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96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包括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背绕式定子铁芯安装在背绕式定子机壳中;定子轭部呈环形结构,数个定子内齿、伞形定子外齿与定子轭部相连并分别位于定子轭部内外两侧,绕组线圈整体缠绕于定子轭部上,绕组线圈位于定子内齿之间以及伞形定子外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定子铁芯外齿做成伞型结构,增大了与机壳的接触面积,热量通过齿部能够得到有效传导,更有利于电机的散热,避免绕组温度过高。铁芯与机壳充分接触,保证了定子铁芯和机壳配合牢固;伞形结构可将线圈限制于齿内而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避免绕组与机壳干涉,降低绕组绝缘破损风险。缘破损风险。缘破损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
,涉及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应用到高速永磁电机,例如空压机、高速机床、真空泵等等。该电机具有功率密度大、过载能力强、效率高,动态响应快、尺寸小等优势。
[0003]现有高速背绕式电机机壳配合结构特点如图所示,定子外槽安放绕组,并缠绕在定子轭部上,定子外齿与机壳嵌套。或者如图所示,绕组通过定子外槽缠绕在定子轭部上,定子外齿直接与机壳热套配合。
[0004]该结构缺点为:结构虽然机壳与定子配合紧密,但是该方式中定子外槽的有效面积减少,绕组安放困难,并且绕组容易干涉到机壳,造成电机绝缘不良的风险。机壳与定子外齿直接配合,但有效接触面积过小,散热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能解决机壳与定子外齿直接配合,但有效接触面积过小,散热较为困难的问题。
[000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包括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背绕式定子铁芯安装在背绕式定子机壳中;定子轭部呈环形结构,数个定子内齿、伞形定子外齿与定子轭部相连并分别位于定子轭部内外两侧,绕组线圈整体缠绕于定子轭部上,绕组线圈位于定子内齿之间以及伞形定子外齿之间;伞形定子外齿包括齿宽部和外齿极靴两部分,齿宽部径向内端与定子轭部径向端面相连,齿宽部径向外端连接外齿极靴,外齿极靴形状为伞面状,外齿极靴沿圆弧向两侧延伸。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外齿极靴的外弧面位于同一圆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伞状外齿极靴与背绕式定子机壳接触并配合,二者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或键槽配合。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定子内齿和伞形定子外齿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背绕式定子机壳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定子安装部、定子轭部腔、外定子安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定子安装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定子线圈槽与内定子齿腔,外定子安装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定子线圈槽和外定子齿腔。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内定子齿腔、外定子齿腔、定子轭部腔三者连通。
[0013]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定子铁芯外齿做成伞型结构,增大了与机壳的接触面积,热量通过齿部能够得到有效传导,更有利于电机的散热,避免绕组温度过高。铁芯与机壳充分接触,保证了定子铁芯和机壳配合牢固;伞形结构可将线圈限制于齿内而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避免绕组与机壳干涉,降低绕组绝缘破损风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17]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包括”和“具有”等类似术语,是指除了已经在“包括”和“具有”中所罗列的那些内容以外,还可以“包括”和“具有”其它尚未罗列的内容;例如,可以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经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19]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坐标参考图1,以图1中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前,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为后,以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左右,图1中的上下方向为上下。
[0020]图1中,包括定子轭部1、定子内齿2、伞形定子外齿3、背绕式定子机壳4、内定子线圈槽4

1、外定子线圈槽4

2、齿宽部5、外齿极靴6等。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包括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4两部分构成。背绕式定子铁芯安装在背绕式定子机壳4中。其中,背绕式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轭部1、定子内齿2、伞形定子外齿3等部分。
[0022]定子轭部1呈环形结构,数个定子内齿2、伞形定子外齿3与定子轭部1相连并分别位于定子轭部1内外两侧,绕组线圈整体缠绕于定子轭部1上。伞形定子外齿3包括齿宽部5和外齿极靴6两部分,齿宽部5径向内端与定子轭部1径向端面相连,齿宽部5径向外端连接外齿极靴6,外齿极靴6形状为伞面状,数个外齿极靴6的外弧面位于同一圆上,并且每个外齿极靴6沿圆弧向两侧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伞状外齿极靴6与背绕式定子机壳4接触并配合,二者之间可采用过盈配合或键槽配合。
[0023]为了节约端部电枢绕组,定子内齿2和伞形定子外齿3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24]定子外齿3做成伞型结构,与背绕式定子机壳4充分接触,能够增大散热输出面积,使电机热量更好的传递给外界,同时也保证了定子铁芯与背绕式定子机壳4安装牢固。此
外,线圈在绕制时有鼓出凸起使线圈外径超出定子齿外径的风险,伞形结构可将线圈限制于齿内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能够有效避免绕组与背绕式定子机壳4干涉,降低绕组绝缘破损风险。
[0025]背绕式定子机壳4由内至外依次设有内定子安装部、定子轭部腔、外定子安装部,内定子安装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定子线圈槽4

1与内定子齿腔,外定子安装部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定子线圈槽4

2和外定子齿腔,内定子齿腔、外定子齿腔、定子轭部腔三者连通。内定子线圈槽4

1和外定子线圈槽4

2用于放置线圈绕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4),背绕式定子铁芯安装在背绕式定子机壳(4)中;定子轭部(1)呈环形结构,数个定子内齿(2)、伞形定子外齿(3)与定子轭部(1)相连并分别位于定子轭部(1)内外两侧,绕组线圈整体缠绕于定子轭部(1)上,绕组线圈位于定子内齿(2)之间以及伞形定子外齿(3)之间;伞形定子外齿(3)包括齿宽部(5)和外齿极靴(6)两部分,齿宽部(5)径向内端与定子轭部(1)径向端面相连,齿宽部(5)径向外端连接外齿极靴(6),外齿极靴(6)形状为伞面状,外齿极靴(6)沿圆弧向两侧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外齿极靴(6)的外弧面位于同一圆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背绕式定子铁芯背绕式定子机壳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伞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令康史跃徐凡雅陆涛康彦飞冯利军钱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