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61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泵体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技术领域,这台双转子真空泵,转子重量轻,一对转子旋转一周,单个转子做功两次,双转子就做功四次.三对转子同轴做成三个独立的空间.共同抽吸空气工作效率比传统炭片泵的抽气效率提高50%,功耗降低40%至50%,解决了传统的炭片真空泵效率低下,功耗较高的问题。功耗较高的问题。功耗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泵
,具体涉及一种双转子真空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通俗来讲,真空泵是用各种方法在某一封闭空间中改善、产生和维持真空的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04564683A的一种真空泵转子,其包括圆柱状的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顶面和底面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转子本体中部开设有轴孔;所述转子本体上等间距开设有四个转子槽,相邻的转子槽的中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转子槽包括由顶面向底面和侧面贯通延伸的条形槽和与条形槽贯通的弧形槽。本专利技术转子本体两端面向内凹陷并且圆滑过渡使得机械润滑性能好,另外四个相互垂直的转子槽也使得转子在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
[0004]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炭片真空泵噪声大,功耗大,真空效率低,炭片容易碎裂,使用寿命短,返修率高,出风口碳粉容易造成产品沾污,碳粉尘埃引起空气污染,造成炭片真空泵附近电子电路板故障率高,传统的真空泵效率低下,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所述泵体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口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所述抽吸腔的内部设置有A轴,可以设计成双转子上下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双转子左右结构。现在以双转子上下结构剖析这台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根据图双转子上下结构上转子设定位A转子下转子设定位B转子。所述A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A转子,所述A转子的底部设置有B轴,所述B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B转子;
[0006]所述A转子的左侧设置有AB吸气区,所述AB吸气区的顶部设置有A扫气区,所述A扫气区的底部设置有B扫气区,所述B扫气区的右侧设置有B排气区,左右结构左转子为A转子,右转子为B转子,外壳型腔泵体;无论双转子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A转子顺时针旋转,B转子逆时针旋转,型腔左侧字形中间两个圆橡胶垫点为C进气口位置,即吸气口,右侧为C点,在C点设定为真空泵的起始工作点,称为零点位所述B排气区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顶部设置有A排气区。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板沿着泵体的外表面环形排列,A转子顺时针旋转,A转子的A顺时针向C(零点方向)转动。B转子逆时针旋转,A排气区和B排气区的空间逐渐变小,空气从排气口挤出,同时C吸气区空间逐渐变大,所述抽吸腔开设在泵体的壁中,所述排气口固定安装在泵体的背面。
[0008]优选的,所述吸气口的右端与抽吸腔的内部相连通,空气从吸气口吸入,为了防止排气时的气流回串到吸气区,A转子与B转子的AB点间隙为零,两个转子的接触点即为吸气
排气隔离点,所述排气口与抽吸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泵体的内部通过A转子和B转子与外界密封。
[0009]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内表面与A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并且吸气排气隔离点随着转子的转动而改变,所以设计这种真空泵必须用微分法设计绘制图纸,所述泵体的内表面与B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A转子的外表面通过抽吸腔与泵体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两转子旋转的字形型腔是两个转子旋转的空间为抽吸腔,所述泵体的内表面与B转子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AB吸气区位于A转子和B转子的左侧,所述A扫气区位于A转子的外部,所述A排气区位于A转子的右侧,所述B扫气区位于B转子的外部,所述B排气区位于B转子的外部,所述吸气排气隔离点是A转子和B转子的接触点。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泵体1,传统的炭片真空泵噪声大,功耗大,真空效率低,炭片容易碎裂,使用寿命短,返修率高,出风口碳粉容易造成产品沾污,碳粉尘埃引起空气污染,造成炭片真空泵附近电子电路板故障率高。这台双转子真空泵,转子重量轻,一对转子旋转一周,单个转子做功两次,双转子就做功四次.三对转子同轴做成三个独立的空间.共同抽吸空气工作效率比传统炭片泵的抽气效率提高50%,功耗降低40%至50%,解决了传统的炭片真空泵效率低下,功耗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零点起始工作状态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52度工作状态;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99度工作状态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108度工作状态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158度工作状态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180度工作状态图。
[0020]图中:1、泵体;2、散热板;3、吸气口;4、抽吸腔;5、A轴;6、A转子;7、B轴;8、B转子;9、AB吸气区;10、A扫气区;11、B扫气区;12、B排气区;13、排气口;14、A排气区;15、吸气排气隔离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阅图1-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1,泵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泵体1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3,吸气口3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4,抽吸腔4的内部设置有A轴5,A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A转子6,A转子6的底部设置有
B轴7,B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B转子8;A转子6的左侧设置有AB吸气区9,AB吸气区9的顶部设置有A扫气区10,A扫气区10的底部设置有B扫气区11,B扫气区11的右侧设置有B排气区12,B排气区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的顶部设置有A排气区14。
[0024]散热板2沿着泵体1的外表面环形排列,抽吸腔4开设在泵体1的壁中,排气口13固定安装在泵体1的背面。吸气口3的右端与抽吸腔4的内部相连通,排气口13与抽吸腔4的内部相连通,泵体1的内部通过A转子6和B转子8与外界密封。泵体1的内表面与A轴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泵体1的内表面与B轴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0025]A转子6的外表面通过抽吸腔4与泵体1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泵体1的内表面与B转子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AB吸气区9位于A转子6和B转子8的左侧,A扫气区10位于A转子6的外部,A排气区14位于A转子6的右侧,B扫气区11位于B转子8的外部,B排气区12位于B转子8的外部,吸气排气隔离点15是A转子6和B转子8的接触点。
[0026]使用时,可以设计成双转子上下结构,也可以设计成双转子左右结构。现在以双转子上下结构剖析这台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根据图双转子上下结构上转子设定位A转子6下转子设定位B转子8。两转子旋转的8字形型腔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板(2),所述泵体(1)左侧的壁中开设有吸气口(3),所述吸气口(3)的右侧设置有抽吸腔(4),所述抽吸腔(4)的内部设置有A轴(5),所述A轴(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A转子(6),所述A转子(6)的底部设置有B轴(7),所述B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B转子(8);所述A转子(6)的左侧设置有AB吸气区(9),所述AB吸气区(9)的顶部设置有A扫气区(10),所述A扫气区(10)的底部设置有B扫气区(11),所述B扫气区(11)的右侧设置有B排气区(12),所述B排气区(1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3),所述排气口(13)的顶部设置有A排气区(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2)沿着泵体(1)的外表面环形排列,所述抽吸腔(4)开设在泵体(1)的壁中,所述排气口(13)固定安装在泵体(1)的背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良韦念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华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