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20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支架,还包括能绕上下方向转动轴线转动的头架,头架包括头架框,头架框上设置有一对能相对移动以对患者头部夹持固定的头部夹持体,各头部夹持体均包括夹持体支架和两个与夹持体支架铰接相连的夹持瓣,夹持瓣包括支撑板、接触层和设置于支撑板与接触层之间的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能对大致方向肌力测量而不能细化肌力分析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等颈椎疾病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病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0003]在颈椎康复治疗过程中,通过相应的颈椎康复治疗仪来对颈椎的各个方向的肌力进行评估,以规划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肌力是指肌肉的力量。颈椎最重要的三个动作是左右平动、前后平动和俯仰动作,也就是说需要对颈椎左右方向的肌力和前后方向肌力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通过一对夹持体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夹持,夹持体与头架框之间设置测力传感器,通过测力传感器测量颈椎对应方向的肌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测力传感器只能测出大致方向的肌力,不能进行细节肌力的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能对大致方向肌力测量而不能细化肌力分析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颈椎康复治疗仪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支架,还包括能绕上下方向转动轴线转动的头架,头架包括头架框,头架框上设置有一对能相对移动以对患者头部夹持固定的头部夹持体,各头部夹持体均包括夹持体支架和两个与夹持体支架铰接相连的夹持瓣,夹持瓣包括支撑板、接触层和设置于支撑板与接触层之间的测力传感器。
[0007]支撑板为弧形支撑板。
[0008]支撑板通过球铰与夹持体支架铰接相连。
[0009]夹持体支架包括两个分叉和与两个分叉连接处相连的导向方杆,两个分叉和导向方杆形成Y形结构,各夹持瓣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分叉上,头架框上设置有与导向方杆适配导向配合的止转方孔,头架框上螺纹连接用于顶紧导向方杆的固定螺栓。
[0010]治疗仪支架包括支架底座、固定于支架底座上的支架立柱和设置于支架立柱顶端的支架横梁,支架底座上设置有座椅,座椅上设置有束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初始调整头架的方向,使得测力传感器的测力方向与患者的头部用力方向一致,假设初始位置时,两个夹持体前后布置,患者的头部位于两个夹持体之间,两个夹持体相对移动而使得各夹持瓣对患者的头部夹持固定,患者的头部前后用力,各夹持瓣上的测力传感器就会测得相应的力值数据,四个测力传感器就会测
量的四个力值数据,从而对患者对应方向的肌力进行细化分析;当完成一个方向的测力时,调整头架的方向,使得两个夹持体左右布置,两个夹持体再次移动而使得各夹持瓣对患者的头部夹持固定,患者的头部左右用力,四个传感器就可以测量患者颈椎左右方向上的肌力。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姿态调整架与头架的配合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头架的俯视图;
[0015]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16]图中:1、治疗仪支架;2、支架立柱;3、支架底座;4、驱动电机;5、支架横梁;6、丝母;7、支架齿轮;8、驱动齿条;9、头部夹持体;10、第一倒U形支架;11、头架框;12、固定销钉;13、弧形板销轴孔;14、弧形板;15;导向方杆;16、座椅;17、拉绳;18、第二倒U形支架;19、第二倒U形支架的侧臂;20、第一倒U形支架的侧臂;21、拉簧;22、导向段;23、固定螺栓;24、夹持瓣;25、夹持体支架;26、球铰;27、接触层、28、测力传感器;29弧形支撑板;30、姿态调整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18]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0]本技术中颈椎康复治疗仪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包括治疗仪支架1,治疗仪支架包括支架底座3、固定于支架底座上的支架立柱2和设置于支架立柱顶端的支架横梁5。支架横梁5上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调整架30,支架横梁上设置有与姿态调整架传动连接以驱动姿态调整架转动的调整架驱动机构,调整架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和被驱动电机4驱动而前后移动的驱动齿条8,姿态调整架上固定有与驱动齿条咬合传动的支架齿轮7。驱动电机通过丝杠丝母机构带动驱动齿条前后移动,丝杠丝母机构包括沿前后方向与支架横梁导向移动配合的丝杠和与驱动电机的扭矩输出端相连的丝母8,丝杠与驱动齿条8相连,丝母6转动时,丝杠可以带着驱动齿条前后移动。
[0021]支架底座上设置有座椅6,座椅6上设置有束带,使用时,患者可以坐于座椅上,通过束带来固定患者的上半身。
[0022]姿态调整支架包括第一倒U形架10,第一倒U形架10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支架横梁转动配合,支架齿轮7同轴线固定于转轴的上端。第一倒U形架包括底臂和固定于底臂两端的两个侧臂。姿态调整架上设置有头架,头架包括头架框11,头架框11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夹持患者头部的头部夹持体9。具体的,头架框11通过第二倒U形架13装配于第一倒U形架10上,
第二倒U形支架的两个侧臂下端19与第一倒U形架的两个侧臂下端20转动相连,第一倒U形支架与第二倒U形支架之间设置有可拆固定结构。
[0023]可拆固定结构包括固定于第二倒U形支架的一个侧臂上的弧形板14,弧形板14上开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弧形板销轴孔13,第一倒U形支架上开设有与弧形板销轴孔对应布置的支架销轴孔,可拆固定结构还包括用于可拆穿装于支架销轴孔与对应弧形板销轴孔中的固定销钉12。
[0024]第一倒U形支架的侧臂与第二倒U形支架的侧臂之间设置有拉簧21。支架立柱上沿上下方向导向移动装配有训练配重块,训练配重块通过拉绳17与第二倒U形支架的顶部相连。
[0025]一对头部夹持体中具有两个头部夹持体,各头部夹持体均包括夹持体支架25和与夹持体支架固定连接的导向方杆15,头架框上设置有与导向方杆适配导向配合的止转方孔,头架框上还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3,夹持体支架位置调整后,可以旋拧固定螺栓,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康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绕上下方向转动轴线转动的头架,头架包括头架框,头架框上设置有一对能相对移动以对患者头部夹持固定的头部夹持体,各头部夹持体均包括夹持体支架和两个与夹持体支架铰接相连的夹持瓣,夹持瓣包括支撑板、接触层和设置于支撑板与接触层之间的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支撑板为弧形支撑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支撑板通过球铰与夹持体支架铰接相连。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嗣泰朱天钢李恒刘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希迪克康复医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