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712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清理悬浮垃圾、沉淀、调节流速后将生物医疗废水通入厌氧池,通过进水挡板使生物医疗废水流至厌氧池底部,在沉淀挡板阻隔下沉淀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有机污泥,通过厌氧菌群将有机污泥分解并将产生的气体进行尾气处理;通过油水分离挡板分离悬浮物和油脂,然后将生物医疗废水通入好氧池中;通过曝气单元向好氧池不断地通入空气,增加生物医疗废水的含氧量,向好氧池的底部补充适量的微生物菌剂,将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彻底分解,然后排出好氧池;该治理工艺对生物医疗废水多级处理,处理效率高,厌氧池和好氧池的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应用于实际生产。便于应用于实际生产。便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废水来自医院,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对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疗废水不经过消毒、灭活等无害化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就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或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从而需要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和排放全过程进行控制。
[0003]传统废水处理工艺中,废水一般直接通入池体中,导致废水在处理池中形成湍流,悬浮物不易沉淀,使得微生物的分解效率降低,为了有利于微生物将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分解得更加彻底,所以提出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生物医疗废水排至化粪池中,化粪池中设置有格栅,利用格栅清理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悬浮垃圾,然后将除去悬浮垃圾的生物医疗废水转移至集水池中;
[0008]步骤二:将生物医疗废水在集水池中沉淀,使沉淀后的生物医疗废水的悬浮物浓度为10mg/L,粪大肠杆菌浓度降至100
×
103个/L,然后用污水泵提升至平流池中,调节生物医疗废水的流速为1m/s,使调节流速后的生物医疗废水进入厌氧池中;
[0009]步骤三:通过进水挡板使生物医疗废水流至厌氧池底部,在沉淀挡板阻隔下沉淀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有机污泥,通过厌氧菌群将有机污泥分解并将产生的气体进行尾气处理;通过油水分离挡板使生物医疗废水与其中的悬浮物和油脂分离,生物医疗废水中悬浮物浓度为100mg/L时收集一次悬浮物,使悬浮物浓度降至0.1mg/L,粪大肠杆菌浓度为5
×
103个/L,然后将生物医疗废水通入好氧池中;
[0010]步骤四:通过曝气单元向好氧池不断地通入空气,增加生物医疗废水的含氧量,向好氧池的底部补充适量好氧菌群组成的微生物菌剂,将生物医疗废水中残余的污染物质彻底分解,然后排出好氧池,完成生物医疗废水治理。
[0011]其中,厌氧池为密闭式池体,厌氧池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厌氧池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厌氧池内靠近第一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挡板,厌氧池内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油水分离挡板;进水挡板和油水分离挡板横向两端均与厌氧池侧壁固定连接,进水挡板和油水分离挡板的上端与厌氧池的顶部固定连接;进水挡板和油水分离挡板之间设置有沉淀挡板,沉淀挡板横向两端与厌氧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沉淀挡板的下端与厌氧池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进水挡板下端与厌氧池底部留有间隙;油水分离挡板的下端与厌氧池底部留有间隙;
[0013]进一步地,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4]进一步地,厌氧池顶部设置有尾气处理口,与外部尾气处理装置连通;
[0015]进一步地,尾气处理依次包括离子交换法除臭、植物炭生物除臭、矿物填料除臭和生物除臭法除臭,将厌氧池中产生的尾气分解成CO2和H20等无害物质。
[0016]进一步地,好氧池为顶部开放式池体,好氧池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好氧池内竖直设置有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将好氧池分隔为三部分;第一分隔墙靠近第二进水口,第二分隔墙靠近第二出水口;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的好氧池侧壁与第一分隔墙之间平行设置有第一隔水板,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之间平行设置有第二隔水板,第二分隔墙与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的好氧池侧壁之间平行设置有第三隔水板;第一隔水板、第二隔水板和第三隔水板的横向两端与好氧池对应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隔水板、第二隔水板和第三隔水板的下端与好氧池底部留有间隙;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曝气单元,好氧池上方设置有主气管,主气管的一端与外部鼓风设备连通,主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若干支管与曝气单元连通;
[0017]第一隔水板和第一分隔墙之间、第二隔水板和第二分隔墙之间、第三隔水板和设置有第二出水口的侧壁之间均设置有网板;网板上方设置有生物填料层;
[0018]进一步地,第一分隔墙和第二分隔墙上端均设置有若干根连通管,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和若干根连通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生物医疗废水的上表面与连通管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中,生物医疗废水先通过排水口道进入化粪池,通过格栅清理悬浮垃圾后流入集水池内,有效进行沉淀后定期进行沉淀物清理,通过污水泵提升至平流池中,进行水位提高并进行流速调节,调节后的生物医疗废水进入厌氧池中,通过厌氧菌群分解部分有机物质,处理过后的生物医疗废水再进入好氧池中,多个曝气单元有效增加生物医疗废水中的含氧量,生物填料层作为固定碳源为微生物菌剂中的菌体提供营养物质,加速好氧菌体的繁殖,从而加速对污染物质进行分解。
[0021]该治理工艺对生物医疗废水多级处理,处理效率高,特别是在厌氧池和好氧池的设计方面,使得生物医疗废水从先流至厌氧池和好氧池的底部,便于悬浮物的沉淀,便于菌体进行分解处理,从而使最终排出的处理后的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污泥降到最少;尾气处理使得产生的有害物质变成CO2和H2O等无害物质;厌氧池和好氧池的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应用于实际生产。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的流程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厌氧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好氧池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厌氧池;11、进水挡板;12、沉淀挡板;13、油水分离挡板;2、好氧池;21、第
一隔水板;22、第一分隔墙;23、第二隔水板;24、第二分隔墙;25、第三隔水板;26、连通管;27、网板;28、生物填料层;3、主气管;31、支管;32、曝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2

图3。
[0029]实施例1
[0030]厌氧池1和好氧池2的结构如下:
[0031]厌氧池1为密闭式池体,厌氧池1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厌氧池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厌氧池1内靠近第一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水挡板11,厌氧池1内靠近第一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有油水分离挡板13;进水挡板11和油水分离挡板13横向两端均与厌氧池1侧壁固定连接,进水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生物医疗废水排至化粪池中,利用格栅清理悬浮垃圾,将除去悬浮垃圾的生物医疗废水转移至集水池中进行沉淀,然后将沉淀后的生物医疗废水提升至平流池中,调节流速并通入厌氧池(1)中;步骤二:通过进水挡板(11)使生物医疗废水流至厌氧池(1)底部,在沉淀挡板(12)阻隔下沉淀生物医疗废水中的有机污泥,通过厌氧菌群分解有机污泥,将产生的气体进行尾气处理;通过油水分离挡板(13)分离悬浮物和油脂,然后将生物医疗废水通入好氧池(2)中;步骤三:通过曝气单元(32)向好氧池(2)通入空气增加含氧量,向好氧池(2)的底部补充微生物菌剂分解残余污染物质,然后将好氧池(2)处理后的生物医疗废水排出,完成生物医疗废水治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生物医疗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达到100mg/L时收集一次悬浮物,使悬浮物浓度降至0.1mg/L,粪大肠杆菌浓度降至5
×
103个/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医疗废水治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厌氧池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厌氧池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的中心线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杨垒孙云利梁同心韩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