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686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及方法,其中校准系统包括自动取样装置、第一输送装置、重量检测装置及上位机;自动取样装置安装于滤棒成型设备上且与滤棒成型设备电信号连接;第一输送装置分别连接自动取样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上位机分别与滤棒成型设备、第一输送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滤棒成型设备安装自动取样装置、加上位机及输送装置,实现对三乙酯甘油酯施加系统的准确控制,及对每支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的精准控制。甘油酯施加量的精准控制。甘油酯施加量的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滤棒生产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卷烟滤棒加工过程中,三乙酸甘油酯是重要的添加剂之一,可以促进滤棒快速固化,保证滤棒有足够的硬度,满足后工序加工需要;若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偏低将导致滤棒硬度偏低,并给烟支卷制带来质量隐患;若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偏高将导致滤棒出现融孔质量风险;另外,滤棒三乙酸甘油酯的施加量对卷烟烟气成分的截留效率也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滤棒三乙酸甘油酯的精准施加是保证铲平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滤棒成型设备显示的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是根据滤棒成型速度、三乙酸甘油酯流量机械换算的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并不是实际加入滤棒中的三乙酸甘油酯量;工艺人员对滤棒三乙酸甘油酯含量的离线测定频次较低,调整滞后性较大、系统误差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准确性偏低,离线测定工作量大、频次较低、准确性不足、调整滞后性偏大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包括自动取样装置、第一输送装置、重量检测装置及上位机;
[0006]所述自动取样装置安装于滤棒成型设备上且与滤棒成型设备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分别连接自动取样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
[0007]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滤棒成型设备、自动取样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其第二输送装置分别连接重量检测装置及滤棒成型设备的滤棒输送带,用于将重量检测合格的施胶滤棒返回滤棒成型设备的滤棒输送带;第三输送装置分别连接重量检测装置及空白滤棒存储装置,将检测后的空白滤棒返回到空白滤棒存储装置。
[0009]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方法,利用上述任一项的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在滤棒成型设备进入稳态生产后,上位机发送采样指令给滤棒成型设备;
[0011]S2、滤棒成型设备根据上位机指令,控制自动取样装置按规定数量提取施胶滤棒,同时,滤棒成型设备根据上位机指令关闭其三乙酸甘油酯施加系统后,由自动取样装置提取规定数量的空白滤棒;
[0012]S3、步骤S2采样完成后,滤棒成型设备依据指令将样品通过第一输送装置分别发
送至重量检测;装置进行称重,并将称重结果数据传输至上位机;
[0013]S4、上位机根据称重结果数据计算得到滤棒的三乙酸甘油酯的实际施加量;
[0014]S5、上位机根据步骤S4计算得到三乙酸甘油酯的实际施加量与滤棒成型设备滤棒的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的设定值的偏差,向滤棒成型设备发送相应的校准指令。
[0015]进一步的,步骤S2中,提取施胶滤棒的数量与提取空白滤棒的数量相同。
[0016]进一步的,步骤S4中,以施胶滤棒的重量减去空白滤棒的重量差值减去空白滤棒的数量得到每支滤棒三乙酸甘油酯的实际施加量。
[0017]进一步的,步骤S5中,若偏差在设定范围内,上位机不向滤棒成型机发送校准指令,若偏差超过设定范围,上位机发送指令至滤棒成型设备对三乙酸甘油酯施加设备进行校准。
[0018]进一步的,上位机根据每支滤棒三乙酸甘油酯的实际施加量与每支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标准量的偏差对滤棒成型设备的三乙酸甘油酯的施加量设定值进行校准。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滤棒成型设备安装自动取样装置、加上位机及输送装置,实现对三乙酯甘油酯施加系统的准确控制,及对每支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的精准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示意图,其中A为上位机,B1为滤棒成型设备,C为重量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3]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包括自动取样装置、第一输送装置、重量检测装置及上位机。
[0024]自动取样装置安装于滤棒成型设备上且与滤棒成型设备电信号连接;本申请的滤棒成型设备为现有技术,并没有对滤棒成型设备进行结构的改进,并且本申请的自动取样装置也采用现有技术,在现有技术中,关于自动取样装置的种类或型号均较多,所有现用于滤棒取样或卷烟的烟支取样的自动取样装置均能够用于本申请中用于对滤棒的取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或者企业根据本企业的需要,可以选用任一型号的自动取样装置用于本技术方案中。并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是要保护自动取样装置,而仅是利用取样装置,为此本技术方案中不对自动取样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不表明申请人对此公开不充分。
[0025]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分别连接自动取样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本申请的第一输送装置可以为常规的输送带或输送辊等输送装置。
[0026]上位机A分别与滤棒成型设备B1、第一输送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C电信号连接,本申请的上位机为现常规的控制器,比如PLC控制器、工控机、单片机或控制模块等,能够实现对本申请相应的控制指令的发送、计算或接收参数的输入等。
[0027]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也为常规的输送带或输送辊等输送装置。其中第二输送装置分别连接重量检测装置及滤棒成型设备的
滤棒输送带,用于将重量检测合格的施胶滤棒返回滤棒成型设备的滤棒输送带,以避免对滤棒的浪费,若重量检测不合格的施胶滤棒则通过其他的输送装置输送到不合格滤棒收集处,进行相应的处理。第三输送装置分别连接重量检测装置及空白滤棒存储装置,将检测后的空白滤棒返回到空白滤棒存储装置,供应给滤棒成型设备。
[002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方法,利用上述任一项的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在滤棒成型设备进入稳态生产后,上位机发送采样指令给滤棒成型设备;此部分的滤棒成型设备进入稳态生产的确定方式有多种,比如以时间为节点,设备启动运行多长时间(比如5分钟)后表示进入稳态生产,或者通过多次主动的采样,样品的合格率达到设定要求时,认为滤棒成型设备进入稳态生产。
[0030]上位机根据相应的程序设计,按设定的时间间隔向滤棒成型设备发送采样指令,这一时间间隔通常为固定的,比如5分钟、10分钟、15分钟等,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为了提高滤棒质量的精准性,可以相应缩小采样间隔,比如间隔3分钟、2分钟或1分钟等,但是考虑到生产的稳定性,最佳选择为间隔5分钟至10分钟之间。
[0031]S2、滤棒成型设备根据上位机指令,控制自动取样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取样装置、第一输送装置、重量检测装置及上位机;所述自动取样装置安装于滤棒成型设备上且与滤棒成型设备电信号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分别连接自动取样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滤棒成型设备、第一输送装置及重量检测装置电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和第三输送装置,其第二输送装置分别连接重量检测装置及滤棒成型设备的滤棒输送带,用于将重量检测合格的施胶滤棒返回滤棒成型设备的滤棒输送带;第三输送装置分别连接重量检测装置及空白滤棒存储装置,将检测后的空白滤棒返回到空白滤棒存储装置。3.一种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棒三乙酸甘油酯施加量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滤棒成型设备进入稳态生产后,上位机发送采样指令给滤棒成型设备;S2、滤棒成型设备根据上位机指令,控制自动取样装置按规定数量提取施胶滤棒,同时,滤棒成型设备根据上位机指令关闭其三乙酸甘油酯施加系统后,由自动取样装置提取规定数量的空白滤棒;S3、步骤S2采样完成后,滤棒成型设备依据指令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占勇华一崑刘继辉杨晶津杨佳东程倩李思源张富玲马晓龙罗勇孔维熙王玉真赵佳成祁林崔宇翔周美芬张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