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600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的出气端上连通有第一通气管,第一通气管上连通有第二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连接组件,两组第一管道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连接组件,两组第二管道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三通气管,第二通气管上固定连通有第四通气管,第四通气管上固定连通有第五通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插接管与第二插接管上套接有密封块,两组密封块的一侧与若干组弹簧固定连接的设计,密封块因弹簧的作用力与管道抵触,提高了插接管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体从连接处泄漏。泄漏。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气体中的硅氧烷组分主要包含六甲基二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等,这些组分在生物质气体中的总含量浓度一般在数毫克每立方米至数十毫克每立方米之间,当随着生物质气在内燃机、锅炉等设备进行燃烧及能源利用,硅氧烷组分会通过高温氧化转化为氧化硅微小颗粒附着在燃烧部件表面以及烟气管道和烟气净化设备部件表面,进而造成对相关设备部件的损坏、失效等不利影响,因此脱除生物质气体中的硅氧烷组分,是可靠利用生物质气体工作的必然要求;
[0003]但是以往多采用冷冻吸附法净化生物质气体中的硅氧烷组分,吸附分离硅氧烷以达到净化目的,使得管道一直处于热胀冷缩的状态,长时间使用后管道连接处会出现缝隙导致气体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通过在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管道连接组件,能有效防止泄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出气端上连通有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上连通有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连接组件,两组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连接组件,两组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组件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三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上固定连通有第四通气管,所述第四通气管上固定连通有第五通气管,所述第五通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
[0006]两组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组件和两组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组件均包括第一插接管、第二插接管、波纹管和微调机构,所述第一插接管与所述第二插接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锁紧块,所述第一插接管和所述第二插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波纹管连通,所述微调机构固定安装于两组所述锁紧块上,两组所述锁紧块上分别开设有凹槽,两组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两组所述凹槽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弹簧,所述第一插接管和第二插接管上均套接有密封块,两组所述密封块的一侧与若干组所述弹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气管位于第五通气管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0008]优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管位于第一通气管的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0009]优选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两组连接板、两组丝杆、U形板和转动杆,两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两组所述锁紧块的表面,两组所述丝杆分别与两组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两组所述丝杆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U形板上,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U形板上。
[0010]优选的,所述U形板上开设有两组限位口,两组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滑动安装于两组所述限位口内。
[0011]优选的,两组所述丝杆上的螺纹相反设置,两组所述丝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斜齿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与两组所述第一斜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的换热管之间填充有疏水性高孔隙率填料。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在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弹簧,第一插接管与第二插接管上套接有密封块,两组密封块的一侧与若干组弹簧固定连接的设计,当插接管与管道连接时,密封块因弹簧的作用力与管道抵触,提高了插接管与管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体从连接处泄漏。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二斜齿轮与两组第一斜齿轮啮合,两组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于锁紧块上,另一端滑动安装于限位口内,两组连接板分别与两组丝杆螺纹连接的设计,当管道长时间热胀冷缩连接处出现缝隙后,旋转手轮带动两组丝杆旋转,使与丝杆螺纹连接的连接板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锁紧块沿着限位口移动,使波纹管能微调长度,将缝隙填满,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管道连接组件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疏水性高孔隙率填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换热器;2、第一通气管;3、第二通气管;4、第一管道连接组件;5、第一冷凝器;6、第二冷凝器;7、第二管道连接组件;8、第三通气管;9、第四通气管;10、第五通气管;11、第一插接管;12、第二插接管; 13、波纹管;14、微调机构;15、锁紧块;16、凹槽;17、内螺纹;18、弹簧;19、密封块;20、第一电磁阀;21、第二电磁阀;22、第三电磁阀;23、第四电磁阀;24、连接板;25、丝杆;26、U形板;27、转动杆;28、限位口; 29、第一斜齿轮;30、第二斜齿轮;31、手轮;32、疏水性高孔隙率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
凝装置,包括换热器1,气体通过换热器1进行热量回收,实现进气预冷,换热器1的出气端上连通有第一通气管2,第一通气管2上连通有第二通气管3,第二通气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连接组件4,两组第一管道连接组件4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冷凝器5和第二冷凝器6,第一冷凝器5 与第二冷凝器6的换热管的表面进行前后两段涂层处理,其中前段表面涂敷纳米氧化硅或纳米氧化铝或纳米氧化钛等亲水材料,涂层厚度在10~100μm 范围,发挥凝结存聚冷凝水的功能;后端表面涂敷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聚二甲基硅烷等疏水性材料,涂层厚度在10~100μm范围,发挥凝结存聚冷凝硅氧烷的功能。前后两段长度比例在0.2:0.8~0.8:0.2范围,换热管之间填充有疏水性高孔隙率填料32,疏水性高孔隙率填料32为塑料网格或金属丝网或聚氨酯多孔泡沫材料,在这些填料表面涂敷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聚二甲基硅烷等疏水性材料,涂层厚度在10~100μm范围,填料孔径大小在5~20mm,孔隙率在65%~95%范围,填料填充冷凝器内空间的10%~90%体积,使液态硅氧烷尽可能粘连在管道上,从而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0022]第一冷凝器5和第二冷凝器6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连接组件7,两组第二管道连接组件7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三通气管8,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包括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的出气端上连通有第一通气管(2),所述第一通气管(2)上连通有第二通气管(3),所述第二通气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管道连接组件(4),两组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组件(4)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冷凝器(5)和第二冷凝器(6),所述第一冷凝器(5)和第二冷凝器(6)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管道连接组件(7),两组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组件(7)的一端分别连通有第三通气管(8),所述第二通气管(3)上固定连通有第四通气管(9),所述第四通气管(9)上固定连通有第五通气管(10),所述第五通气管(10)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换热器(1)的进气端;两组所述第一管道连接组件(4)和两组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组件(7)均包括第一插接管(11)、第二插接管(12)、波纹管(13)和微调机构(14),所述第一插接管(11)与所述第二插接管(1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锁紧块(15),所述第一插接管(11)和所述第二插接管(12)的另一端与所述波纹管(13)连通,所述微调机构(14)固定安装于两组所述锁紧块(15)上,两组所述锁紧块(15)上分别开设有凹槽(16),两组所述凹槽(16)的内壁上均开设有内螺纹(17),两组所述凹槽(16)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弹簧(18),所述第一插接管(11)和第二插接管(12)上套接有密封块(19),两组所述密封块(19)的一侧与若干组所述弹簧(1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体中硅氧烷组分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通气管(9)位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刚严利王磊王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碳环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