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4356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基于出砂量信息对多个生产井进行分类,获取多个类别井组;分别统计每个类别井组内的生产井的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基于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分别确定每个类别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该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通过基于出砂量对多个生产井进行分类,能够统一确定同一类别生产井的采液强度,无需分别确定每个生产井的采液强度,能够提高采液强度确定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通过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三个参数的选取,确定的目标采液强度能够在保障日产液量的同时尽量降低倒井次数,尽量降低倒井频率,缩短检修周期。检修周期。检修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开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学驱是稀油转换开发方式的前沿技术,指向注入水中加入化学剂,以改变驱替流体物化性质及驱替流体与原油、岩石矿物之间的界面性质,从而有利于原油产出的一种采油方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等,所使用药剂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以及其他辅助化学剂。
[0003]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开展化学驱规模最大的国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尚无出砂油藏大规模实施化学驱的先例,与其相适应的化学驱相关技术研究仍在逐步摸索。以辽河地区某油田为例,该油田油藏埋深浅、泥质含量高,油井普遍出砂,开展化学驱试验后,聚驱携砂能力更强,出砂更加严重。受此影响,油井若采液强度过高,则导致倒井频繁、检泵周期短等问题,若采液强度较低,则严重影响化学驱效果。因此,研究出砂油藏合理采液强度则变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包括:
[0006]获取多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
[0007]基于所述出砂量信息对多个所述生产井进行分类,获取多个类别井组;
[0008]分别统计每个类别井组内的生产井的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
[0009]基于所述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分别确定每个类别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
[001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多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的步骤包括:
[0011]统计每个生产井的总出液量和总产砂量,计算获取每个生产井的万方出砂量。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出砂量信息对多个所述生产井进行分类,获取多个类别井组的步骤包括:
[0013]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
[0014]将万方出砂量大于第一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严重出砂井组;
[0015]将万方出砂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强出砂井组;
[0016]将万方出砂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中等出砂井;
[0017]将万方出砂量小于第三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弱出砂井。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0019]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为3.8至4.2;
[0020]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为1.8至2.2;
[0021]所述第三阈值的取值为0.4至0.6。
[002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分别确定每个类别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的步骤包括:
[0023]绘制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的散点图;
[0024]确定目标日产液量;
[0025]基于所述目标日产液量在所述散点图中所处的位置,确定目标采液强度。
[0026]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绘制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的散点图的步骤包括:
[0027]以日产液量为纵坐标,以采液强度为横坐标,绘制坐标系;
[0028]基于生产井发生倒井故障时的日产液量和采液强度,在坐标系中绘制散点,获取所述散点图。
[0029]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目标日产液量的步骤包括:
[0030]统计每个类别井组内的每个生产井的日产液量;
[0031]将每个类别井组内的最高日产液量作为目标日产液量。
[003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还包括:
[0033]确定生产压差;
[0034]基于所述目标采液强度和所述生产压差控制生产井作业。
[003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生产压差的步骤包括:
[0036]采集油层的流量信息、砂体平均渗透率信息、油层厚度信息、油藏的黏度信息;
[0037]基于所述采集油层的流量信息、砂体平均渗透率信息、油层厚度信息、油藏的黏度信息,确定生产压差。
[0038]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采集油层的流量信息、砂体平均渗透率信息、油层厚度信息、油藏的黏度信息,确定生产压差的步骤包括:
[0039]按照下式,计算确定所述生产压差:
[0040][0041]其中,Q为油层流量;K为砂体平均渗透率;H为油层厚度ΔP为生产压差;μ为油藏的黏度,Re为调节参数,Rw为出口半径。
[004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先基于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对多个生产井进行分类,而后分别统计没个类别井组内的生产井的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进一步基于每个类别井组的生产井的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确定每个类别的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通过基于出砂量对多个生产井进行分类,而后确定每个类别的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能够统一确定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无需分别确定每个生产井的目标采液强度,能够提高采液强度确定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以生产井的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确定每个类别井组
的目标采液强度,通过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三个参数的选取,确定的目标采液强度能够在保障日产液量的同时尽量降低倒井次数,尽量降低倒井频率,缩短检修周期。
附图说明
[004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44]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45]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的散点图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包括:
[0049]步骤101:获取多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可以统计每个生产井万方液量的出砂量作为每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
[0050]步骤102:基于出砂量信息对多个生产井进行分类,获取多个类别井组。通过基于出砂量对多个生产井进行分类,而后确定每个类别的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能够统一确定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无需分别确定每个生产井的采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多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基于所述出砂量信息对多个所述生产井进行分类,获取多个类别井组;分别统计每个类别井组内的生产井的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基于所述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分别确定每个类别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多个生产井的出砂量信息的步骤包括:统计每个生产井的总出液量和总产砂量,计算获取每个生产井的万方出砂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出砂量信息对多个所述生产井进行分类,获取多个类别井组的步骤包括:设定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将万方出砂量大于第一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严重出砂井组;将万方出砂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大于第二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强出砂井组;将万方出砂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大于第三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中等出砂井;将万方出砂量小于第三阈值的生产井划分为弱出砂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的取值为3.8至4.2;所述第二阈值的取值为1.8至2.2;所述第三阈值的取值为0.4至0.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学驱采液强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分别确定每个类别井组的目标采液强度的步骤包括:绘制倒井次数、日产液量和实际采液强度的散点图;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向进张帆李京雨杨逊吴微盖帅刘仙晴彭浩李伟瑞姜筠也周璇杨依峰赵永军匡旭光刘鹏张志中何远哲徐榕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