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13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处理器由多个配件组合而成,主要包括进水管、筒体、旋流分离器、过滤层、隔油器、出水管、排污管,进水管呈Z字型,接入筒体中部,筒体内部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过滤层和旋流分离器,筒体顶部接入排水管,过滤层内部填充过滤材料,中心留有一个圆形通道用于安装排污管。采用上述结构后,地表雨水能在筒体内实现离心分离作用首先将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然后经过滤材料过滤出颗粒较小杂质,且整个过程自动完成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节能环保、净化效果好。净化效果好。净化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设施,特别适用于处理来自屋面、街道和停车场等含有很多有害物质的雨水。

技术介绍

[0002]保护我们水资源的安全是一个及其重要的事情,因为生态系统很容易遭受有毒有害物质的破坏,水循环一旦遭受破坏,会直接并长期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经济高效的雨水处理方式一直是各国政府所最求的目标,目前国内不处理或集中处理的城市雨水处理解决方案都经过长久的验证,对城市雨水不处理直接往河道海洋排放的方式已经造成了城市水体的严重污染,恶臭的水体和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沉积的河道在持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破坏生态,而集中处理方式需要很大的场地不可能在城市中心设置,且效率一直不高。
[0003]现有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置于埋入地下的雨水井内,占用空间小,能在城市中心设置,分散式的从源头解决雨城市雨水污染问题,能非常有效的保护水源,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也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研发了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进一步全方位的满足了环保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技术要求。
[0005]为了达到上述功能,做出的针对性技术方案是: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包括进水管、筒体、旋流分离器、过滤层、隔油器、出水管、排污管以及砖砌雨水井。
[0006]上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为Z字型设计,Z字型上端入水口与下端出水口之间的高差可调节,Z字型上端入水口高度高于出水管。
[0007]优选地,所述筒体为圆筒形,顶部开口,底部水平,预留有2个安装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道接口,整体采用PE材质。
[0008]优选地,所述旋流分离器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侧壁有向内凹的弧度,整体呈喇叭状,旋流分离器设置于筒体内下方进水管出水口与筒体底面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与筒体内壁紧密连接,中心留有一个圆形通道用于安装排污管,过滤层内填充过滤材料,过滤层设置于筒体内中部进水管出水口与排出管之间。
[0010]优选地,所述隔油器与出水管连接,整体呈竖直的管状,顶部高于筒体顶部,底部低于排出管管底,采用材质为PE管便于和出水管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一端和隔油器连接,一端排出雨水井,安装位置比进水管顶端低,采用材质为PE管,大小和进水管相匹配。
[0012]优选地,所述排排污管管径为DN200,竖直安装在过滤层中心预留的圆孔中,顶部高于筒体和进水管。
[0013]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快捷、使用简单、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进水管1、筒体2、旋流分离器3、过滤层4、隔油器5、出水管6、排污管7以及砖砌雨水井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包括进水管1、筒体2、旋流分离器3、过滤层4、隔油器5、出水管6、排污管7以及砖砌雨水井8。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旋流分离器3可使进水管1排入筒体2的雨水自然发生旋转,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分离雨水中的密度较大的杂质颗粒,并沉淀到旋流分离器3下方。
[0017]过滤层4内填充满大颗粒的过滤材料,过滤层4设置于筒体2内中部进水管1出口与排出管6之间,使得雨水经排出管6排出必须流经过滤层4,再由过滤层4过滤雨水中的悬浮污染物。
[0018]隔油器5与出水管6连接,整体呈竖直的管状,可以过滤漂浮在水面的油污,使油污无法进入出水管。
[0019]本初期雨水处理器使用时,因初期雨水处理器多安装于道路两侧或者停车场,所以先在筒体2外施工一个常用的砖砌雨水井8,以保护筒体2不受车辆荷载的挤压。初期雨水从由进水管1入水口进入到筒体2内,经旋流分离器3特有的结构,使初期雨水在旋流分离器3的喇叭口上方发生旋转,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分离雨水中的密度较大的污染物,并使污染物沉淀到旋流分离器3下方,而经过初步处理的雨水在水压和流速的作用下会向旋流分离器3上方流动,流入滤层4内。过滤层4内的滤料能使通过过滤层4的雨水中的细微悬浮物和金属溶解物过滤并且分解出来,最后达到过滤层4上方的雨水只剩下干净的雨水和少量不易过滤的油脂,因为油脂密度比水小,使得油脂始终是漂浮在水面,在出水管6前端安装的隔油器5能使水面的的油脂和出水管6入口分离,让水面的油脂不能和处理后的雨水一同进入出水管6。通过这些净化步骤,初期雨水中密度较大的污染物和溶解于雨水中的溶解物以及不溶于水的油脂都分离出来,并且使这些污染物都留下筒体2内,最终只有达到净化要求的雨水能通过出水管6排走。
[0020]当初期雨水处理器使用较长时间后,会使筒体2底部沉积较多泥沙,且过滤层4底部也会附着大量污染物,这就会影响雨水的净化效果。此时,刻通过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通过排污管吸取筒体2底部沉积的泥沙和滤层4底部附着的污染物,以达到重复使用初期雨水处理器的目的。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专利技术所作出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
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包括进水管、筒体、旋流分离器、过滤层、隔油器、出水管、排污管以及砖砌雨水井,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呈Z字型, 所述筒体为圆筒形,顶部开口,底部水平,所述旋流分离器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整体呈喇叭状,所述过滤层为圆形,外圆与筒体内壁相连,内部填充过滤材料,中心留有一个圆形通道用于安装排污管,所述隔油器为竖直的管状,顶部高于筒体顶部,底部低于排出管管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Z字型上端入水口与Z字型下端出水口之间的高差可调节,Z字型上端入水口高度高于出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期雨水处理器,其特征是,所述筒体中部预留安装进水管的接口,筒体顶部预留安装出水管的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日盼宋亮李兆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志深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