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611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包括排尿支撑装置,排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坐式尿桶和桶盖,坐式尿桶位于底座上侧,靠近坐式尿桶一侧设置有连动承接装置,连动承接装置包括箱体,且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内活动连接有浮板,浮板上侧设置有支撑架,以及支撑架上端的活塞底板,活塞底板活动连接有盛尿槽,盛尿槽侧壁上设置有定量抽取组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实现了对患者尿液的定量抽取,有效的避免了在排尿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的与盛尿杯接触,在女性患者排尿的过程中无需担心视觉死角,尿到手上或者承接尿液的器具上的问题,男女均可使用,干净卫生。干净卫生。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为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其中泌尿科用的尿检取尿装置便是常见的一种医疗器械。
[0003]在如今现有的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中,例如申请号为 CN202020439974.0申请文案的技术结构中,包括有储液管和第二防护盖,所述储液管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防护盖,所述第一防护盖呈倒置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一防护盖的一侧开设有入尿口,且所述第一防护盖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防护盖的顶端设有第二防护盖,所述第二防护盖的底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相卡接,且所述第二防护盖的一侧内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盖板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外连接有提拉手把,该装置虽然辅助了患者取尿,但是在患者排尿的过程中,依旧无法避免患者的手间接或者直接与盛尿杯接触,且女性患者在排尿过程中,会出现视觉死角,无法精准承接尿液,容易尿到手上或者承接的装置上,造成交叉感染,不卫生,并且对一些年纪较大人群,下蹲排尿更是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排尿支撑装置,所述排尿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和坐式尿桶和桶盖,以及坐式尿桶侧壁上的进水口和排尿管道,坐式尿桶位于底座上侧,且坐式尿桶与桶盖之间呈铰接,所述坐式尿桶上侧设置有U形密封腔,和U形密封腔侧壁上的连接管道,所述U形密封腔内壁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簧,每个第二弹簧上端共同设置有U形活塞板,所述U形活塞板上侧设置有坐垫板,靠近所述坐式尿桶一侧设置有连动承接装置,所述连动承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壁下侧与底座上表面相互连接,且所述箱体内壁底部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内活动连接有浮板,所述浮板上侧设置有支撑架,以及支撑架上端的活塞底板,所述活塞底板活动连接有盛尿槽,盛尿槽侧壁底部开设有排污口,且同侧设置有定量抽取组件,所述盛尿槽与排尿管道的连接位置高于排污口;
[0007]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两个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脚踏板,两个所述脚踏板的下侧均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且每个第一弹簧下端均与底座内壁底部相互连接,两个所述脚踏板的侧缘共同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齿条;
[0008]所述蓄水箱通过软管与进水口相互连接,且蓄水箱上的支撑架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远离第二齿条一侧与第一齿条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侧架,且两个侧架前端共同连接有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远离第三齿条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条,所述第四齿条上端设置有托盘,以及托盘内的盛尿杯;
[0009]所述定量抽取组件包括密封筒、折弯导管和抽取导管,所述密封筒位于盛尿槽的外壁一侧,且折弯导管和抽取导管分别位于密封筒上侧进气口位置和前端开口位置,抽取导管穿过盛尿槽侧壁上的开口,所述密封筒内活动连接有活塞盖,以及活塞盖上的第三弹簧,密封筒下侧靠近前端的开口位置设置有输出导管,和输出导管上端的单向阀。
[0010]优选的,所述折弯导管远离密封筒一端与连接管道相互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筒内壁下侧设置有定量限位块。
[0012]优选的,所述蓄水箱外壁一侧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穿过箱体侧壁上的圆孔。
[0013]优选的,靠近所述进水管道一侧设置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位于箱体外壁上,排污管道通过软管与排污口相互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壁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滑动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远离限位滑槽一侧与第四齿条底部相互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圆心位置均转动连接有连接轴,且每个连接轴两端均于箱体内壁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浮板四周的边沿位置均设置有防水密封条。
