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49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晶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立板,立板的侧面设有滑槽;至少一个设置于滑槽内的滑块、与滑块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光滑度测量仪,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用于驱动滑块在滑槽中作升降运动的升降部;正对于光滑度测量仪的检测头的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夹持晶体,且夹持部与滑块一一对应,夹持部包括对称设于滑槽两侧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压板,两个压板相对设置;与第一气缸连接的转动部,滑槽的侧壁设有内侧槽,转动部用于带动第一气缸转动,且转动部设于内侧槽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晶体的光滑度进行检测时,可有效减少人体接触晶体的次数,减小了晶体被损伤的风险。风险。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晶体能实现电、磁、光、声和力等的交互作用和转换,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在晶体生产后,需要对光滑度进行测量,对于四棱柱形的晶体(大部分情况下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在对光滑度进行测量时,一般会通过光滑度测量仪进行测量,但是本申请人发现,在光滑度测量仪对晶体进行测量时,每次在对晶体的一个面测量完成后,需要人工将晶体的另一个面调整至正对光滑度测量仪才可以继续测量,这样人体需要不断的接触晶体,增加了晶体被损伤的风险。
[0003]在申请号为CN202122628383.5,专利名称为一种玻璃表面光滑度检测装置的专利中,包括放置底座,放置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上端安装有除尘箱,除尘箱的下端固定有多个环形分布的吸气管,多个吸气管的下端均设置有吸盘,固定架的下端安装有光滑度激光检测头,光滑度激光检测头电性连接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安装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放置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放置底座的上端开设有圆孔,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件产品进行检测,但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在对晶体进行测量时,人体需要不断的接触晶体的问题。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及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立板,所述立板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与所述滑块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光滑度测量仪,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用于驱动滑块在滑槽中作升降运动的升降部;正对于所述光滑度测量仪的检测头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晶体,且夹持部与滑块一一对应,所述夹持部包括对称设于滑槽两侧的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压板,两个所述压板相对设置;与第一气缸连接的转动部,所述滑槽的侧壁设有内侧槽,所述转动部用于带动第一气缸转动,且转动部设于所述内侧槽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滑块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块上的光滑度测量仪相对设置,所述升降部在驱动滑块沿着滑槽运动时,两个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反。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包括:位于内侧槽内的转板,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转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中轴线与转板的中轴线重合;
一端固定于内侧槽侧壁的若干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另一端与设于转板其中一个端面的圆环槽转动连接;用于驱动转板转动的转动组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于内侧槽内的固定块、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轴承连接的转轴、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副齿轮、设于转轴另一端的联动齿轮及设于转板侧表面的主齿轮,所述副齿轮与所述主齿轮啮合;第一直齿条、一端与所述第一直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的驱动板,所述第一直齿条与所述联动齿轮相匹配,所述驱动板与设于滑板侧面的板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朝向第一直齿条的侧面设有内缩槽,所述内缩槽贯穿滑块朝向夹持部的侧面;用于使得驱动板在板孔中滑动的驱动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部包括:设于立板顶部的第一电机、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位于滑槽内,螺杆的另一端与滑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设有贯穿其上下侧面的通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通孔,且螺杆的中轴线与通孔的中轴线重合;设于通孔侧壁的内侧孔、与所述内侧孔滑动连接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朝向螺杆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设于螺杆侧表面的第二螺纹相匹配;设于通孔内侧壁的内环板、侧表面设有侧环槽的内转盘,所述内环板与所述侧环槽转动连接,所述内转盘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轴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轴孔;设于第一轴孔内的第一离合组件,所述第一离合组件用于使得内转盘与螺杆连接或分离;设于内转盘朝向螺纹块的端面的第一平面螺纹、设于螺纹块朝向内转盘的侧面的第二平面螺纹,所述第一平面螺纹与所述第二平面螺纹啮合;所述驱动件包括:设于内转盘远离螺纹块的端面的底环板、顶端面设有端面环槽的内齿轮,所述内齿轮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轴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轴孔;设于第二轴孔内的第二离合组件,所述第二离合组件用于使得内齿轮与螺杆连接或分离;所述内齿轮位于两个驱动板之间,且内齿轮与设于驱动板表面的第三直齿条啮合;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用于夹持滑块的夹持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合组件包括:设于螺杆侧表面的联动槽;设于第一轴孔内壁的第一内孔、与所述第一内孔滑动连接的第一内板、设于第一内孔底部的第一电磁铁及一端与第一内孔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板位于第一内孔内的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一内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联动槽内时,所述第一内板与联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离合组件包括设于第二轴孔内壁的第二内孔、与所述第二内孔滑动连接的第二内板、设于第二内孔底部的第二电磁铁及一端与第二内孔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弹
