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9104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防护装置主体,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的顶部安装有移动上板,所述检测口的底部安装有移动下板,所述移动上板的底部连接有上移动底板,所述移动下板的底部连接有下移动底板,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液压缸。本技术通过底座、伸缩液压缸、滑块、滑槽、第一伸缩块、第二伸缩块转动电机和转盘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患者站上底座上时,启动伸缩液压缸,从而控制底座可以上下移动,就达到了对患者高度的调整,转动电机能带动转盘转动,到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刚好对准检测口的位置时,停止转动,从而完成了对患者角度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各医疗单位都建有影像科室,现代的影像设备,除了常规的影像诊断设备外,usg、ct、spect乃至mri等先进设备已在较大的医疗单位应用,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影像学不仅扩大了人体的检查范围,提高了诊断水平,而且可以对某一些疾病进行治疗,这样,就大大地扩展了本学科的工作内容,并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支柱,在医学上,x线被用于对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的新学科,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主要内容,应用普遍。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在患者进行检测时,需要防辐射装置,但是现有的影像科防辐射装置多为铅衣,患者在检测之前需要穿上沉重的铅衣后才能去检查,此过程不仅麻烦,对于活动不方便的患者而言,穿脱铅衣也费时费力,极不方便;

4、2、大部分患者在进行检查时,只需要对某个部位进行检查,但现有装置中检测时不便于对患者裸露在外的部位进行调节,从而有针对性的去检测,所以需要一种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灵活方便调整患者的角度和高度的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简单检测的技术,解决现有的影像科防辐射装置多为铅衣,对患者穿脱铅衣费时费力、极不方便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检测时不便于对患者裸露在外的部位进行调节的问题,以达到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可以灵活方便调整患者的角度和高度的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主体,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一侧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的顶部安装有移动上板,所述检测口的底部安装有移动下板,所述移动上板的底部连接有上移动底板,所述移动下板的底部连接有下移动底板,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液压缸,所述伸缩液压缸的顶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盘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伸缩块的顶部连接有第二伸缩块,所述第一伸缩块的外壁连接有滑块,所述第二伸缩块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一侧设置有扩音器,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装置门。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固定座能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提供支撑力。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上板和移动下板呈上下交错对称排列设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交错对称排列设置的移动上板和移动下板,方便调整检测口的大小,同时也能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扶手。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扶手给被检查的患者提供支撑力,防止医生对患者进行高度和角度调节过程中,患者由于重心不稳摔倒的情况。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扶手的外壁和所述转盘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套。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滑套可以增大摩擦力,增加患者在装置内的稳定性。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板呈环状结构设置。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呈环状结构的顶板在给伸缩块提供支撑力的同时还留出空间给照明灯使用。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本技术提供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通过防护装置主体、扩音器、照明灯、移动上板、上移动底板、移动下板、下移动底板和检测口之间的相互配合,打开装置门,患者进入到防护装置主体的内部,打开照明灯,给防护装置主体内部提供照明,方便患者活动,扩音器方便医生与患者对话指挥,关闭装置门,调节移动上板与上移动底板和移动下板与下移动底板之间的绝对距离,以及调节移动上板和移动下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调节所需要的检测口的大小,使检测口刚好对上患者所需要的检查的部位,即可简单有效且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检查。

16、本技术提供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通过底座、伸缩液压缸、滑块、滑槽、第一伸缩块、第二伸缩块转动电机和转盘之间的相互配合,当患者站上底座上时,根据患者需要检查的范围,调节好检测口的位置及大小,然后让患者抓好扶手,启动伸缩液压缸,从而控制底座可以上下移动,此时滑块在滑槽内滑动,第二伸缩块和第一伸缩块之间发生相对移动,就达到了对患者高度的调整,当所需高度调节完成后,开启转动电机,从而带动转盘开始转动,到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刚好对准检测口的位置时,停止转动,从而完成了装置对患者照射位置角度的调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主体(1),所述防护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4)的顶部安装有移动上板(5),所述检测口(4)的底部安装有移动下板(6),所述移动上板(5)的底部连接有上移动底板(16),所述移动下板(6)的底部连接有下移动底板(17),所述防护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液压缸(7),所述伸缩液压缸(7)的顶部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顶部设置有转盘(9),所述底座(8)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20),所述转盘(9)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5),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伸缩块(12),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外壁连接有滑块(10),所述第二伸缩块(1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顶部安装有照明灯(18),所述照明灯(18)的一侧设置有扩音器(19),所述防护装置主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装置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3)。</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上板(5)和移动下板(6)呈上下交错对称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扶手(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3)的外壁和所述转盘(9)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套(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4)呈环状结构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主体(1),所述防护装置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检测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口(4)的顶部安装有移动上板(5),所述检测口(4)的底部安装有移动下板(6),所述移动上板(5)的底部连接有上移动底板(16),所述移动下板(6)的底部连接有下移动底板(17),所述防护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伸缩液压缸(7),所述伸缩液压缸(7)的顶部连接有底座(8),所述底座(8)的顶部设置有转盘(9),所述底座(8)的内部安装有转动电机(20),所述转盘(9)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5),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顶部连接有第二伸缩块(12),所述第一伸缩块(11)的外壁连接有滑块(10),所述第二伸缩块(12)的顶部连接有顶板(14),所述顶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丽
申请(专利权)人:枣庄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