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652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及生产工艺。该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和钢筋网;钢筋网包括钢筋桁架、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和板底横向构造钢筋,钢筋桁架间隔均匀的设置在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内,底板纵向受力钢筋预埋在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内部,并平行贯穿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长度方向,底板纵向受力钢筋在钢筋桁架之间均匀布置,板底横向构造钢筋预埋在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内部,板底横向构造钢筋平行贯穿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宽度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保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采用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大大降低原材料成低,进而节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生产成本。叠合板的生产成本。叠合板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及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越来越普遍,预制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预制构件,但因其生产工艺及运输等原因,其造价较普通现浇混凝土板高很多,致使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很高,大大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降低预制叠合板的生产成本至关重要。
[0003]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每年产生数十亿吨的建筑废弃物,但其资源化率却很低,仅为5%左右,严重浪费了建筑资源。将废弃混凝土等建筑废弃物经过破碎、筛选、清洗等步骤形成骨料,应用到混凝土中,形成再生骨料混凝土,推广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可有效解决建筑垃圾资源浪费的问题。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其成本较普通混凝土低很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环境效益。
[0004]如何将再生骨料混凝土与装配式建筑结合起来,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及生产工艺。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和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括多个钢筋桁架、多个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和多个板底横向构造钢筋,所述钢筋桁架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内,所述底板纵向受力钢筋预埋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内部,并平行贯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长度方向,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钢筋桁架之间设有一根所述底板纵向受力钢筋,所述板底横向构造钢筋预埋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内部,所述板底横向构造钢筋平行贯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宽度方向。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采用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大大降低原材料成低,进而节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生产成本。
[0008]优选的,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一根上弦筋、两根下弦筋和两根波浪形腹筋,两根所述下弦筋平行预埋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下部,所述下弦筋贯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长度方向,所述上弦筋设置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的上方,所述上弦筋和两根所述下弦筋的纵截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两根所述波浪形腹筋分别与所述上弦筋和其中一根所述下弦筋在波峰波谷处焊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弦钢筋兼做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力钢筋使
用,与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协同受力,保证了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承载能力,设置波浪形腹筋提高了钢筋桁架的稳固性。
[0010]优选的,相邻的两个钢筋桁架之间的距离在500

600mm。
[001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钢筋排布及绑扎,对钢筋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施工图要求的规格间距摆放并绑扎固定;混凝土原料准备,按生产计划准备水泥、普通骨料、再生骨料、外加剂和清水,检查原材出厂证明和质量合格证并进行质量抽检,检验无误后,运输至混凝土生产区;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根据试验确定好的配合比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其中,所述再生骨混凝土配合比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和再生骨料的来源及掺入比例条件试验确定;再生骨混凝土浇筑,对所述钢筋绑扎无误后,浇筑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其中,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在前层再生骨料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再生骨混凝土振捣,利用振动台对骨料混凝土预制叠合板进行充分振捣;混凝土表面养护,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浇筑完毕后,用塑料布覆盖,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达到终凝后,采用洒水养护,保证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表面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且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小于20天。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生产质量,推广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可大大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有效的解决了建筑垃圾资源浪费的问题,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加大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对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长久的现实意义。
[0013]优选的,在所述钢筋排布及绑扎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模具进行安装。
[0014]优选的,对所述模具安装的步骤,具体包括:清理模具,对模具组件进行清洁操作,清理干净模具组件表面和孔洞的混凝土残渣,其中,所述模具组件包括底模、侧模和连接件;检查修补模具,检查模具外观质量,对缺陷位置进行修补,无法修补及时更换新的模具;模具配件安装,对所述侧模安装固定,底模铺设垫块;涂脱模油,将组装完成的模具组件的表面进行涂油操作,底模和侧模与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接触表面均需涂油。
[0015]优选的,所述对钢筋进行加工的步骤,具体包括:钢筋材料准备,根据生产计划准备钢筋材料,按规范规定抽取钢筋试验进行钢筋机械性能检验,各项检验都合格后,将钢筋材料运输至钢筋加工区;钢筋材料加工,使用机械设备对钢筋进行矫直,受力钢筋端头须弯钩处理,其中,弯钩处弯曲内径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加工好的钢筋配置标牌并做好标注。
[0016]优选的,在所述混凝土表面养护步骤之后,还包括:对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进行脱模。
[0017]优选的,对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进行脱模的步骤,具体包括:对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进行质量检查,检查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表面是否有裂缝、毛面刷毛深度不足和钢筋弯曲损坏的缺陷,测量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尺寸是否存在大的误差;对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进行修复,对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出现的缺陷进行修补,无法修理的作废件处理。
[0018]优选的,在所述构件脱模步骤之后,还包括:转运存放,将生产质量合格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转运至产品存放区域存放。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保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采用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大大降低原材料成低,进而节省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生产成本,下弦钢筋兼做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受力钢筋使用,与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协同受力,保证了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承载能力,设置波浪形腹筋提高了钢筋桁架的稳固性;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工艺,通过该生产工艺可以保证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的生产质量,推广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可大大降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加大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对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长久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和钢筋网(2);所述钢筋网(2)包括多个钢筋桁架(21)、多个板底纵向受力钢筋(22)和多个板底横向构造钢筋(23),所述钢筋桁架(21)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宽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内,所述底板纵向受力钢筋(22)预埋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内部,并平行贯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长度方向,在两个相邻的所述钢筋桁架(21)之间设有一根所述底板纵向受力钢筋(22),所述板底横向构造钢筋(23)预埋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内部,所述板底横向构造钢筋(23)平行贯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宽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21)包括一根上弦筋(211)、两根下弦筋(212)和两根波浪形腹筋(213),两根所述下弦筋(212)平行预埋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内部,所述下弦筋(212)贯穿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长度方向,所述上弦筋(211)设置在所述预制再生骨料混凝土层(1)的上方,所述上弦筋(211)和两根所述下弦筋(212)的纵截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两根所述波浪形腹筋(213)分别与所述上弦筋(211)和其中一根所述下弦筋(212)在波峰波谷处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钢筋桁架(21)之间的距离在500

600mm。4.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钢筋排布及绑扎,对钢筋进行加工,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施工图要求的规格间距摆放并绑扎固定;混凝土原料准备,按生产计划准备水泥、普通骨料、再生骨料、外加剂和清水,检查原材出厂证明和质量合格证并进行质量抽检,检验无误后,运输至混凝土生产区;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备,根据试验确定好的配合比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其中,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需要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气温和再生骨料的来源及掺入比例条件试验确定;再生骨混凝土浇筑,对所述钢筋绑扎无误后,浇筑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其中,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在前层再生骨料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汝鸣张洪达葛序尧和西良吕桂阳刘洋张波祝人杰庞振付少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