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构造、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031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构造、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振动构造(100)具备:振动部件(1),包括具有第一开口(A1)的框状部(1a)、配置于第一开口(A1)的内侧且具有第二开口(A2)的振动部(1b)及将振动部(1b)支承于框状部(1a)的支承部(1c~1f);压电部件(2),配置于第二开口(A2)的内侧,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通过被施加电压而沿将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结的第一方向(D1)伸缩;第一连接部件(3)的第一部分(3a)及第二部分(3b),将压电部件(2)的第一端部与框状部(1a)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件(4)的第一部分(4a)及第二部分(4b),将压电部件(2)的第二端部与振动部(1b)连接。而且,至少第一连接部件(3)是弹性体。部件(3)是弹性体。部件(3)是弹性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振动构造、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构造、使用该振动构造的振动装置以及使用该振动装置的触觉提示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够作为用于对液滴、粉体等进行去除及输送的装置来使用。

技术介绍

[0002]在作为通过用户按压画面上的显示来操作设备的输入装置的触摸面板具备触觉提示装置,该触觉提示装置通过在用户按压了触摸面板时传递振动,而使用户感觉到按压了触摸面板的触觉。作为用于在触觉提示装置中产生振动的振动构造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国际公开第2019/013164号(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振动构造。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振动构造具备:通过被施加电压而在面方向上变形的薄膜(以下,称为压电部件);包括框状部、振动部及支承部的振动部件;以及连接部件。在振动部件中,框状部具有开口,与压电部件的一部分连接。振动部配置于开口的内侧,与压电部件的另一部分连接,通过压电部件在面方向上变形,而使振动部在面方向上振动。支承部将振动部支承于框状部。连接部件将压电部件与框状部、以及压电部件与振动部分别连接。
[000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13164号
[0005]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振动构造将压电部件的一部分与框状部重叠地连接。即,在组装有振动构造的触觉提示装置受到冲击时,由于该冲击而容易在压电部件内产生拉伸应力。因此,存在压电部件破损,触觉提示装置无法正常地进行动作的担忧。特别是,作为压电部件,在使用相对于冲击容易破损的压电陶瓷时,或者在虽使用树脂压电薄膜但在固有拉伸应力的状态下被固定,由于因冲击而产生的拉伸应力而容易破损时,该问题变得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受到冲击时的压电部件的破损的振动构造、使用该振动构造的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首先涉及振动构造。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构造具备:振动部件,包括框状部、振动部及支承部;压电部件;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框状部具有第一开口。振动部配置于第一开口的内侧,且具有第二开口。支承部将振动部支承于框状部。压电部件配置于第二开口的内侧,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通过被施加电压而沿将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连结的第一方向伸缩。第一连接部件将压电部件的第一端部与框状部连接。第二连接部件将压电部件的第二端部与振动部连接。而且,至少第一连接部件是弹性体。
[0008]另外,本专利技术也涉及振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装置具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构造、和对振动构造所具备的压电部件施加电压的驱动电路。
[0009]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触觉提示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具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装置、和对针对振动构造所具备的振动部的加压进行检测的加压检测部。
[0010]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构造能够通过作为弹性体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弹性变形来抑制受到冲击时的压电部件内的拉伸应力的产生。因此,能够抑制受到冲击时的压电部件的
破损。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构造,因此能够抑制受到冲击时的故障。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装置,因此在受到冲击后也能够使用户感觉到触觉。在将该装置作为用于对液滴、粉体等进行去除及输送的装置来使用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在受到冲击后也能够维持其功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A)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构造的示意性方式的振动构造100的俯瞰图。图1(B)是表示压电部件2与第一连接部件3的连接、以及电压施加用部件5与第一连接部件3的连接的、沿包含图1(A)所示的X1

