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等速万向节的滚动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69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14
一种用于等速万向节的滚动护套包括:被构造为紧固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轴上的第一紧固部;被构造为紧固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壳体上的第二紧固部;被构造为能够在等速万向节弯曲时折叠的第一折叠部;被构造为能够在等速万向节弯曲时折叠并且在径向上设置在第一折叠部的外侧的第二折叠部;被构造为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折叠时支撑拉伸和压缩的支撑部;连接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的第一脊部;以及连接第二折叠部和支撑部的第二脊部。连接第二折叠部和支撑部的第二脊部。连接第二折叠部和支撑部的第二脊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等速万向节的滚动护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辆的等速万向节中使用的滚动护套。

技术介绍

[0002]滚动护套也被称为膜式护套,其围绕车辆的等速万向节安装并被构造为具有储存润滑脂以防止异物在操作期间流入的功能以及润滑和冷却的功能。滚动护套包括分别紧固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壳体和轴上的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以及设置在第一紧固部与第二紧固部之间的折叠部,由于万向节壳体和轴被构造为在等速万向节的操作期间经历轴向相对运动和摆动,因此折叠部被构造为吸收轴向相对运动和摆动。
[0003]由于滚动护套的折叠部在操作期间反复经受拉伸和压缩,因此可能在折叠部的特定部分中发生过度的形状变形或应力集中,因此耐久性可能变差。另外,由于传统的滚动护套的折叠部主要仅由在垂直方向上折叠的结构组成,因此如果其在过度使用和安装期间的弯曲量大于允许的操作角度,则应力可能集中在主折叠中并且可能造成损坏。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10

2015

0125575号(2015年11月9日)
[0006](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注册第10

1865190号(2018年5月31日)
[0007](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US8,313,107号(2012年11月20日)
[0008](专利文献4)美国专利第US9,494,199号(2016年11月15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技术目的<br/>[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护套,其由于通过在摆动期间分散拉伸区域来防止过度变形而具有改进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011]技术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种在等速万向节中使用的滚动护套包括:第一紧固部,其被构造为紧固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轴上;第二紧固部,其被构造为紧固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壳体上;第一折叠部,其被构造为在等速万向节摆动时折叠;第二折叠部,其被构造为在等速万向节摆动时折叠并且在径向上设置在第一折叠部的外侧;支撑部,其被构造为在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折叠时支撑拉伸和压缩;第一脊部,其连接第一折叠部和第二折叠部;以及第二脊部,其连接第二折叠部和支撑部。
[0013]第一脊部和第二脊部可以分别在与万向节轴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朝向第一紧固部形成为凸形。
[0014]第一脊部的顶点处的切线和第二脊部的顶点处的切线可以分别垂直于万向节轴的轴向方向。
[0015]第一紧固部的顶端与第一脊部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紧固部的顶端与第二脊部的顶点之间的距离。
[0016]第二紧固部的端部与第一折叠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紧固部的端部与第二折叠部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0017]连接第一折叠部和第一脊部的部分可以相对于万向节轴的轴向方向形成10至25度之间的角度。
[0018]平行于万向节轴的轴向方向并同时通过第一脊部的顶点的线与第一紧固部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是平行于万向节轴的轴向方向并同时通过第二折叠部的底部的线与第一紧固部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的20%至50%。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提供两个折叠部和支撑部来防止折叠部的过度形状变形并且分配载荷而改进护套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动护套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

I截取的剖视图。
[0023]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动护套在摆动状态下的形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文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滚动护套10用于在车辆的驱动系统中使用的等速万向节。滚动护套10包括被构造为分别紧固到等速万向节200的万向节轴201和万向节壳体203上的第一紧固部11和第二紧固部13。例如,等速万向节200可以是能够摆动和轴向移位的万向节,万向节壳体203可以是等速万向节200的外圈并且万向节轴201可以是与等速万向节200的内圈连接的轴。
[0026]参照图1和图2,第一紧固部11和第二紧固部13可以分别具有中空圆柱形状并且可以沿着轴向方向XL同轴地设置。第一紧固部11和第二紧固部13分别形成紧固凹槽111和131,并且卡箍301和303分别紧固到紧固凹槽111和131上,使得紧固部11和13可以分别紧固到万向节轴201和万向节壳体203上。
[0027]设置有第一折叠部15和第二折叠部17,它们各自被构造为能够在等速万向节摆动时折叠。如图2所示,第二折叠部17在径向上设置在第一折叠部15的外侧,并且第一折叠部15和第二折叠部17可以各自具有环形形状并且在展开状态下(即,在图2的状态下)同轴地设置。
[0028]支撑部19被构造为在第一折叠部15和第二折叠部17折叠时支撑拉伸和压缩。支撑部19可包括平行于轴向方向XL延伸的底部191和从底部191径向向外突出的多个凸缘193。
[0029]参照图2,第一脊部21连接第一折叠部15和第二折叠部17,并且第二脊部23连接第二折叠部17和支撑部19。第一脊部21和第二脊部23可以分别在与万向节轴201的轴向方向XL平行的方向上朝向第一紧固部11形成为凸形。与第一脊部21和第二脊部23的轴向方向XL平行的方向上的顶点211和231处的切线可以垂直于轴向方向X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设置了两个折叠部15和17以及两个脊部21和23。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紧固部11的顶端与第一脊部21的顶点211之间的距离H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紧固部11的顶端与第二脊部23的顶点231之间的距离I。同时,第二紧固部13的端部与第一折叠部15的底部151之间的距离C可以大于第二紧固部13的端部与第二折叠部17的底部171之间的距离D。另外,连接第一折叠部15和第一脊部21的部分153可以相对于轴向方向XL形成10至25度之间的角度。平行于轴向方向XL并同时通过第一脊部21的顶点211的线与第一紧固部1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E可以是平行于轴向方向XL并同时通过第二折叠部17的底部171的线与第一紧固部1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F的20%至50%。
[0031]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滚动护套在弯曲状态下的形状的视图,如图3所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滚动护套中,由于拉伸区域被划分在第一折叠部15和第二折叠部17中,因此不存在过度变形,并且支撑部19可以有效地支撑第一折叠部15和第二折叠部17的拉伸和压缩。
[0032]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此,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概念做出的各种修改和改进也处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
[0033]工业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在等速万向节中使用的滚动护套,其包括:第一紧固部,其被构造为紧固到所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轴上;第二紧固部,其被构造为紧固到所述等速万向节的万向节壳体上;第一折叠部,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等速万向节摆动时折叠;第二折叠部,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等速万向节摆动时折叠并且在径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部的外侧;支撑部,其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折叠时支撑拉伸和压缩;第一脊部,其连接所述第一折叠部和所述第二折叠部;以及第二脊部,其连接所述第二折叠部和所述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护套,其中,所述第一脊部和所述第二脊部分别在与所述万向节轴的轴向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紧固部形成为凸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护套,其中,所述第一脊部的顶点处的切线和所述第二脊部的顶点处的切线分别垂直于所述万向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铉一卢正洙安南植
申请(专利权)人:怡来汽车电子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