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196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可驾驶行进的车辆主体、铲斗、土壤拌和机构、卸土滑槽、绞龙驱动组件及绞龙提升机构;绞龙提升机构的绞龙套筒下端与铲斗固定连接,绞龙套筒的进料口与铲斗的内壁相通,绞龙提升杆处于绞龙套筒内部,绞龙驱动组件的绞龙驱动电机驱动绞龙提升杆转动;土壤拌和机构的拌和箱固定连接在车辆主体上,拌和箱底部开有出料孔,拌和轴安装在土壤拌和电机的输出轴上,叶片固定在拌和轴的侧壁上,绞龙驱动组件的绞龙套筒上部侧壁与拌和箱侧壁固定连接;卸土滑槽固定在车辆主体上。本装置适应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人为驾驶,操作性强,作业灵活方便,装置使用成本低,代替了大量人工体力劳动。量人工体力劳动。量人工体力劳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种植土壤作为移栽植物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优质的土壤往往是提高种植、移栽成活率的重要保证。在市政园林工程中,常常遇到规划种植点的原土壤往不适合种植、移栽,需要对原土壤进行修复、改良,满足种植需求。土壤修复、改良技术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在市政园林工程中通常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常采用的方式:第一种,当改良土壤面积不大时,采用人工进行修复时,一般都是向土壤内喷洒化学药剂与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反应分解进行土壤修复,再进行松土、耕地等物理手段进行土壤改良,但是此种方式费工费时,操作步骤多,且工作效率低,土壤中有害物质反应不充分,土壤修复不彻底;第二种,当改良土壤面积较大时,通常是将原土壤挖运至它处,再转运来性能良好的土壤,这种方式土壤改良效果好,但是增加转运费用,整体成本高。
[0003]如何能够既满足市政园林工程土壤修复的要求,又实现快捷、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成为现在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该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满足市政园林工程土壤修复的要求前提下,又实现快捷、有效、降低成本的目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
[0006]包括可驾驶行进的车辆主体、铲斗、土壤拌和机构、卸土滑槽、绞龙驱动组件及至少一组绞龙提升机构;
[0007]铲斗的开口朝向地面,所述绞龙提升机构包括绞龙套筒和绞龙提升杆,绞龙套筒下端与铲斗固定连接,绞龙套筒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绞龙套筒的进料口与铲斗的内壁相通,绞龙提升杆处于绞龙套筒内部,绞龙驱动组件至少包括绞龙驱动电机,绞龙驱动电机驱动绞龙提升杆转动;
[0008]土壤拌和机构包括拌和箱、土壤拌和电机、拌和轴和若干叶片,拌和箱固定连接在车辆主体上,拌和箱内有空腔,拌和箱底部开有出料孔,拌和轴安装在土壤拌和电机的输出轴上,拌和轴伸入拌和箱,若干叶片固定连接在拌和轴的侧壁上,绞龙驱动组件的绞龙套筒上部侧壁与拌和箱侧壁固定连接,绞龙套筒上端伸入拌和箱内,绞龙套筒的出料口处于拌和箱的空腔相通;
[0009]卸土滑槽固定连接在车辆主体上,卸土滑槽的始端处于拌和箱的出料孔下方,卸土滑槽的末端伸至车辆主体的后侧。
[0010]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将本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
置简称为本装置。
[0011]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还包括犁铲组件,所述的犁铲组件包括转轴和若干犁铲,所述的转轴两端支撑在铲斗开口两侧的侧壁上,若干犁铲间隔固定连接在转轴侧壁上。
[0012]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的犁铲组件还包括转动盘和液压缸,转动盘安装在转轴上,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铲斗上,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转动盘端面的非圆心位置铰接。
[0013]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还包括喷药组件,所述喷药组件包括药剂箱和若干高压喷头,药剂箱设置在土壤拌和机构的拌和箱上侧,所述高压喷头安装药剂箱底部,高压喷头伸入土壤拌和机构的拌和箱内。
[0014]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的卸土滑槽侧壁上安装有辅助排土的振动器。
[0015]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的拌和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周向布置的耐磨破碎板。
