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4047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渣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端面四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机体一侧安装有气动装置,所述机体内腔设置由控制装置,所述机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机体另一侧且位于放置箱侧上方设置有开关,所述机体另一侧且位于开关下方安装有第二气表,所述机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机体另一侧设置有除排装置,将两个硬质管放入含有渣体的切削液中,通过控制吸液管将含有渣体的切削液吸入导入集渣箱中,集渣箱表面的滤孔对渣体进行过滤,将渣体保留在集渣箱中,切削液流进液腔中,通过控制排液管将液腔内的切削液排出,实现对切削液除渣同时使切削液还可以循环使用。现对切削液除渣同时使切削液还可以循环使用。现对切削液除渣同时使切削液还可以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


[0001]本技术涉及除渣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

技术介绍

[0002]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和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切削液对零件进行冷却处理,以提高零件生产的质量,而切削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渣体。
[0003]现有的除渣器存在的缺陷:
[0004]其一、传统的对于机床切削液除渣大多直接进行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排放效率低下,耗费人力。
[0005]其二、现有的除渣器采用插电方式运行,当在工作时机床无法同时工作,现有的除渣机无法对切削液做到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下端面四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机体一侧安装有气动装置,所述机体内腔设置由控制装置,所述机体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机体另一侧且位于放置箱侧上方设置有开关,所述机体另一侧且位于开关下方安装有第二气表,所述机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机体另一侧设置有除排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动装置由连接嘴、输气管、输入泵、第一气表、阀体、输出泵组成,所述机体通过气管连通有输出泵,所述输出泵上端面安装有阀体,所述阀体另一端连通有输入泵,所述输入泵与阀体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气表,所述输入泵输入端安装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嘴通过连接嘴接通机床旁边的气源,经输气管进入输入泵,通过观察第一气表控制阀体,从而由输出泵将气输入机体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由控制组件、保护盖、把手组成,所述机体内腔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进一步的,所述紧固装置由固定座、紧固圈、插接组件组成,所述机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活动连接有紧固圈,所述紧固圈另一端设置有插接组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除排装置油箱盖、观察窗、吸液管、扶手套、硬质管、集渣箱、提手、液腔、排液管组成,所述机体上端面凸起部位盖合有箱盖,所述箱盖上端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盖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扶手套,所述吸液管另
一端密封连接有硬质管,不使用时可放入放置箱中,便捷拿取。
[0012]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内腔且位于吸液管一端下方放置有集渣箱,所述集渣箱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机体内腔且位于集渣箱下方开设有液腔,所述液腔内设置有排液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集渣箱外表面和底部均分布有滤孔,对吸入含有渣体的切削液进行过滤,通过控制组件气动控制吸液管将含有渣体的切削液吸入,通过紧固的箱盖导入集渣箱中,集渣箱表面的滤孔对渣体进行过滤,将渣体保留在集渣箱中,切削液流进液腔中,通过控制组件气动控制排液管将液腔内的切削液排出,实现对切削液除渣同时使切削液还可以循环使用。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连接嘴接通机床旁边的气源,经输气管进入输入泵,通过观察第一气表控制阀体,从而由输出泵将气输入机体内各组件,通过气动免插电技术,操作方便,避免该装置使用时机床无法运行的情况发生。
[0016]2.本技术通过将与硬质管连接的吸液管和排液管从放置箱中取出,启动开关,观察第二气压表,双手各握住扶手套,将两个硬质管放入含有渣体的切削液中,通过气动控制组件吸液管将含有渣体的切削液吸入,通过紧固的箱盖导入集渣箱中,集渣箱表面的滤孔对渣体进行过滤,将渣体保留在集渣箱中,切削液流进液腔中,通过气动控制组件排液管将液腔内的切削液排出,实现对切削液除渣同时使切削液还可以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气动装置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紧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除排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为:1、机体;2、万向轮;3、气动装置;301、连接嘴;302、输气管;303、输入泵;304、第一气表;305、阀体;306、输出泵;4、控制装置;401、控制组件;402、保护盖;403、把手;5、放置箱;6、开关;7、第二气表;8、紧固装置;801、固定座;802、紧固圈;803、插接组件;9、除排装置;901、箱盖;902、观察窗;903、吸液管;904、扶手套;905、硬质管;906、集渣箱;907、提手;908、液腔;909、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包括机体1,机体1下端面四周安装有万向轮2,机体1一侧安装有气动装置3,机体1内腔设置由控制装置4,机体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箱5,机体1另一侧且位于放置箱5侧上方设置有开关6,机体1另一侧
且位于开关6下方安装有第二气表7,机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8,机体1另一侧设置有除排装置9。
[00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动装置3由连接嘴301、输气管302、输入泵303、第一气表304、阀体305、输出泵306组成,机体1通过气管连通有输出泵306,输出泵306上端面安装有阀体305,阀体305另一端连通有输入泵303,输入泵303与阀体305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气表304,输入泵303输入端安装有输气管302,输气管302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嘴301,连接嘴301接通机床旁边的气源,经输气管302进入输入泵303,通过观察第一气表304控制阀体305,从而由输出泵306将气输入机体1内,通过气动免插电技术,操作方便,避免该装置使用时机床无法运行的情况发生。
[002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4由控制组件401、保护盖402、把手403组成,机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401,控制组件401上方设置有保护盖402,保护盖40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403。
[002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8由固定座801、紧固圈802、插接组件803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下端面四周安装有万向轮(2),所述机体(1)一侧安装有气动装置(3),所述机体(1)内腔设置由控制装置(4),所述机体(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箱(5),所述机体(1)另一侧且位于放置箱(5)侧上方设置有开关(6),所述机体(1)另一侧且位于开关(6)下方安装有第二气表(7),所述机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紧固装置(8),所述机体(1)另一侧设置有除排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装置(3)由连接嘴(301)、输气管(302)、输入泵(303)、第一气表(304)、阀体(305)、输出泵(306)组成,所述机体(1)通过气管连通有输出泵(306),所述输出泵(306)上端面安装有阀体(305),所述阀体(305)另一端连通有输入泵(303),所述输入泵(303)与阀体(305)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气表(304),所述输入泵(303)输入端安装有输气管(302),所述输气管(302)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嘴(3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除渣效率的除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由控制组件(401)、保护盖(402)、把手(403)组成,所述机体(1)内腔固定连接有控制组件(401),所述控制组件(401)上方设置有保护盖(402),所述保护盖(40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艳龙李若龙王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龙港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