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761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面料里层、内胆层、石墨烯加热片层、飘纱层以及面料外层;其中,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层包括发热芯层、导热绝缘层、金属电极片,所述发热芯层由玻璃纤维与石墨烯片混合编织而成,所述导热绝缘层覆盖设置在发热芯层内外表面,所述金属电极片通过导电金属线连接有供电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羽绒服面料内部设置的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石墨烯加热片层以及辅热结构,相比于普通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表现出良好的蓄热抗寒效果。表现出良好的蓄热抗寒效果。表现出良好的蓄热抗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羽绒服
,具体涉及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儿童羽绒服是一种冬季里的儿童保暖外套,它主要由面料、里料及鸭绒内胆组成。生活中,超薄羽绒服非常受儿童欢迎,其穿戴轻盈舒适,便于行动,但是在寒冷的冬季,超薄羽绒服的保暖性较差,受到内部羽绒填充层厚度限制,人们对其面料进行改进,制造出了一种能够蓄热的面料。
[0003]现有技术中,蓄热面料一般从面料成分上着手,添加具有保温功能的纤维或其他成分,但是面料蓄热效果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及其制备方法,其在添加具有保温功能的材料基础上,同时添加了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石墨烯制备成的可进行辅助加热的石墨烯加热层,进而有效解决儿童羽绒服蓄热面料保暖性能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面料里层、内胆层、石墨烯加热片层、飘纱层以及面料外层;
[0007]其中,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层包括发热芯层、导热绝缘层、金属电极片,所述发热芯层由玻璃纤维与石墨烯片混合编织而成,所述导热绝缘层覆盖设置在发热芯层内外表面,所述金属电极片通过导电金属线连接有供电电源。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层还包括蓄热控温层,所述蓄热控温层覆盖于导热绝缘层的表面,且蓄热控温层由双层无纺布网和填充在双层无纺布网之间的蓄热胶囊制成,所述蓄热胶囊由弹性膜和填充在弹性膜内的六水氯化钙介质制成。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料里层采用塔夫绸制成。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面料外层采用高密度防水涂层面料制成。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胆层中填充有重量比例为50

70%的白鹅绒或白鸭绒、以及30

50%的化纤棉。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飘纱层采用重量比例为55

65%的羽绒纤维、以及35

45%的涤纶纤维的混纺制成。
[0013]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羽绒服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蓄电池,用于作为石墨烯加热片层的供电电源。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采用塔夫绸制备得到面料里层;
[0016]S2、通过填充重量比例为50

70%的白鹅绒或白鸭绒、以及30

50%的化纤棉得到内胆层;
[0017]S3、由玻璃纤维与石墨烯片混合编织得到发热芯层,在发热芯层上设置金属电极片,接着在发热芯层表面覆盖导热绝缘层,得到石墨烯加热片层;
[0018]S4、采用重量比例为55

65%的羽绒纤维、以及35

45%的涤纶纤维进行混纺,得到飘纱层;
[0019]S5、采用高密度防水涂层面料制备得到面料外层;
[0020]S6、将所述面料里层、内胆层、石墨烯加热片层、飘纱层以及面料外层由内到外依次粘接复合,然后经剪裁拼接缝合,即得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通过羽绒服面料内部设置的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石墨烯加热片层以及辅热结构,相比于普通羽绒服的保暖效果得到有效提升,表现出良好的蓄热抗寒效果;
[0023](2)石墨烯加热片层中蓄热胶囊起到了很好地蓄热控温效果,在发热芯层发热时,吸收存储热量,使得人体不会感受到明显的快速升温,同时避免温度过高的现象,以及提高温度的均匀性;在发热芯层断电后,蓄热胶囊又能将存储的热量缓慢释放,使得羽绒服的加热效果能够维持得更久。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蓄电池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蓄热控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面料里层;2、内胆层;3、石墨烯加热片层;31、绝缘层;32、发热芯层;33、金属电极片;34、蓄热控温层;341、双层无纺布网;342、蓄热胶囊;4、飘纱层;5、面料外层;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30]实施例1
[0031]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面料里层1、内胆层2、石墨烯加热片层3、飘纱层4以及面料外层5。
[0032]其中,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层3包括发热芯层32、导热绝缘层31、金属电极片33,所述发热芯层32由玻璃纤维与石墨烯片混合编织而成,所述导热绝缘层31覆盖设置在发热芯层32内外表面,所述金属电极片33通过导电金属线连接有供电电源。
[0033]该实施例中,所述面料里层1采用塔夫绸制成。
[0034]该实施例中,所述面料外层5采用高密度防水涂层面料制成。
[0035]该实施例中,所述内胆层2中填充有重量比例为50

70%的白鹅绒或白鸭绒、以及30

50%的化纤棉,例如:70%白鹅绒和30%化纤棉、60%白鸭绒和40%化纤棉等。
[0036]该实施例中,所述飘纱层4采用重量比例为55

65%的羽绒纤维、以及35

45%的涤
纶纤维的混纺制成,例如:55%羽绒纤维和45%涤纶纤维、60%羽绒纤维和40%涤纶纤维、65%羽绒纤维和35%涤纶纤维。
[0037]该实施例中,所述羽绒服上安装有可拆卸的蓄电池6,用于作为石墨烯加热片层3的供电电源。
[0038]上述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S1、采用塔夫绸制备得到面料里层1;
[0040]S2、通过填充重量比例为50

70%的白鹅绒或白鸭绒、以及30

50%的化纤棉得到内胆层2;
[0041]S3、由玻璃纤维与石墨烯片混合编织得到发热芯层32,在发热芯层32上设置金属电极片33,接着在发热芯层32表面覆盖导热绝缘层31,得到石墨烯加热片层3;
[0042]S4、采用重量比例为55

65%的羽绒纤维、以及35

45%的涤纶纤维进行混纺,得到飘纱层4;
[0043]S5、采用高密度防水涂层面料制备得到面料外层5;
[0044]S6、将所述面料里层1、内胆层2、石墨烯加热片层3、飘纱层4以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面料里层(1)、内胆层(2)、石墨烯加热片层(3)、飘纱层(4)以及面料外层(5);其中,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层(3)包括发热芯层(32)、导热绝缘层(31)、金属电极片(33),所述发热芯层(32)由玻璃纤维与石墨烯片混合编织而成,所述导热绝缘层(31)覆盖设置在发热芯层(32)内外表面,所述金属电极片(33)通过导电金属线连接有供电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层(3)还包括蓄热控温层(34),所述蓄热控温层(34)覆盖于导热绝缘层(31)的表面,且蓄热控温层(34)由双层无纺布网(341)和填充在双层无纺布网(341)之间的蓄热胶囊(342)制成,所述蓄热胶囊(342)由弹性膜和填充在弹性膜内的六水氯化钙介质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里层(1)采用塔夫绸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外层(5)采用高密度防水涂层面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热的儿童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层(2)中填充有重量比例为50

70%的白鹅绒或白鸭绒、以及30

50%的化纤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明张传贵聂平赵传书高吉娜金宇霞
申请(专利权)人: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