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7141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与现有技术比较,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对人体呼吸道内的痰液进行抽吸的抽吸机构、驱动所述抽吸机构转移至人体呼吸道内实现所述抽吸机构对患者的呼吸道上的痰液进行抽吸转移的驱动机构、与所述抽吸机构连通且对所述抽吸机构所抽吸的所述痰液进接收和消毒处理的处理罐、和与所述抽吸机构连通并为所述抽吸机构提供吸附力以实现深入人体内的所述抽吸机构的伸入端对所述痰液进行抽吸的负压机构、和对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情况进行定位识别的识别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内的痰液的识别对所述患者进行痰液自动抽吸,进而有效提高患者吸痰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患者吸痰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患者吸痰的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睡眠智能吸痰系统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最准确的仪器。它基于当前最新睡眠理论,和稳定、准确、高效、方便的设计原则,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对多个细节作了精心设计。通过以波形特征分析为基础,结合模式识别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自学习与多层前馈网络算法,多路信号关联分析等技术,大大提高使睡眠分析,呼吸分析,心电分析的准确性。它可以记录患者睡眠状态下的许多生理信号,如: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口鼻气流、胸腹运动、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体位等,分析这些记录指标可以明确诊断患者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初步估计适合应用何种方法治疗。
[0003]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呼吸监测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US08052612B2、US06932774B2、KR101818367B1和CN101204328B。如现有技术的一种插管接收来自患者的呼吸气流和来自插管附近的区域的界面气流。呼吸气流和界面气流被引导向压力差换能器,以确定呼吸气流与界面气流之间的压力差,该压力差换能器构造成响应于该压力差而在患者的呼吸回路中实行变化。该压力差被引导向呼吸器,该呼吸器构造成响应该压力差,该插管还接收来自患者的第一呼吸气流和第二呼吸气流以及来自患者的呼出气体,相应的呼吸监测方法也接收同样的气流。但是现有技术的插管检测技术检测功能单一,不能有效提高插管的使用效率,同时不能根据对患者的检测进一步进行使用功能的智能工作。
[0004]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检测系统使用感差、吸痰过程中患者的异物感强烈、后续对痰液的处理步骤繁杂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可选的,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对人体呼吸道内的痰液进行抽吸的抽吸机构、驱动所述抽吸机构转移至人体呼吸道内实现所述抽吸机构对患者的呼吸道上的痰液进行抽吸转移的驱动机构、与所述抽吸机构连通且对所述抽吸机构所抽吸的所述痰液进接收和消毒处理的处理罐、和与所述抽吸机构连通并为所述抽吸机构提供吸附力以实现深入人体内的所述抽吸机构的伸入端对所述痰液进行抽吸的负压机构、和对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情况进行定位识别的识别模块,其中,所述抽吸机构包括伸入所述人体内部的抽吸胶管和设置于所述抽吸胶管的所述伸入端的抽吸胶头,所述处理罐包括具有空腔区的外壳体、配合嵌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对所述痰液进行接收的具有弹性的接
收瓶、均匀敷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壁对所述接收瓶内的所述痰液进行光媒介消除处理的紫外灯珠和设置于所述接收瓶内的消毒剂、将所述消毒剂隔离于所述接收瓶的其中一端的隔离胶膜、和对所述隔离胶膜进行挤压穿刺进一步将所述消毒剂释放于所述接收瓶内对所述痰液进行消毒处理的挤压刺。
[0008]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人体口腔进行开口固定的开口机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开口机构上且另一端朝所述患者口腔内部进行延伸并对所述患者的舌头进行按压限位的压舌板和驱动所述抽吸机构从所述开口机构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患者呼吸道内预定深度的深入机构。
[0009]可选的,所述深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机构两端的支撑座、活动配合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滚轴、设置于所述滚轴上与所述抽吸胶管的外壁进行配合设置的凹槽壁、设置于所述凹槽壁上对所收纳的所述抽吸胶管进行感应检测的传感器、可活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凹槽壁并对收纳于所述凹槽壁且用于对所述抽吸胶管进行固定的卡合件、和驱动所述卡合件伸出和收缩于所述凹槽壁的配合机构。
[0010]可选的,每个所述卡合件包括相对配合设置的两个弧形板、将所述弧形板底部可转动嵌设于所述凹槽壁的转轴、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上的金属片、和内嵌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弧形板上的电磁线圈。
