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2511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切割组件,设于装置主体上,且可相对装置主体移动,对单晶硅头部进行切割;冷却介质循环组件,设于装置主体上,对切割组件喷淋冷却介质;收集组件,收集组件与冷却介质循环组件连通,收集切割后的单晶头部及冷却介质;固定组件,与收集组件连接,对单晶硅棒进行夹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金刚线对单晶硅棒的头部进行切割,并且整体结构集成在装置主体上,装置主体能够自由移动,根据单晶硅棒的位置能够自由移动,实现便捷式切割,在拉晶的过程中可以提前测试单晶头部电阻率、寿命、缺陷、氧碳含量等品质参数,对下步生产执行做出指导性措施。对下步生产执行做出指导性措施。对下步生产执行做出指导性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硅单晶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车间通过敲小头工艺,对单晶的电阻率提前测量识别,对取段投料后的掺杂量、取段长度、复投原料、停炉时间做出相应调整,保证高品质产品的产出。但是,钼锤敲击时截面凹凸不平,影响测量结果,且钼锤敲击时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或者其他前者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包括:
[0005]可移动的装置主体;
[0006]切割组件,设于装置主体上,且可相对装置主体移动,对单晶硅头部进行切割;
[0007]冷却介质循环组件,设于装置主体上,对切割组件喷淋冷却介质;
[0008]收集组件,收集组件与冷却介质循环组件连通,收集切割后的单晶头部及冷却介质;
[0009]固定组件,与收集组件连接,对单晶硅棒进行夹紧固定。
[0010]进一步的,切割组件包括支撑件、与支撑件连接的导向组件以及套装在导向组件上的切割件,支撑件可移动的设于装置主体上,对切割件进行位置调整;
[0011]导向组件包括主动导向件和至少一个从动导向件,主动导向件与从动导向件通过切割件连接,主动导向件驱动切割件转动,进行切割。
[0012]进一步的,主动导向件包括与支撑件连接的调节件、与调节件连接的导向驱动件以及主动轮,主动轮与导向驱动件连接,导向驱动件在调节件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节,导向驱动件驱动主动轮转动,带动切割件转动。
[0013]进一步的,支撑件包括支撑架、横向移动件和纵向移动件,支撑架与横向移动件连接,横向移动件与纵向移动件连接,以使得支撑架在纵向移动件和横向移动件作用下进行横向及纵向移动。
[0014]进一步的,切割组件还包括推杆,推杆与支撑件连接,推动切割后的单晶头部。
[0015]进一步的,冷却介质循环组件包括存储件、与存储件连接的存储动力件以及与存储动力件连接的喷淋件,喷淋件的位置与切割件的位置相对应,存储动力件动作,以使得存储件内的冷却介质由喷淋件喷出。
[0016]进一步的,收集组件包括接料斗和与接料斗连通的密封接料件,密封接料件倾斜设置,对冷却介质进行导向、收集。
[0017]进一步的,密封接料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承接件和第二承接件,第一承接件与接料斗连接且连通,第二承接件移动设于装置主体上,第二承接件可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承接件;
[0018]第一承接件与第二承接件相应位置均设有开口,以使得第一承接件与第二承接件接触时构造出一孔结构,单晶硅棒被切割时置于该孔结构中。
[0019]进一步的,接料斗的内部空间被设置为相互连通的收集室和流通室,收集室与流通室连接处设有过滤网,对进入接料斗的冷却介质进行过滤。
[0020]进一步的,固定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架与收集组件连接,第二固定件移动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第二固定件可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件;
[0021]第一固定组件与第二固定组件的相应位置均设置有固定开口,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接触时构造出一贯穿孔结构,单晶硅棒被切割时置于该贯穿孔结构中被固定夹紧。
[002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采用金刚线对单晶硅棒的头部进行切割,并且整体结构集成在装置主体上,装置主体能够自由移动,根据单晶硅棒的位置能够自由移动,实现便捷式切割;
[0023]该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将单晶硅棒的头部切下,在拉晶的过程中可以提前测试单晶头部电阻率、寿命、缺陷、氧碳含量等品质参数,对下步生产执行做出指导性措施;
[0024]采用金刚线切割,单晶硅棒的头部切割后,切割截面平整,测量电阻率和寿命数据更为准确,减少无效产品的产生,保证高品质产品的产出,减少原料、人工、时间等成本上的浪费,提高产品竞争力,提升效益;
