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91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包括若干个养殖网箱、若干个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水泵,所述养殖网箱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纳米增氧盘,所述纳米增氧盘与微孔增氧机相连通,所述叶轮增氧机位于养殖网箱外侧,所述养殖网箱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与水泵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养殖网箱,配合养殖网箱、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水泵,集成了增氧和人工制造水流的效果,可实现对鳜鱼人工养殖。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箱配合饲料养殖鳜鱼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鳜鱼(Sinipercachuatsi)属鲈形目、真鲈科、鳜属,又称桂花鱼、鳜花鱼等,鳜鱼一直是我国特有的淡水名贵鱼类,因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上世纪70年代,鳜鱼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80年代,广东省南海、顺德等地率先开展鳜鱼人工养殖。随着市场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增加,鳜鱼养殖产业快速发展。据2021年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总产量达37.69万多吨,产值达700多亿元。鳜鱼养殖品种从过去单一的鳜鱼养殖,发展到标鳜、斑鳜等多种类养殖同时发展的格局,养殖模式从单一池塘养殖发展到池塘主养、鳜蟹混养、虾鳜混养、湖泊与水库等天然水域的增殖放流、网箱养鳜等多种养殖模式,养殖单产与年产量逐年提高,其中,广东省养殖产量最高,其次是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份。
[0003]鳜鱼饲料养殖技术难题始终是产业瓶颈,近两年随着广东地区饲料养殖鳜鱼技术的突破,相对于传统池塘养殖,饲料养殖降低成本8

10元/斤。但是目前鳜鱼养殖大多数是以活饵料鱼投喂为主,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鳜鱼较少,主要原因是鳜鱼人工饲料养殖技术不够成熟,导致成活率低,产量低,疾病频发,鳜鱼出现反野不吃料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了一种网箱养殖饲料鳜鱼的方法,外塘水体与网箱水体经常对流,养殖期间水质理化指标从未超标,鳜鱼摄食率高,规格更会整齐,生长快速,鳜易于上市,成活率高,疾病防控科学,集约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产量,为养殖户增产增收,鳜养殖上市时间可控,成鱼捕捞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及养殖方法,以实现对鳜鱼的养殖。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包括若干个养殖网箱、若干个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水泵,所述养殖网箱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纳米增氧盘,所述纳米增氧盘与微孔增氧机相连通,所述叶轮增氧机位于养殖网箱外侧,所述养殖网箱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与水泵相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养殖网箱的网孔为0.6

1cm,所述养殖网箱长宽高均可选为2

4m。
[0007]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公开一种上述鳜鱼养殖设施的鳜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鳜鱼养殖方法包括喂食过程:
[0008]S101.预先刺激鳜鱼至集群状态;
[0009]S102.进行分阶段饲料喂食,并控制漂浮于水中饲料的80%以上漂浮于网箱中部区域;
[0010]S103.停止喂食过程。
[0011]进一步地,所述S101.预先刺激鳜鱼至集群状态具体为:
[0012]S1011.提前关闭微孔增氧机;
[0013]S1012.开启水泵,使喷射口喷水,至养殖网箱内形成水流;
[0014]S1013.观察鳜鱼游动情况,若80%以上的鳜鱼发生明显聚集,则可认定鳜鱼处于集群状态。
[0015]进一步地,所述S102.进行分阶段饲料喂食,并控制漂浮于水中饲料的80%以上漂浮于网箱中部区域具体为:
[0016]S1021.网箱中按照少量多次投喂饲料,并控制漂浮于水中饲料的80%以上漂浮于网箱中部区域;
[0017]S1021.若鳜鱼摄食速度明显加快,则逐渐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投料量;
[0018]S1023.若鳜鱼摄食速度明显下降,则降低单位时间内的投料量,至鳜鱼无明显摄食。
[0019]进一步地,所述S103.停止喂食过程包括:打开微孔增氧机,关闭水泵。
[0020]进一步地,所述饲料为飘浮型膨化饲料,所述饲料中粗蛋白≥48.0,粗灰分≤18.0,粗脂肪≥5.0,赖氨酸≥2.5,粗纤维≤8.0,磷含量≥1.0,水分≤10。
[0021]进一步地,所述喂食过程中,一月中至少2天的饲料中拌喂聚能稀土、Vc和益生菌。
[0022]进一步地,所述鳜鱼养殖方法还包括水质管理过程,所述水质管理过程包括:
[0023]S201.控制池塘底部淤泥与水深之比为1:(2.5

