动部和与振动部一起振动的第二振动部。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237959号公开公报
[0005]在振动装置中,希望使振动的部分的振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使振幅提高的振动装置。
[0007]振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平板状的振动板;振子,其与上述振动板的主表面连接,并在上述振动板的面方向上进行振动;以及缓冲材料,其配置于上述振子四周的至少局部,与上述振动板连接,并且与固定上述振动板的壳体连接,在上述振子进行振动时,上述振子相对于上述振动板向相反相位运动。
[0008]在该振动装置中,振子相对于振动板向相反相位运动。例如,在振子向左移动时,振动板向右移动。此时,振子的重心向左移动,振动板的重心向右移动。振子和振动板整体上的重心不会大幅度移动。假设若振子和振动板整体上的重心大幅度移动,则在缓冲材料上产生弹力,振动板的振幅减小。然而,本技术的振动装置抑制重心的移动,因此也抑制在缓冲材料上产生的弹力。因此,振动装置能够增大振幅。
[0009]根据上述振动装置,能够使振幅提高。
附图说明r/>[0010]图1的(A)是从背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的(B)是振动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
[0011]图2的(A)是将振动板3与振子1连接的立体图,图2的(B)是将振动板3与振子1连接的分解立体图。
[0012]图3是在图1的(A)所示的I

I线处进行剖切的示意剖视图。
[0013]图4的(A)是振子1的立体图,图4的(B)是振子1的分解立体图。
[0014]图5的(A)是振子1的俯视图,图5的(B)是振子1的II

II剖视图。
[0015]图6的(A)是表示包括压电薄膜12的驱动电路170的振动单元106的结构的示意图,图6的(B)是振子1的俯视图。
[0016]图7是表示振动装置100中的振动板3的位移相对于冲击缓和材料4的杨氏模量的图表。
[0017]图8的(A)是表示振子1和振动板3以相同相位振动的情况的振动装置100的示意剖视图,图8的(B)是表示振子1和振动板3以相反相位振动的情况的振动装置100的示意剖视图。
[0018]图9的(A)是振动装置100的变形例1的振动装置111的分解立体图,图9的(B)是振动装置100的变形例2的振动装置112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10是表示振动装置100、振动装置111以及振动装置112中的振动板3的位移相对于各冲击缓和材料的杨氏模量的图表。
[0020]图11的(A)是从背侧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200的立体图,图11的(B)是振动装置200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12的(A)是振动装置200的振子21的立体图,图12的(B)是振子21的分解立体图。
[0022]图13的(A)是将图12的(A)的局部放大的侧视图,图13的(B)是电磁铁22的立体图。
[0023]图14的(A)是在图11的(A)所示的III

III线处进行剖切的示意剖视图,图14的(B)是表示振子21和振动板3以相同相位振动的情况的振动装置200的示意剖视图,图14的(C)是表示振子21和振动板3以相反相位振动的情况的振动装置200的示意剖视图。
[0024]图15是振动装置200的变形例1的振子211的示意剖视图。
[0025]图16的(A)是从背侧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300的立体图,图16的(B)是振动装置300的分解立体图。
[0026]图17的(A)是振动装置300的振子71的立体图,图17的(B)是振子71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图1的(A)是从背侧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1的(B)是振动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的(A)是将振动板3与振子1连接的立体图,图2的(B)是将振动板3与振子1连接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在图1的(A)所示的I

I线处进行剖切的剖视图。图1的(A)、图1的(B)以及图3表示配置于作为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支架5的状态。在以下各附图中,如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将振动装置100的宽度方向(横向)设为X轴方向,将长度方向(纵向)设为Y轴方向,将厚度方向设为Z轴方向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各图除了局部之外省略布线进行表示。另外,图3将支承部13表示为弹簧。
[0028]如图1的(A)和图1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振动装置100具备振动板3、振子1、支架5以及冲击缓和材料4。
[0029]振动板3为具有第一主表面18和第二主表面19的平板。在俯视时,第一主表面18和第二主表面19为矩形。第二主表面19例如在将振动装置100配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的情况下接受用户的触摸操作。
[0030]冲击缓和材料4在俯视时的形状为长方形。冲击缓和材料4具备开口部16。开口部16在俯视时为长方形。开口部16在俯视时形成为比振子1大的面积。振子1在俯视时位于开口部16的内侧。换言之,冲击缓和材料4配置成环绕振子1。此外,冲击缓和材料4也可以配置不环绕振子1。例如,冲击缓和材料4只要配置于振子1的四周的至少局部即可。
[0031]振动板3经由冲击缓和材料4而与支架5连接。冲击缓和材料4由某种程度柔软的材料构成,以不阻碍振动板3的动作。对冲击缓和材料的硬度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冲击缓和材料4为本技术的“缓冲材料”的一个例子。支架5为本技术的“壳体”的一个例
子。
[0032]如图2的(A)和图2的(B)所示,振子1与振动板3的第一主表面18连接。振子1经由隔离件17而与振动板3连接。如图3所示,振子1被隔离件17连接为而以隔离件17的Z轴方向的厚度大小离开振动板3。由此,振子1即便在Y轴方向上振动也不易与振动板3接触。另外,振子1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连接,与振动板3一起构成后面说明的振动单元。
[0033]图4的(A)是振子1的立体图,图4的(B)是振子1的分解立体图。图5的(A)是振子1的俯视图,图5的(B)是振子1的II

II剖视图。
[0034]如图4的(A)和图4的(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振子1具备框状部件10、压电薄膜12、支承部13、振动部14以及连接部件15。
[0035]框状部件10在俯视时的形状为长方形。框状部件10具有长方形的开口11。其中,在本例中,开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振动装置,其中,具备:平板状的振动板;振子,其与所述振动板的主表面连接,并在所述振动板的面方向上进行振动;以及缓冲材料,其配置于所述振子四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振动板连接,并且与固定所述振动板的壳体连接,在所述振子进行振动时,所述振子相对于所述振动板向相反相位运动,所述缓冲材料沿着所述振子四周中在与所述振子的振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的两端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振子通过压电薄膜而振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振子通过电磁铁而振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振子通过形状记忆合金而振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装置,其中,所述振子具备:线材,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具有通过施加电压而在长度方向上变形的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框状部件,其与所述线材的所述第一端连接,并具有开口;振动部,其与所述线材的所述第二端连接,在俯视时,该振动部的面积比所述开口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顺一远藤润大寺昭三石浦丰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