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60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该装置包括天窗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天窗相配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连接臂一、两个连接臂二和两个纵梁,所述连接臂一与连接臂二之间相铰接,所述两个纵梁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接臂一与两个连接臂二之间,所述纵梁与连接臂一和与连接臂二的铰接处滑动配合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固定机构底部安装有收集布,所述收集布上固定安装有破窗机构,所述破窗机构与天窗相配合。该装置通过设置的各部件的相互铰接,可以缩小装置的体积,方便携带;夹持座用于将防护环夹到天窗周围的车顶,以用于固定防护环,使得人员在爬出时不必在用手撑着防护环,让人员更快的脱离车辆。让人员更快的脱离车辆。让人员更快的脱离车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交通出行的过程中会碰到突发情况,尤其是在郊外每年都会有汽车落 水的事故发生,造成车内人员死亡的悲剧,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汽车一旦掉入水中,车内人员生还概率很低,第一个原因是汽车落水后因为 水下压力过大和电器系统短路,导致汽车门和玻璃打不开,车上人员被困在 车里无法出逃;第二个就是因为车内缺氧,车内人员无法呼吸;所以汽车落 水后人员往往难以生还。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汽车落水逃生用车后窗紧急脱离装”(专 利号:CN202110489593.2),该装置包括两个侧杆,两个侧杆顶端之间连接 有顶杆,两个侧杆底端之间连接有底杆,所述侧杆、顶杆、底杆组成车后窗 框架,车后窗框架内镶嵌有车窗。该小型汽车落水逃生用车后窗紧急脱离装 置,通过马达、转轴、抵触块、横杆、铰接块、刀片配合,使抵触块、刀片 对车窗不断造成裂纹。
[0004]上述装置通过将装置替换后窗框架,通过刀片对玻璃造成裂痕以打碎玻 璃从而达到自救的目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刀片由于震动使玻璃产生裂 痕,在人员打碎玻璃后,残留的玻璃碴会划伤被困人员,而且后窗玻璃有一 定角度,人员在将后窗玻璃敲碎后,不容易爬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解决了上 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落水自 救装置,包括天窗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天窗相配合,所述固定机构 包括两个连接臂一、两个连接臂二和两个纵梁。所述连接臂一与连接臂二之 间相铰接,所述两个纵梁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接臂一与两个连接臂二之间。所 述纵梁与连接臂一和与连接臂二的铰接处滑动配合有按压柱,所述按压柱顶 部固定安装有吸盘。所述固定机构底部安装有收集布,所述收集布上固定安 装有破窗机构,所述破窗机构与天窗相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布上开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周围固定安装有防护 环,所述防护环与固定机构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连接臂一与连接臂二 铰接处一侧开设有转轴槽,所述转轴槽内枢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内滑动配合 有软板,所述软板一端与防护环相连,所述软板设有若干卡齿,所述卡齿与 转轴内部相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破窗机构包括外壳、推杆、弹簧一、弹簧二、卡块和限位 块。所述外壳固定安装在收集布上,所述推杆滑动配合在外壳内,所述外壳 两侧分别开设有推杆口,所
述弹簧一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卡块固定安装 在推杆一端。所述弹簧二套接在推杆上且一端与卡块相抵触,所述限位块固 定安装在与卡块相邻的推杆口一侧,所述卡块与限位块相配合。
[0011]优选的,所述推杆一端设有钨钢针头。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轴内开设有卡块槽,所述卡块槽内滑动配合有卡块,所 述卡块与软板上卡齿相配合。
[0013]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块槽之间安装有弹簧。
[0014]优选的,所述纵梁、连接臂一和连接臂二底部分别开设有收纳槽。
[0015]优选的,所述吸盘吸附在天窗周围的车顶上。
[0016]优选的,所述防护环上等距离安装有若干夹持座。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1)该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通过设置的各部件的相互铰接,可以缩 小装置的体积,方便携带;该装置在使用前防护环呈闭合装,在使用时,先 通过破窗机构将天窗进行破碎,然后人员向上顶防护环,通过防护环将充满 裂纹的天窗顶开,使得玻璃残渣落入收集布上,然后打开防护环,人员从防 护环内爬出。