[0016]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包括若干绞龙提升机构,若干绞龙提升机构并排布置,绞龙驱动组件的绞龙驱动电机,绞龙驱动电机同步驱动若干绞龙提升机构的绞龙提升杆转动,相邻绞龙提升机构的绞龙套筒的进料口之间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前端截面呈尖角状。
[0017]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的车辆主体后端还连接有配重。
[0018]作为本装置的优选,本装置的叶片为高耐磨叶片。
[0019]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转轴带动犁铲上下升降,可根据不同的地面平整状态进行调节;导流板具有初步破碎、分流土块功能,保证土块能过顺利进入提升绞龙中;土壤拌和机构中通过快速旋转的叶片进行土块破碎,利用离心力将破碎的土块甩到耐磨破碎板上进行二次破碎,这样达到土块破碎充分的目的,利用高压喷头充分混合药液;通过设有的振动器辅助卸土滑槽排土。
[0020]本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适应性强,可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人为驾驶,操作性强,作业灵活方便,装置使用成本低,代替了大量人工体力劳动,既减少了人工投入,有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免除了土壤改良设备的转运费用,根据不同土质情况,灵活调配化学药剂,同时可以起到松土、翻土的功效,修复土壤快捷、有效。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装置实施例土壤拌和机构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23]图3是本装置实施例导流板的立体图。
[0024]图4是本装置实施例绞龙驱动组件及三组绞龙提升机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至4所示
[0026]本装置包括车辆主体1、铲斗2、土壤拌和机构、喷药组件、卸土滑槽8、犁铲组件、绞龙驱动组件及三组绞龙提升机构。
[0027]车辆主体1采用市售的可驾驶行进的汽车车辆主体1,车辆主体1可以采用轮胎或者履带驱动,车辆主体1具有可升降的悬挂机构,可调节车辆主体1及铲斗2的高度,车辆主体1后端还连接有配重11,配重11启到本装置整体的平衡作用,防止出现失稳现象。
[0028]铲斗2通过所述绞龙提升机构设置在可驾驶行进的车辆主体1前侧,铲斗2的开口
倾斜朝向地面,铲斗2呈现前端低后端高的形状,方便铲土、集土。
[0029]犁铲组件包括转轴31、两个转动盘33、两个液压缸34和多个犁铲32,转轴31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铲斗2开口两侧的侧壁上,转轴31两端伸出铲斗2两侧,多个犁铲32间隔焊接固定在转轴31侧壁上,转动盘33安装在伸出铲斗2两侧的转轴31上,两个转动盘33与两个液压缸34一一对应,每个液压缸34的缸体铰接在铲斗2上,液压缸34的活塞杆端部与转动盘33端面的非圆心位置铰接。
[0030]绞龙提升机构包括绞龙套筒41和绞龙提升杆42,绞龙套筒41为圆形的钢制套筒,绞龙套筒41下端与铲斗2焊接固定,绞龙套筒41倾斜布置,绞龙套筒41的前端水平高度低于后端的水平高度,绞龙套筒41上具有进料口41a和出料口41b,绞龙套筒41的进料口41a与铲斗2的内壁相通,绞龙提升杆42处于绞龙套筒41内部。
[0031]三组绞龙提升机构并排布置,绞龙驱动组件包括绞龙驱动电机51,绞龙驱动组件的绞龙驱动电机51同步驱动三组绞龙提升机构的绞龙提升杆42转动,每个绞龙提升杆42的端头经一组伞齿轮减速器52通过联轴器53与绞龙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连接。
[0032]铲斗2内焊接有两块初步破碎、分流土块的导流板21,导流板21设置在相邻绞龙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为:包括可驾驶行进的车辆主体、铲斗、土壤拌和机构、卸土滑槽、绞龙驱动组件及至少一组绞龙提升机构;铲斗的开口朝向地面,所述绞龙提升机构包括绞龙套筒和绞龙提升杆,绞龙套筒下端与铲斗固定连接,绞龙套筒上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绞龙套筒的进料口与铲斗的内壁相通,绞龙提升杆处于绞龙套筒内部,绞龙驱动组件至少包括绞龙驱动电机,绞龙驱动电机驱动绞龙提升杆转动;土壤拌和机构包括拌和箱、土壤拌和电机、拌和轴和若干叶片,拌和箱固定连接在车辆主体上,拌和箱内有空腔,拌和箱底部开有出料孔,拌和轴安装在土壤拌和电机的输出轴上,拌和轴伸入拌和箱,若干叶片固定连接在拌和轴的侧壁上,绞龙驱动组件的绞龙套筒上部侧壁与拌和箱侧壁固定连接,绞龙套筒上端伸入拌和箱内,绞龙套筒的出料口处于拌和箱的空腔相通;卸土滑槽固定连接在车辆主体上,卸土滑槽的始端处于拌和箱的出料孔下方,卸土滑槽的末端伸至车辆主体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园林环保的土壤改良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犁铲组件,所述的犁铲组件包括转轴和若干犁铲,所述的转轴两端支撑在铲斗开口两侧的侧壁上,若干犁铲间隔固定连接在转轴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园林环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报夏淑芬彭学超吕鹏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