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713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留置于患者胸膜的手术开口处的引流头组件、与所述引流头组件配合设置的用于防止所述引流头组件在引流作业中发生堵塞的防堵塞模块、与所述引流头组件连接以对手术开口内的液体进行引流运输的管件模块、将所述引流头组件在引流作业中固定于患者手术开口内的固定模块、和与所述引流管模块连接设置的以用于使得所述引流头组件产生负压并且接收管件模块所引流的相应引流液体的接收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管件模块的引流情况进行监测以自动控制接收模块的负压驱动作业,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手术开口的持续引流作业的智能性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的效率。引流作业的智能性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的效率。引流作业的智能性以有效提高患者手术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开胸手术患者由于手术部位、方式和基础病变的特点,术后经常会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血栓栓塞症发生隐匿,而且经常是致死性的,近年来逐渐成为外科术后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心胸外科还包含了心脏外科和普胸外科的疾病。在做开胸手术时,肺在胸腔内张缩,会遮挡手术操作人员视线,影响手术操作人员的操作,尽管在手术过程中有专人牵拉患者的肺,但由于手术过程中的各种原因,容易对肺组织造成损伤,也给术者带来困难和不便。因此对提高开胸手术效率的开胸辅助技术尤其重要。
[0003]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胸外科开胸治疗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有如JP2015037554A、US20170072224A1、KR101549973B1和CN112451006B公开的。如现有技术公开的胸外科手术辅助装置,包括长支撑板,所述长支撑板下端右侧安装有可边翻转边旋转的外支撑箱,所述外支撑箱下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的三角夹板;所述长支撑板下端左侧安装有可拆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安装有可左右移动的U形安装箱,所述U形安装箱内壁滑动连接有两个同时向内侧移动或向外侧移动的键形支撑板;所述键形支撑板前端内壁分别设有管状撑杆,所述长支撑板上端中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方形板,所述方形板上端后侧安装有两个与管状撑杆相配合的盛液桶。
[0004]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的对开胸手术中的辅助手段的效率低、对患者胸腔开口的抽吸引流效率低等等问题作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包括留置于患者胸膜的手术开口处的引流头组件、与所述引流头组件配合设置的用于防止所述引流头组件在引流作业中发生堵塞的防堵塞模块、与所述引流头组件连接以对手术开口内的液体进行引流运输的管件模块、将所述引流头组件在引流作业中固定于患者手术开口内的固定模块、和与所述引流管模块连接设置的以用于使得所述引流头组件产生负压并且接收管件模块所引流的相应引流液体的接收模块,
[0008]所述引流头组件包括配合至患者的手术开口内的探针、贯通配合于所述探针中部的流通通道、配合连通于所述探针的其中一端的配合环、设置于所述配合环的部分外环壁
的外螺纹、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探针的侧壁且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配合的抽吸口,其中,以所述探针的与所述配合环连通配合的一端的为所述探针的连接端并以所述探针的另一端为所述探针的探入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管件模块包括中部为开口的固定环、配合于所述固定环的内环口壁上且用于与配合环上的外螺纹卡接固定的内螺纹、与所述固定环的其中一端连通配合的引流管、至少一个分别对所述引流管的部分区域的相应引流情况进行图像获取的摄像设备、和接收所述摄像设备拍摄获取的图像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以判断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抽吸情况后相应反馈控制所述接收模块的负压驱动作业的分析反馈单元。