[0020](2)该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夹持座用于将防护环夹到天窗周围的车 顶,以用于固定防护环,使得人员在爬出时不必在用手撑着防护环,让人员 更快的脱离车辆;通过设置的软板与转轴内部的配合,可以进一步的固定防 护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破窗机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天窗、2固定机构、201连接臂一、2011转轴槽、202连接臂二、 203纵梁、204吸盘、205按压柱、3收集布、301逃生口、302防护环、303 夹持座、4破窗机构、401外壳、4011出口、402推杆口、4021钨钢针头、403 弹簧一、404弹簧二、405卡块、406限位块、6支撑机构、601转轴、6011 卡块槽、602软板、603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 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 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 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7]如图1

4所示,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包括天窗1和固定机构2,固定 机构2与天窗1相配合,固定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臂一201、两个连接臂二 202和两个纵梁203,连接臂一201与连接臂二202之间相铰接,两个纵梁203 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接臂一201与两个连接臂二202之间。通过上述的铰接结 构可以更方便的将该装置进行收纳。
[0028]纵梁203与连接臂一201和与连接臂二202的铰接处滑动配合有按压柱 205,按压柱205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盘204,吸盘204用于吸附到汽车内顶部 以固定装置。固定机构2底部安装有收集布3,收集布3上固定安装有破窗机 构4,破窗机构4与天窗1相配合。
[0029]该装置在使用前防护环302呈闭合装,在使用时,先通过破窗机构4将 天窗1进行破碎,然后人员向上顶防护环302,通过防护环302将充满裂纹的 天窗1顶开,使得玻璃残渣落入收集布3上,然后打开防护环302,人员从防 护环内爬出。
[0030]收集布3上开设有逃生口301,逃生口301周围固定安装有防护环302, 防护环302与固定机构2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6。连接臂一201与连接臂二 202铰接处一侧开设有转轴槽2011,转轴槽2011内枢接有转轴601,转轴601 内滑动配合有软板602,软板602一端与防护环302相连,软板602设有若干 卡齿,卡齿与转轴601内部相配合。
[0031]破窗机构4包括外壳401、推杆402、弹簧一403、弹簧二404、卡块405 和限位块406。外壳401固定安装在收集布3上,推杆402滑动配合在外壳 401内,外壳401两侧分别开设有推杆口4011,弹簧一403固定安装在外壳 401内,卡块405固定安装在推杆402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包括天窗(1)和固定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与天窗(1)相配合,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两个连接臂一(201)、两个连接臂二(202)和两个纵梁(203),所述连接臂一(201)与连接臂二(202)之间相铰接,所述两个纵梁(203)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接臂一(201)与两个连接臂二(202)之间,所述纵梁(203)与连接臂一(201)和与连接臂二(202)的铰接处滑动配合有按压柱(205),所述按压柱(205)顶部固定安装有吸盘(204),所述固定机构(2)底部安装有收集布(3),所述收集布(3)上固定安装有破窗机构(4),所述破窗机构(4)与天窗(1)相配合;所述收集布(3)上开设有逃生口(301),所述逃生口(301)周围固定安装有防护环(302),所述防护环(302)与固定机构(2)之间安装有支撑机构(6),所述连接臂一(201)与连接臂二(202)铰接处一侧开设有转轴槽(2011),所述转轴槽(2011)内枢接有转轴(601),所述转轴(601)内滑动配合有软板(602),所述软板(602)一端与防护环(302)相连,所述软板(602)设有若干卡齿,所述卡齿与转轴(601)内部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机构(4)包括外壳(401)、推杆(402)、弹簧一(403)、弹簧二(404)、卡块(405)和限位块(4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乐夏颖翀辜弯婉潘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