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车身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产品竞争日趋激烈,要求机舱布局更为紧凑合理,零件固定牢固,同时还要考虑碰撞安全性能。在各个汽车厂商都在对自身的平台进行优化和迭代,并应用于自身产品之时,需要对原有机舱布局进行优化升级。
[0003]发动机控制单元如果布置位置过于靠前,在碰撞时容易受到冲击,如果出现发动机控制单元损坏,会增大维修成本;如果出现线束连接断开,有可能会影响用电器件的功能,如车门解锁;
[0004]发动机控制单元如果布置位置过高,容易导致发动机控制单元与发动机罩外板距离不足,可能会导致行人保护得分降低;
[0005]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如果固定点结构和位置不合理,容易刚性不足,导致车辆使用过程中发动机支架与发动机控制支架一同晃动,引起磕碰风险。
[0006]因此为了规避上述问题,对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的布置优化,以及机舱布局的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布置结构,包括发动机控制单元(1)和固定发动机控制单元(1)的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控制单元(1)和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布置在机舱配电盒(3)和蓄电池(4)之间,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为直角梯形结构,发动机控制单元(1)通过四套螺栓螺母固定在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上的四个发动机控制单元与其支架固定点(9)上,其中两个发动机控制单元与其支架固定点(9)位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的上底边上,另外两个发动机控制单元与其支架固定点(9)位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的下底边上,并与上底边上的两个发动机控制单元与其支架固定点(9)对称设置;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上有三个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与车身钣金固定点(11),其中两个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与车身钣金固定点(11)位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的锐角底角所在的部位,并通过两套螺栓螺母固定在左前轮罩挡泥板(8)的前部,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上的这两个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与车身钣金固定点(11)所在的部位与左前轮罩挡泥板(8)上对应的连接部位的钣金随型,另外一个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与车身钣金固定点(11)位于发动机控制单元支架(2)的下底边的两个发动机控制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伸,丁立杰,刘国亮,郝帅,樊鹏飞,曲春雷,刘向党,孙家鹏,邢阳阳,杨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