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51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4
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包括进油阀座、垫片、柱塞套座面、进油阀、堵头,所述进油阀座座面圆弧半径增大,圆弧切点位置外移,形成切点的球面中心位于进油阀中轴线上;所述柱塞套座面设有卡槽;所述垫片安装于进油阀座和柱塞套座面之间,垫片设有凸阶,嵌于柱塞套卡槽中,防止垫片径向窜动;所述进油阀杆端弧面半径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进油阀座面密封结构进行了改变,在进油阀座和柱塞套座面两接触面间插入垫片将两表面隔离,从而有效减缓泵头微动疲劳、提高进油阀落座冲击强度,可整体降低高压泵疲劳寿命失效风险。高压泵疲劳寿命失效风险。高压泵疲劳寿命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泵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具体包括高压共轨泵、共轨管、喷油器、ECU、传感器等部件。燃油从油箱经燃油滤清器输入高压共轨泵,在柱塞腔内加压后送入到共轨管中,共轨管内的压力根据ECU发出的压力调节信号控制,燃油经高压油管输给喷油器,喷油器根据ECU发出的指令以合适的喷油动作将燃油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
[0003]高压油泵是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液体的压力能,燃油经压缩通过出油阀流向共轨管。具体而言,凸轮轴旋转驱动柱塞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当工作容积变大时,燃油通过进油阀被吸入;当工作容积被压缩时,燃油迅速增压直到超过当前轨压,燃油压力差驱使出油阀打开燃油流入共轨管。
[0004]高压共轨泵常用的进油阀密封组件包括进油阀座、柱塞套座面、进油阀、堵头等。在高压共轨泵吸油和泵油的过程中,进油阀座密封件承受着循环往复的恶劣工况。一个周期内进油阀座面和柱塞套座面承受着柱塞腔最大油压和最小油压的交变工况,周而复始的工作使柱塞套座面和进油阀座面会出现微动磨损和微动疲劳,累积到一定时间泵头座面可能开裂失效,而进油阀频繁地开启和落座使进油阀杆端圆角处也存在开裂风险。
[0005]针对上诉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在进油阀座和柱塞套座面之间加入垫片,通过垫片弹塑性变形来吸收微动,通过增大进油阀座座面圆弧半径和切点外移降低应力幅,从而有效降低泵头失效风险,通过增大进油阀杆端弧面半径可以提高进油阀疲劳强度,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更改少、成本低而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包括柱塞套、进油阀座、垫片、进油阀和堵头,所述垫片安装于柱塞套座面和进油阀座之间,所述堵头施加扭矩将柱塞套、进油阀座和垫片拧紧密封,所述进油阀根据柱塞腔油压开启或关闭完成进油;
[0007]进一步的,柱塞套座面设有卡槽,卡槽位置位于进油阀座面与垫片切点往外一段距离;
[0008]进一步的,进油阀座座面圆弧半径增大,在有限元计算分析基础上,根据加工要求和工艺要求圆弧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三倍,圆弧切点位置外移,形成切点的球面中心位于进油阀中轴线上;
[0009]进一步的,垫片设有凸阶,凸阶尺寸和位置与所述卡槽匹配,垫片厚度略小于卡槽深度,垫片外径与柱塞套座面外径一致,内径小于进油阀座面内径,垫片材料为弹塑体材料;
[0010]进一步的,杆端弧面半径增大,在有限元计算分析基础上,根据加工要求和工艺要
求弧面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二倍,使进油阀强度极大地提高。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进油阀座和柱塞套座面之间加入垫片、增大进油阀座座面圆弧半径和切点外移和增大进油阀杆端弧面半径,可以有效降低泵头座面和进油阀开裂失效风险,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效果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柱塞套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油阀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垫片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垫片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油阀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柱塞套1、进油阀座2、垫片3、进油阀4、堵头5、卡槽6、圆弧7、凸阶8、弧面9。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包括柱塞套1、进油阀座2、垫片3、进油阀4和堵头5,所述垫片3安装于柱塞套1座面和进油阀座2座面之间,所述堵头5施加扭矩将柱塞套1、进油阀座2和垫片3拧紧密封,所述进油阀4根据柱塞腔油压开启或关闭完成进油。
[0020]柱塞套1座面设有卡槽6,卡槽6位置位于进油阀座2座面与垫片3切点往外0.3mm处,从而避开座面应力最高点位置,卡槽6深度不宜太深,约为座面总长度的1/7;
[0021]进油阀座2座面圆弧7半径增大,大于等于R10mm、小于等于R15mm,圆弧7切点位置外移,使形成切点的球面中心位于进油阀4中轴线上,从而使座面受力均匀;
[0022]垫片3设有凸阶8,凸阶8尺寸和位置与所述卡槽6匹配,垫片3厚度略小于卡槽6深度,垫片3外径与柱塞套1座面外径一致,内径小于进油阀座2座面内径,使垫片3宽度均大于进油阀座2座面宽度和柱塞套1座面宽度,垫片3材料为弹塑体材料,装配时垫片3凸阶8和柱塞套1座面卡槽6精密嵌合,从而防止工作过程中垫片3径向窜动;
[0023]进油阀4杆端弧面9半径增大,杆端弧面9半径大于等于R1.5mm、小于等于R2mm,使进油阀4强度极大地提高。
[0024]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根据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柱塞套座面密封接触面间的滑移量降低约54.6%,接触应力幅降低约48.7%,柱塞套座面最大剪切应力幅降低约46.6%,进油阀疲劳强度提高约33.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套(1)、进油阀座(2)、垫片(3)、进油阀(4)和堵头(5),所述垫片(3)安装于柱塞套(1)座面和进油阀座(2)之间,所述堵头(5)施加扭矩将柱塞套(1)、进油阀座(2)和垫片(3)拧紧密封,所述进油阀(4)根据柱塞腔油压开启或关闭完成进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套(1)座面设有卡槽(6),卡槽(6)位置位于进油阀座(2)座面与垫片(3)切点往外0.3m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共轨泵进油阀座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青黄见郑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思达耐精密机电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