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堵塞模块包括球状结构且内部为空腔的抵接球、设置于所述抵接球的球壁上且用于供所述探针伸入至球内腔的探入口、固定配合于所述抵接球的内球壁上且与所述探入口相对设置的延伸柱、设置于所述延伸柱的柱顶壁且用于对所述探针的探入端进行卡接固定的卡接槽、均匀设置于所述抵接球的球壁的开孔、一端与所述探入口气密连通且另一端朝所述抵接球外界延伸设置的配合管、设置于所述配合管中部以连通所述配合管两末端且用于套设固定所述探针的部分外针壁的贯入通道、嵌套于所述贯入通道的内道壁上进而保证所述探针的部分外针壁与所述贯入通道的气密配合的橡胶圈、套设连接于所述配合管的外管壁的第一挡板、套设于所述配合环的外环壁上且接近探针设置的第二挡板、和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挡板上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距离以控制所述抵接球的形状的微型伸缩驱动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块包括至少两个粘接于所述患者的手术开口两侧的皮肤组织上的粘贴片、分别固定于所述粘贴片上的固定块、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上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配合环的外环壁上的连接杆件、和通过将位于所述手术开口的相对端的固定块进行牵引固定进而同步实现将设置于所述手术开口的相对两侧的粘贴片进行牵扯固定以提高对患者的手术开口附近皮肤的稳定性的牵引机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模块包括对引流液体进行接收的接收箱、设置于所述接收箱的箱顶壁的其中一侧且用于与所述引流管连通设置的接收口、连通设置于所述接收箱顶壁的另一侧的通口、一端与所述通口连通设置且另一端朝所述接收箱外延伸设置的延伸管、与所述延伸管连通设置进而为所述探针提供抽吸负压的真空源、固定于所述接收箱的箱内壁且位于所述接收口和通口的中间区域的隔挡板、和一端固定于所述隔挡板的接近所述接收口的一端面上且另一端朝所述接收箱的底部倾斜延伸设置的引流板。
[0013]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抵接球有效提高对患者手术开口的组织液的抽吸引流效率,同时有效避免相应手术开口内的组织和/或血凝造成所述抽吸口的堵塞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对患者的胸外科手术中组织液的引流效率。
[0015]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牵引机构基于所述牵引绳对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牵引力的监测情况,进而有效使得所述手术开口附近的皮肤组织的不易发生牵扯形变,进而同步提高连接配合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探针的稳定性,以保障所述引流头组件在患者手术开口中进行引流作业的固定强度。
[0016]3.本专利技术基于所述分析反馈单元以对不同监测区的引流液体的引流情况进行获知,并对手术开口内的组织液进行自动抽吸控制,进而有效提高对患者胸腔手术中手术开
口的抽吸引流效率和安全度。
附图说明
[0017]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的模块化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堵塞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分析反馈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牵引机构的模块化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的实验化示意图。
[0023]附图标号说明:1

抵接球;2

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留置于患者胸膜的手术开口处的引流头组件、与所述引流头组件配合设置的用于防止所述引流头组件在引流作业中发生堵塞的防堵塞模块、与所述引流头组件连接以对手术开口内的液体进行引流运输的管件模块、将所述引流头组件在引流作业中固定于患者手术开口内的固定模块、和与所述引流管模块连接设置的以用于使得所述引流头组件产生负压并且接收管件模块所引流的相应引流液体的接收模块;其中,所述引流头组件包括配合至患者的手术开口内的探针、贯通配合于所述探针中部的流通通道、配合连通于所述探针的其中一端的配合环、设置于所述配合环的部分外环壁的外螺纹、和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探针的侧壁且与所述流通通道连通配合的抽吸口,其中,以所述探针的与所述配合环连通配合的一端的为所述探针的连接端并以所述探针的另一端为所述探针的探入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模块包括中部为开口的固定环、配合于所述固定环的内环口壁上且用于与配合环上的外螺纹卡接固定的内螺纹、与所述固定环的其中一端连通配合的引流管、至少一个分别对所述引流管的部分区域的相应引流情况进行图像获取的摄像设备、和接收所述摄像设备拍摄获取的图像信息进一步分析处理以判断所述引流管的引流抽吸情况后相应反馈控制所述接收模块的负压驱动作业的分析反馈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手术室护理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模块包括球状结构且内部为空腔的抵接球、设置于所述抵接球的球壁上且用于供所述探针伸入至球内腔的探入口、固定配合于所述抵接球的内球壁上且与所述探入口相对设置的延伸柱、设置于所述延伸柱的柱顶壁且用于对所述探针的探入端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彦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