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686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所述灌注管的一端设置有侧面管,所述灌注管与侧面管之间相连通,所述侧面管的一端设置有侧面堵塞,所述灌注管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头与连接管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堵塞,所述连接堵塞的下端设置有握持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进行灌注的时候只需要植入小部分的灌注管即可,比较便捷,同时使得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也大大降低,另外通过灌注管为硬质透明塑料制成、连接管为软质透明塑料制成可以在灌注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灌注的具体情况。灌注的具体情况。灌注的具体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主动脉弓置换
,特别涉及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外科治疗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术,手术危险性大、死亡率较高。1957年,DeBakey首次成功地在体外循环下应用同种主动脉置换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脑保护采用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灌注。1975年,Griepp等应用深低温(食管温度10~15℃)停循环技术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瘤,简化了手术操作方法。1980年,Crawford等采用腔内吻合技术(graft inclusion technique)将主动脉弓3个分支与人造血管吻合,有效地解决了出血或止血困难的问题。1981年,Cooley等对Ⅰ型夹层动脉瘤常规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和远端开放吻合技术(open distal anastomosis technique)。1983年,Bort等在手术置换主动脉弓部瘤时应用了“象鼻”技术(elephant trunk technique)。1990年,Veda等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和持续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技术,有效地延长了停循环的时间,并已成为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
[0003]以往的的左颈总动脉灌注管其需进入动脉内较长的长度才可正常使用,在血管内无法实观察灌注管在血管内的情况,当有颈动脉斑块或血栓时,易使其脱落,可能发生脑栓塞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的问题。
[0005]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所述灌注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所述灌注管的一端设置有侧面管,所述灌注管与侧面管之间相连通,所述侧面管的一端设置有侧面堵塞,所述灌注管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下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头与连接管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堵塞,所述连接堵塞的下端设置有握持块,所述连接堵塞的外侧靠近上侧位置设置有倒挂纹。
[0006]优选的,所述灌注管与导向头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所述导向头的高度是为10mm,所述导向头的厚度为1.5mm,所述导向头与灌注管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
[0007]优选的,所述灌注管的整体长度为40mm,所述导向头的底部到侧面管与灌注管的连接处的上连接处的距离为20mm。
[0008]优选的,所述侧面堵塞与侧面管的一端之间相适配,所述侧面堵塞与侧面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关系,所述侧面管与灌注管的连接处的上侧位置到侧面堵塞的轴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mm,所述灌注管与侧面管之间靠近下侧的夹角为45
°

[0009]优选的,所述灌注管与导向头均采用硬质透明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外表面与灌注管的下端内侧表面之间相互适配,所述连接头
与灌注管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关系,所述连接头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长度为40mm,所述连接管采用软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堵塞与握持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堵塞的外径与连接管的内径大小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倒挂纹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倒挂纹与连接堵塞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进行手术前将导向头与灌注管插入主动脉内侧,通过导向头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得灌注管更容易插入主动脉,由于导向头的特殊形状可以实现插入主动脉时形成倒挂的效果,当有颈动脉斑块或血栓时导致主动动脉的内部的血压升高时候,通过灌注管与导向头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灌注管不会被较高的血压压出主动脉的内侧,连接比较稳定;
[0015]2、进行灌注的时候只需要植入小部分的灌注管即可,比较便捷;
[0016]3、同时使得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也大大降低,通过在灌注管的侧面设置侧面管可以当主动脉中具有有颈动脉斑块或血栓的时候,通过将侧面堵塞从侧面管的一端取下来可以起到释放血栓斑块的目的,比较灵活;
[0017]4、另外通过灌注管为硬质透明塑料制成、连接管为软质透明塑料制成可以在灌注的过程中随时观察灌注的具体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灌注管;2、导向头;3、侧面管;4、侧面堵塞;5、连接头;6、连接管;7、连接堵塞;8、握持块;9、倒挂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的方位或位置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1,灌注管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2,灌注管1的一端设置有侧面管3,灌注管1与侧面管3之间相连通,侧面管3的一端设置有侧面堵塞4,灌注管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头5,连接头5下端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头5与连接管6之间为一体结构,连接管6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堵塞7,连接堵塞7的下端设置有握持块8,连接堵塞7的外侧靠近上侧位置设置有倒挂纹9。
[0027]灌注管1与导向头2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导向头2的高度是为10mm,导向头2的厚度为1.5mm,导向头2与灌注管1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灌注管1的整体长度为40mm,导向头2的底部到侧面管3与灌注管1的连接处的上连接处的距离为20mm。
[0028]进行手术前将导向头2与灌注管1插入主动脉内侧,通过导向头2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得灌注管1更容易插入主动脉,由于导向头2的特殊形状可以实现插入主动脉时形成倒挂的效果,当有颈动脉斑块或血栓时导致主动动脉的内部的血压升高时候,通过灌注管1与导向头2之间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灌注管1不会被较高的血压压出主动脉的内侧,连接比较稳定,进行灌注的时候只需要植入小部分的灌注管1即可,比较便捷,同时使得手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也大大降低。
[0029]侧面堵塞4与侧面管3的一端之间相适配,侧面堵塞4与侧面管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关系,侧面管3与灌注管1的连接处的上侧位置到侧面堵塞4的轴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mm,灌注管1与侧面管3之间靠近下侧的夹角为45
°
,灌注管1与导向头2均采用硬质透明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包括灌注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管(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导向头(2),所述灌注管(1)的一端设置有侧面管(3),所述灌注管(1)与侧面管(3)之间相连通,所述侧面管(3)的一端设置有侧面堵塞(4),所述灌注管(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头(5),所述连接头(5)下端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头(5)与连接管(6)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连接管(6)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接堵塞(7),所述连接堵塞(7)的下端设置有握持块(8),所述连接堵塞(7)的外侧靠近上侧位置设置有倒挂纹(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管(1)与导向头(2)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所述导向头(2)的高度是为10mm,所述导向头(2)的厚度为1.5mm,所述导向头(2)与灌注管(1)之间为固定连接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管(1)的整体长度为40mm,所述导向头(2)的底部到侧面管(3)与灌注管(1)的连接处的上连接处的距离为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脉弓置换用左颈总动脉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兵陈世伟张领先邹宏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