[0017]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壁上侧设置有杯体放置槽和盖体放置槽。
[0018]优选的,每个所述脚踏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摩擦纹。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排尿支撑装置、连动承接装置和定量抽取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患者尿液的定量抽取,有效的避免了在排尿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的与盛尿杯接触,在女性患者排尿的过程中无需担心视觉死角,尿到手上或者承接尿液的器具上的问题,男女均可使用,干净卫生,并且无需通电,节约能源,操作方便,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0021]第一步:患者双脚分别踩在两个脚踏板上(脚踏板尺寸小于脚掌平均值),并坐在坐垫板上,随之两个脚踏板下移,第一弹簧压缩,并且脚踏板通过连接架带动第一齿条竖直向下移动,随之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向上移动,则与第二齿条连接的支撑架两端的活塞底板和浮板均上移,且活塞底板移到高于排污口,但低于排尿管道与盛尿槽的连接位置,在浮板上移后,会由进水管道内流动的水,迅速将蓄水箱上方空间填满,在支撑架上移的过程中,通过侧架带动第三齿条同步上移,使得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顺时针转动,拉动第四齿条下移,从而将托盘上的盛尿杯拉到输出导管下端为止;
[0022]同时坐垫板带动U形活塞板下移,将第二弹簧压缩,产生的气压通过连接管道和折弯导管进入密封筒内,推动活塞盖压缩第三弹簧;
[0023]第二步:患者排尿,随之尿液通过排尿管道进入盛尿槽内,由于活塞底板高于排污口,尿液不会从盛尿槽内流出;
[0024]第三步:患者起身提裤,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同时还原复位,第二弹簧给U形活塞板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得U形活塞板和坐垫板上移,第三弹簧给活塞盖一个向右的作用力,使得活塞盖复位,同时抽取导管将患者尿液抽入到密封筒内,并顺着带有单向阀的输出导管将患者尿液导入盛尿杯中;
[0025]第四步:患者双脚离开脚踏板,并取出盛尿杯,第一弹簧还原复位,脚踏板上移,随之带动第一齿条上移,同时第一齿轮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二齿条拉动支撑架下移,随之活塞底板移动到排污口之下的位置,多余的尿液会从排污口通过软管由排污管道排出,同时支撑架下端的浮板下移将蓄水箱内的部分水通过软管压到进水口内,对坐式尿桶内腔进行清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泌尿科用尿检取尿装置,包括排尿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尿支撑装置(1)包括底座(11)和坐式尿桶(12)和桶盖(17),以及坐式尿桶(12)侧壁上的进水口(121)和排尿管道(122),坐式尿桶(12)位于底座(11)上侧,且坐式尿桶(12)与桶盖(17)之间呈铰接,所述坐式尿桶(12)上侧设置有U形密封腔(15),和U形密封腔(15)侧壁上的连接管道(153),所述U形密封腔(15)内壁底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簧(151),每个第二弹簧(151)上端共同设置有U形活塞板(152),所述U形活塞板(152)上侧设置有坐垫板(16),靠近所述坐式尿桶(12)一侧设置有连动承接装置(2),所述连动承接装置(2)包括箱体(21),所述箱体(21)外壁下侧与底座(11)上表面相互连接,且所述箱体(21)内壁底部设置有蓄水箱(22),所述蓄水箱(22)内活动连接有浮板(23),所述浮板(23)上侧设置有支撑架(24),以及支撑架(24)上端的活塞底板(241),所述活塞底板(241)活动连接有盛尿槽(25),盛尿槽(25)侧壁底部开设有排污口(251),且同侧设置有定量抽取组件(3),所述盛尿槽(25)与排尿管道(122)的连接位置高于排污口(251);所述底座(11)上表面的两个凹槽内均活动连接有脚踏板(14),两个所述脚踏板(14)的下侧均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13),且每个第一弹簧(13)下端均与底座(11)内壁底部相互连接,两个所述脚踏板(14)的侧缘共同设置有连接架(141),所述连接架(141)上侧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齿条(142);所述蓄水箱(22)通过软管与进水口(121)相互连接,且蓄水箱(22)上的支撑架(24)一侧设置有第二齿条(26),所述第二齿条(26)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27),第一齿轮(27)远离第二齿条(26)一侧与第一齿条(142)相互啮合连接,所述支撑架(24)另一侧设置有两个侧架(242),且两个侧架(242)前端共同连接有第三齿条(28),所述第三齿条(28)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81),第二齿轮(281)远离第三齿条(28)一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齿条(282),所述第四齿条(282)上端设置有托盘(283),以及托盘(28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郑文静姜艳春胡晶王昆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市立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