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板位于第二内孔内的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二内板的一部分位于联动槽内时,所述第二内板与联动槽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对称设于滑块左右两侧的第二气缸及侧面固定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的夹持板,所述第二气缸固定于立杆的前侧面,所述滑块位于两个所述夹持板之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连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杆侧表面的连接杆以及侧表面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设于第一直齿条端面内的活动孔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设于内侧槽侧壁的侧面槽滑动连接;固定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第二直齿条,所述第二直齿条与主齿轮相匹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贯穿第二直齿条两侧表面的表面孔、与所述表面孔滑动连接的联动杆以及设于所述联动杆侧表面的限位槽,所述表面孔的内壁设有内壁孔,所述内壁孔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与内壁孔滑动连接的限位杆、设于所述限位杆内的第三电磁铁及设于内壁孔顶部的第四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正对于所述第四电磁铁;与滑块一一对应的平板、固定于所述平板的第二电机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吸盘,所述吸盘正对于对应的光滑度测量仪的检测头;一端与联动杆铰接的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平板的侧面铰接;设于第二电机两侧的竖杆,所述竖杆与设于平板的穿孔滑动连接,且竖杆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滑槽内;套接于竖杆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位于两个平板之间;内侧槽内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正对于联动杆。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晶体放置于两个压板之间,通过第一气缸驱动两个压板相互靠近,从而将晶体夹紧,此时晶体的一个侧面正对于光滑度测量仪的检测头;步骤2:升降部驱动滑块靠近晶体,当光滑度测量仪的检测头与晶体的距离达到光滑度测量仪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平台及设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立板(1),所述立板(1)的侧面设有滑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滑槽(2)内的滑块(5)、与所述滑块(5)的前侧面固定连接的光滑度测量仪(6),所述滑块(5)与所述滑槽(2)滑动连接;用于驱动滑块(5)在滑槽(2)中作升降运动的升降部;正对于所述光滑度测量仪(6)的检测头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晶体,且夹持部与滑块(5)一一对应,所述夹持部包括对称设于滑槽(2)两侧的第一气缸(8)、与所述第一气缸(8)的伸缩杆固定连接的压板(9),两个所述压板(9)相对设置;与第一气缸(8)连接的转动部,所述滑槽(2)的侧壁设有内侧槽(39),所述转动部用于带动第一气缸(8)转动,且转动部设于所述内侧槽(3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块(5)上的光滑度测量仪(6)相对设置,所述升降部在驱动滑块(5)沿着滑槽(2)运动时,两个滑块(5)的运动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包括:位于内侧槽(39)内的转板(7),所述第一气缸(8)与所述转板(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8)的中轴线与转板(7)的中轴线重合;一端固定于内侧槽(39)侧壁的若干稳定杆(28),所述稳定杆(28)的另一端与设于转板(7)其中一个端面的圆环槽(29)转动连接;用于驱动转板(7)转动的转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于内侧槽(39)内的固定块(36)、与所述固定块(36)通过轴承连接的转轴(35)、设于所述转轴(35)一端的副齿轮(37)、设于转轴(35)另一端的联动齿轮(38)及设于转板(7)侧表面的主齿轮(27),所述副齿轮(37)与所述主齿轮(27)啮合;第一直齿条(11)、一端与所述第一直齿条(1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驱动板(34),所述第一直齿条(11)与所述联动齿轮(38)相匹配,所述驱动板(34)与设于滑板侧面的板孔(58)滑动连接,所述滑块(5)朝向第一直齿条(11)的侧面设有内缩槽(59),所述内缩槽(59)贯穿滑块(5)朝向夹持部的侧面;用于使得驱动板(34)在板孔(58)中滑动的驱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晶体表面光滑度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包括:设于立板(1)顶部的第一电机(4)、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螺杆(3),所述螺杆(3)位于滑槽(2)内,螺杆(3)的另一端与滑槽(2)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滑块(5)设有贯穿其上下侧面的通孔(40),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通孔(40),且螺杆(3)的中轴线与通孔(40)的中轴线重合;设于通孔(40)侧壁的内侧孔(42)、与所述内侧孔(42)滑动连接的螺纹块(43),所述螺纹块(43)朝向螺杆(3)的侧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设于螺杆(3)侧表面的第二螺纹相匹配;
设于通孔(40)内侧壁的内环板(46)、侧表面设有侧环槽(47)的内转盘(44),所述内环板(46)与所述侧环槽(47)转动连接,所述内转盘(44)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轴孔,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第一轴孔;设于第一轴孔内的第一离合组件,所述第一离合组件用于使得内转盘(44)与螺杆(3)连接或分离;设于内转盘(44)朝向螺纹块(43)的端面的第一平面螺纹、设于螺纹块(43)朝向内转盘(44)的侧面的第二平面螺纹,所述第一平面螺纹与所述第二平面螺纹啮合;所述驱动件包括:设于内转盘(44)远离螺纹块(43)的端面的底环板(52)、顶端面设有端面环槽(53)的内齿轮(45),所述内齿轮(45)设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二轴孔,所述螺杆(3)穿过所述第二轴孔;设于第二轴孔内的第二离合组件,所述第二离合组件用于使得内齿轮(45)与螺杆(3)连接或分离;所述内齿轮(45)位于两个驱动板(34)之间,且内齿轮(45)与设于驱动板(34)表面的第三直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剑陈炳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晶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