X1线的面切断的振动构造100的局部剖视图。
[0012]图2(A)是振动构造100的受到冲击前的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B)是振动构造100沿着第一方向D1受到冲击,使得振动部1b向从第一连接部件3的第一部分3a朝向第二连接部件4的第一部分4a的方向位移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C)是振动构造100沿着第一方向D1受到冲击,使得振动部1b向从第二连接部件4的第一部分4a朝向第一连接部件3的第一部分3a的方向位移的状态的俯视图。
[0013]图3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一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A的俯瞰图。
[0014]图4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二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B的俯瞰图。
[0015]图5(A)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三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C的俯瞰图。图5(B)是表示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件3的第一部分3a的连结部3a3的弯曲部因振动构造100C沿着第一方向D1受到的冲击而收缩的立体图。
[0016]图6(A)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四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D的俯瞰图。图6(B)是表示第一连接部件3的第一部分3a的第二板状部3a2因振动构造100D沿着第一方向D1受到的冲击而向第一方向D1挠曲的立体图。
[0017]图7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五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E的俯瞰图。
[0018]图8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六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F的俯瞰图。
[0019]图9(A)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七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G的俯瞰图。图9(B)是表示由振动构造100G沿着第二方向D2受到的冲击引起的各支承部的弯曲部的伸缩、各连接部件的第二板状部3a2的弯曲部的伸缩以及第一连接部件3的第一部分3a的变形的俯视图。
[0020]图10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八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H的俯瞰图。
[0021]图11(A)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九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I的俯瞰图。图11(B)是沿包含图11(A)所示的X2

X2线的面切断的振动构造100I的向视剖视图。
[0022]图12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十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J的俯瞰图。
[0023]图13是振动构造100J的分解俯瞰图。
[0024]图14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十一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K的俯瞰图。
[0025]图15是振动构造100K的分解俯瞰图。
[0026]图16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十二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L的俯瞰图。
[0027]图17是振动构造100L的分解俯瞰图。
[0028]图18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十三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M的俯瞰图。
[0029]图19是振动构造100M的分解俯瞰图。
[0030]图20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十四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N的俯瞰图。
[0031]图21是作为振动构造100的第十五变形例的振动构造100P的俯瞰图。
[0032]图22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振动装置的示意性方式的振动装置1000的俯瞰图。
[0033]图23是作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触觉提示装置的示意性方式的触觉提示装置2000的俯瞰图。
[0034]图24是触觉提示装置2000的分解俯瞰图。
[0035]图25是作为振动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振动构造,其中,具备:振动部件,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框状部、配置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侧且具有第二开口的振动部、及将所述振动部支承于所述框状部的支承部;压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侧,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通过被施加电压从而沿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第一方向伸缩;第一连接部件,将所述压电部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框状部连接;以及第二连接部件,将所述压电部件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振动部连接,至少所述第一连接部件是弹性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压电部件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夹着所述压电部件地相互对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将所述压电部件的第一主面的端部与所述框状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二部分将所述压电部件的第二主面的端部与所述框状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压电部件连接;第二板状部,与所述框状部连接;以及连结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连结,且设置有弯曲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压电部件连接;第二板状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框状部连接;以及连结部,将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连结,所述框状部具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部以成为双臂梁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框状部的所述第三开口的周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二板状部在与所述连结部连接的连接部位的两侧分别具有弯曲部。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振动部具有将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隔开的第一梁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在从与所述框状部连接的部分到与所述压电部件连接的部分之间具有第一台阶。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是弹性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压电部件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夹着所述压电部件地相互对置的
第二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一部分将所述压电部件的第一主面的端部与所述振动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部分将所述压电部件的第二主面的端部与所述振动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压电部件连接;第二板状部,与所述振动部连接;以及连结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连结,且设置有弯曲部。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一板状部,与所述压电部件连接;第二板状部,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框状部连接;以及连结部,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第一板状部和所述第二板状部连结,所述振动部具有第四开口,所述第二板状部以成为双臂梁的方式被连接于所述振动部的所述第四开口的周围。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二板状部在与所述连结部连接的连接部位的两侧分别具有弯曲部。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振动部具有将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隔开的第二梁部。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在从与所述振动部连接的部分到与所述压电部件连接的部分之间具有第二台阶。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振动构造具备第一包覆部件,所述第一包覆部件与所述振动部连接,以便与所述压电部件隔开间隔地将所述压电部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覆。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振动部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所述第一包覆部件包括与所述振动部的第一主面连接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振动部的第二主面连接的第二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包覆部件至少将从所述压电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位到所述压电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的连接部位包覆。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第一缓冲部件被插入于所述压电部件与所述第一包覆部件之间。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压电部件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所述第一缓冲部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缓冲部件的第一部分被插入于所述压电部件的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包覆部
件的第一部分之间,所述第一缓冲部件的第二部分被插入于所述压电部件的第二主面与所述第一包覆部件的第二部分之间。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构造,其中,所述振动部具有分别将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连接,且与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框状部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振动构造具备:第二包覆部件,与所述振动部隔开间隔地将所述振动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顺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