10),并加入碱性物,消毒,除去池塘中的水生生物;
[0024]S202.添加新水至池塘中,使池塘底部淤泥与水深之比为1:(10

25),并增氧;
[0025]S203.向池塘中加入有机酸解毒,并肥水,形成适于鳜鱼养殖的水体。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肥水包括:
[0027]S2031.向水体中添加有机生物肥,控制每亩有机生物肥的添加量为10

20kg;
[0028]S2032.向水体中添加藻种;
[0029]S2033.向水体中无机复合肥,所述无机复合肥至少包括尿素、磷肥,所述磷肥每亩用量为10

15kg,所述尿素每亩用量为3

10kg。
[0030]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养殖网箱,配合养殖网箱、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水泵,集成了增氧和人工制造水流的效果,可实现对鳜鱼人工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包括若干个养殖网箱、若干个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水泵,所述养殖网箱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纳米增氧盘,所述纳米增氧盘与微孔增氧机相连通,所述叶轮增氧机位于养殖网箱外侧,所述养殖网箱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与水泵相连通。
[0033]实施例1:
[0034]步骤一:养殖池塘水质管理
[0035](1)池塘消毒和肥水
[0036]养殖池塘要求达到20

30亩,使用清淤车将池底淤泥清理干净,保持池塘底部淤泥厚度在10

20cm,再暴晒10

15天后进水;池塘进水到0.5

1.0m深度,然后泼洒生石灰(每亩150

200kg),浸泡一周,彻底消毒,清理池塘的野杂鱼、螺和小虾等;添加新水进入池塘,进水口使用80目网袋过滤,进水量水位达到2.5m,池塘开启增氧机。
[0037]养殖池塘肥水之前使用有机酸类物质进行解毒,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肥水,选择有机生物肥(发酵的鸡粪、猪粪等),有机生物肥一定要高温发酵完全,闻起来有酸香味,易溶于水,用量每亩10

20kg。并搭配合适的藻种,如小球藻类繁殖速度快,水色变化快;硅藻藻种生长较慢,但是具有稳定性高,不易倒藻;补充一定量的无机复合肥(尿素,磷肥等),磷肥用量每亩10

15kg,尿素用量每亩3

10kg,施肥次数需要注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鳜鱼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鳜鱼养殖设施包括若干个养殖网箱、若干个微孔增氧机、叶轮增氧机、水泵,所述养殖网箱内设有一个或多个纳米增氧盘,所述纳米增氧盘与微孔增氧机相连通,所述叶轮增氧机位于养殖网箱外侧,所述养殖网箱的一侧内壁设有多个喷射口,所述喷射口与水泵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鳜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箱的网孔为0.6

1cm,所述养殖网箱长宽高均可选为2

4m。3.一种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鳜鱼养殖设施的鳜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鳜鱼养殖方法包括喂食过程:S101.预先刺激鳜鱼至集群状态;S102.进行分阶段饲料喂食,并控制漂浮于水中饲料的80%以上漂浮于网箱中部区域;S103.停止喂食过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鳜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预先刺激鳜鱼至集群状态具体为:S1011.提前关闭微孔增氧机;S1012.开启水泵,使喷射口喷水,至养殖网箱内形成水流;S1013.观察鳜鱼游动情况,若80%以上的鳜鱼发生明显聚集,则可认定鳜鱼处于集群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鳜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进行分阶段饲料喂食,并控制漂浮于水中饲料的80%以上漂浮于网箱中部区域具体为:S1021.网箱中按照少量多次投喂饲料,并控制漂浮于水中饲料的80%以上漂浮于网箱中部区域;S1021.若鳜鱼摄食速度明显加快,则逐渐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投料量;S1023.若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福来邓岳松刘彦刘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