[0011]可选的,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抽吸胶头内发射预定强度光信号的信号发射区、对经人体的呼吸道的呼吸气管的管壁反射后的所述光信号对应的反射光信号进行接收的信号接收器和基于所述反射光信号的强度特征判断呼吸气管的相应位置的痰液存在情况的分析单元,其中所述呼吸气管包括人体呼吸道内的气管和支气管。
[0012]可选的,所述分析单元包括方法步骤如下:
[0013]S101:所述信号发射区发生在相应位置的所述呼吸管道内发生预定强度光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单元接收经所述呼吸管道的组织内壁反射后的原始反射光信号并进行滤波处理后获取反射光信号,
[0014]S102:以预定时间间隔作为提取点对述信号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所述反射光信号进行收集并根据预设程序将所述反射光信号转化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相关反射光强度值,
[0015]S103:将所述反射光强度数据基于无线传感技术发送至相关医疗的终端设备,
[0016]S104:所述终端设备以所述提取点对应的时间为自变量且对应所述反射光信号的反射光强度数据为因变量绘制相应函数图像作为对比特征图像,
[0017]S105:以不同患者使用所述抽吸机构时,在对应抽吸胶头经过所述呼吸管道的存在痰液的位置时对应形成的所述特征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将所述训练样本进一步分析获得患者使用所述抽吸机构时对应的所述抽吸胶头附近区域存在所述痰液时对应的标准特征图像,其中所述标准特征图像不少于三个所述提取点对应的反射光强度数据,
[0018]S106:获取与所述标准图像所包括的提取点数相同的提取点对应的对比特征图像与所述标准特征图像进行重叠情况进行分析,在所述对比特征图像与所述标准特征图像的重叠度大于预设的下限重叠阈值时判断所述抽吸胶头附近存在痰液,
[0019]S107:在识别所述抽吸胶头附近存在痰液下驱动所述负压机构进行抽吸工作。
[0020]本专利技术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所述智能吸痰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所述智能吸痰系统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
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智能吸痰系统的控制方法和数据处理的步骤。
[0021]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2]1.通过对人体的痰液抽吸中对抽吸胶管进而人体口腔的进入口和转移口进行固定进而有效提高痰液抽吸过程中患者的舒适感。
[0023]2.在痰液收集完毕后通过挤压释放接收瓶内的消毒剂以直接对所述收集瓶内的痰液进行消毒,有效提高对患者痰液处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0024]3.通过对患者呼吸气管的痰液进行监测判断实现对所述患者的痰液进行定向有效的抽吸。
附图说明
[0025]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呼吸科用的全自动智能吸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对人体呼吸道内的痰液进行抽吸的抽吸机构、驱动所述抽吸机构转移至人体呼吸道内实现所述抽吸机构对患者的呼吸道上的痰液进行抽吸转移的驱动机构、与所述抽吸机构连通且对所述抽吸机构所抽吸的所述痰液进接收和消毒处理的处理罐、和与所述抽吸机构连通并为所述抽吸机构提供吸附力以实现深入人体内的所述抽吸机构的伸入端对所述痰液进行抽吸的负压机构、和对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情况进行定位识别的识别模块,所述抽吸机构包括伸入所述人体内部的抽吸胶管和设置于所述抽吸胶管的所述伸入端的抽吸胶头,所述处理罐包括具有空腔区的外壳体、配合嵌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并对所述痰液进行接收的具有弹性的接收瓶、均匀敷设于所述外壳体内壁对所述接收瓶内的所述痰液进行光媒介消除处理的紫外灯珠和设置于所述接收瓶内的消毒剂、将所述消毒剂隔离于所述接收瓶的其中一端的隔离胶膜、和对所述隔离胶膜进行挤压穿刺进一步将所述消毒剂释放于所述接收瓶内对所述痰液进行消毒处理的挤压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人体口腔进行开口固定的开口机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开口机构上且另一端朝所述患者口腔内部进行延伸并对所述患者的舌头进行按压限位的压舌板和驱动所述抽吸机构从所述开口机构的开口处延伸至所述患者呼吸道内预定深度的深入机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吸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开口机构两端的支撑座、活动配合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滚轴、设置于所述滚轴上与所述抽吸胶管的外壁进行配合设置的凹槽壁、设置于所述凹槽壁上对所收纳的所述抽吸胶管进行感应检测的传感器、可活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凹槽壁并对收纳于所述凹槽壁且用于对所述抽吸胶管进行固定的卡合件、和驱动所述卡合件伸出和收缩于所述凹槽壁的配合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吸痰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合件包括相对配合设置的两个弧形板、将所述弧形板底部可转动嵌设于所述凹槽壁的转轴、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板上的金属片、和内嵌设置于另一个所述弧形板上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焱刘瑶邱巧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