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包括机体,机翼以及螺旋桨,所述机翼环型排布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底端并倾斜一定角度朝向所述机体底端的外侧延伸,所述机翼与所述机体之间通过铰接设有的活动连接件调节所述机翼的倾斜角度,所述机翼底端设有发射筒,所述发射筒能够选择发射若干坐标模块,所述机体内置有能够定位所述坐标模块位置的行驶记录仪以及接收所述坐标模块发出的信号接收器;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机翼外端的顶部,所述机翼的外端设有光源探测器,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搜救探测的红外扫描仪与视觉传感器以及用于避障的测距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揭示的提高了无人机的避障效率以及搜救效率。机的避障效率以及搜救效率。机的避障效率以及搜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更具体涉及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无人机广泛应用于电力、气象、农业、视频摄像、抢险救灾等作业,其无人机的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要求无人机具有更加的智能化。
[0003]目前无人机分为手动飞行、半自动驾驶飞行及自动驾驶飞行,前两种需要飞行操控人员实时操作无人机,控制飞行航线,而自动驾驶飞行则是在飞行前规划好安全航线,将相关数据导入无人机系统中,之后无人机根据预设的飞行的路径自动驾驶飞行,由于作业过程中,无人机经常需要在低空、复杂地形条件下飞行,由于传统无人机无法实现高精度自动避障,因此无人机只能在远离障碍物的高空实现自动飞行,而当靠近障碍物的复杂区域飞行时,就只能依靠经验丰富的操控技术人员进行手动辅助飞行,这使无人机作业范围受到很大的制约。
[0004]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采用的避障方案较多,但均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寻找避障路径过于费时,对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要求过高,难以适用于长时间下的搜救工作的展开,例如采用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避障方案在搜救的复杂环境中,极容易衰减和受到干扰,从而导致测量精度低,并且超声波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少,不利于无人机避障,采用双目视觉传感器采集的是图像信息,其数据处理模块的计算量和数据传输量也比较大,从而导致无人机相应功耗高,需要配备大功率电源和高性能计算机,实用成本高,同时双目视觉传感器受光线影响大,在光线暗的场景无法使用,此外,在避障完成之后,难以对障碍物作记忆处理,即在救援的困难环境下,增大了无人机的耗能需求。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避障方案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能够适应于复杂环境的飞行避障,通过在障碍物上粘设坐标模块,实现对复杂路径的定位,同时能够通过坐标模块建造安全通道,提高了白天与夜晚搜救工作的适应能力。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包括机体,机翼以及螺旋桨,所述机翼环型排布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底端并倾斜一定角度朝向所述机体底端的外侧延伸,所述机翼与所述机体之间通过铰接设有的活动连接件调节所述机翼的倾斜角度,所述机翼底端设有发射筒,所述发射筒能够选择发射若干坐标模块,所述机体内置有能够定位所述坐标模块位置的行驶记录仪以及接收所述坐标模块发出的信号接收器;
[0008]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机翼外端的顶部,所述机翼的外端设有光源探测器,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搜救探测的红外扫描仪与视觉传感器以及用于避障的测距传感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翼偏离所述机体所形成的倾斜角度在0
‑
30
°
。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标模块外表面设有粘黏胶囊,所述粘黏胶囊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能够粘覆于障碍物。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标模块外部喷涂有荧光剂。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距传感器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微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的一种或几种。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翼的底端还设有降落架,所述降落架在靠近底端处设有减振弹簧。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标模块能够发出特定频率的单元信号。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探测器能够探测外界的光线路径,从而判断安全空间。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视觉传感器采用CCD传感器。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体的顶端设有太阳能面板,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充电器,充电器电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电连接控制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机翼与机体之间设有一定倾斜角度,并通过铰接设置的活动连接件构成倾斜角度可调,使得无人机在飞行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微调机翼的倾斜角,使得无人机整体的外径向内收缩,减小了对无人机飞跃通道的尺寸要求,同时机翼的倾斜,螺旋桨向内端偏移,使得无人机的飞行更加稳定。
[0020](2)机翼上布置的发射筒,能够朝向障碍物目标发生用于定位的坐标模块,或对搜救目标位置发射坐标模块,一方面,无人机在较难越过的障碍处做标记,便于发生碰撞,同时能够通过标记路线确定最佳的安全通过通道,提高了无人机的通过效率,另一方面,坐标模块可以用于定位待搜救的目标方便,提高了地面搜救效率。
[0021](3)机翼的外端设置的光源探测器,能够根据外界环境中的光线路径判断障碍物的方位,为无人机的避障提供了预警,便于无人机对飞行速度与飞行身位的调整,通过红外扫描仪与视觉传感器的设置,能够适应白天与夜晚的搜救工作,提高了搜救效率。
[0022](4)通过测距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测距并以及红外扫描仪与视觉传感器对障碍物的形状进行信息收集,通过计算终端确认并转化定位坐标信息,再传输至机体内的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终端操控发射筒对目标发射坐标模块,坐标模块外表面设有粘黏胶囊,粘黏胶囊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能够粘覆于障碍物,从而建造用于无人机通过的安全路径,提高了无人机的通过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2为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机体;2、机翼;3、螺旋桨;4、光源探测器;5、发射筒;6、红外扫描仪;7、视觉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
[0029]下面请参图1与图2所示出的本技术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包括机体1,机翼2以及螺旋桨3,机翼2环型排布设置于机体1的底端并倾斜一定角度朝向机体1底端的外侧延伸,机翼2与机体1之间通过铰接设有的活动连接件调节机翼2的倾斜角度,机翼2底端设有发射筒5,发射筒5能够选择发射若干坐标模块,机体1内置有能够定位坐标模块位置的行驶记录仪以及接收坐标模块发出的信号接收器;螺旋桨3设置于机翼2外端的顶部,机翼2的外端设有光源探测器4,机体1的底端设有用于搜救探测的红外扫描仪6与视觉传感器7以及用于避障的测距传感器。机翼2偏离机体1所形成的倾斜角度在0
‑
30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机翼以及螺旋桨,所述机翼环型排布设置于所述机体的底端并倾斜一定角度朝向所述机体底端的外侧延伸,所述机翼与所述机体之间通过铰接设有的活动连接件调节所述机翼的倾斜角度,所述机翼底端设有发射筒,所述发射筒能够选择发射若干坐标模块,所述机体内置有能够定位所述坐标模块位置的行驶记录仪以及接收所述坐标模块发出的信号接收器;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机翼外端的顶部,所述机翼的外端设有光源探测器,所述机体的底端设有用于搜救探测的红外扫描仪与视觉传感器以及用于避障的测距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偏离所述机体所形成的倾斜角度在0
‑
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搜救用避障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标模块外表面设有粘黏胶囊,所述粘黏胶囊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能够粘覆于障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涂哲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