[0025]该切割装置结构紧凑,重量轻,便捷化程度高,可以根据单晶硅棒的位置及单晶硅棒的头部的尺寸、使用位置进行灵活调整切割,保证切割过程的安全;
[0026]通过调整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位置,进而调整金刚线的位置,对不同位置的单晶硅棒的头部进行切割,具有冷却介质循环组件,在金刚线切割的过程中对金刚线进行冷却介质喷淋,对金刚线进行降温且润滑,避免切割过程中造成单晶硅棒崩坏;具有收集组件和推杆,通过推杆施加压力,使得单晶头部能够进入收集组件内,对切割后的单晶硅棒的头部进行收集,安全性高,便于对单晶头部进行集中处理,具有倾斜设置的密封接料件,对冷却介质进行收集,冷却介质进入收集组件内,并进行过滤,使得冷却介质能够循环使用,提高冷却介质的使用率;具有固定组件,能够对单晶进行夹紧固定,避免单晶头部在切割过程中产生晃动,保证切割截面平整。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切割组件未显示);
[0029]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切割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
[0031]1、支撑座
ꢀꢀꢀꢀꢀꢀꢀꢀꢀꢀꢀꢀꢀꢀ
2、支撑架
ꢀꢀꢀꢀꢀꢀꢀꢀꢀꢀꢀ
3、调节件
[0032]4、导向驱动件
ꢀꢀꢀꢀꢀꢀꢀꢀꢀꢀ
5、主动轮
ꢀꢀꢀꢀꢀꢀꢀꢀꢀꢀꢀ
6、推杆
[0033]7、连接杆
ꢀꢀꢀꢀꢀꢀꢀꢀꢀꢀꢀꢀꢀꢀ
8、从动轮
ꢀꢀꢀꢀꢀꢀꢀꢀꢀꢀꢀ
9、接料斗
[0034]10、过滤网
ꢀꢀꢀꢀꢀꢀꢀꢀꢀꢀꢀꢀꢀ
11、存储件
ꢀꢀꢀꢀꢀꢀꢀꢀꢀꢀ
12、存储动力件
[0035]13、行走件
ꢀꢀꢀꢀꢀꢀꢀꢀꢀꢀꢀꢀꢀ
14、固定组件
ꢀꢀꢀꢀꢀꢀꢀꢀ
15、密封接料件
[0036]16、动力装置
ꢀꢀꢀꢀꢀꢀꢀꢀꢀꢀꢀ
17、喷淋件
ꢀꢀꢀꢀꢀꢀꢀꢀꢀꢀ
18、纵向移动件
[0037]19、横向移动件
ꢀꢀꢀꢀꢀꢀꢀꢀꢀ
15

1、第一承接件
ꢀꢀꢀꢀ
15

2、第二承接件
[0038]20、切割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0]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用于对单晶硅的头部进行切割,采用金刚线对单晶硅棒的头部进行切割,切割截面平整,测量电阻率和寿命数据更为准确,且切割过程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装置主体;切割组件,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且可相对所述装置主体移动,对单晶硅头部进行切割;冷却介质循环组件,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对所述切割组件喷淋冷却介质;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冷却介质循环组件连通,收集切割后的单晶头部及冷却介质;固定组件,与所述收集组件连接,对单晶硅棒进行夹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支撑件、与支撑件连接的导向组件以及套装在导向组件上的切割件,所述支撑件可移动的设于所述装置主体上,对所述切割件进行位置调整;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主动导向件和至少一个从动导向件,所述主动导向件与所述从动导向件通过所述切割件连接,所述主动导向件驱动所述切割件转动,进行切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导向件包括与所述支撑件连接的调节件、与调节件连接的导向驱动件以及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导向驱动件连接,所述导向驱动件在所述调节件的作用下进行位置调节,所述导向驱动件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带动所述切割件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架、横向移动件和纵向移动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横向移动件连接,所述横向移动件与所述纵向移动件连接,以使得所述支撑架在所述纵向移动件和所述横向移动件作用下进行横向及纵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推动切割后的单晶头部。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便携式单晶硅头部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宇刘学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中环协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