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75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1:07
一种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该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受驱转动以配合静触头分合闸,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动触头用于与静触头接触的一侧和静触头用于与动触头接触的一侧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该触头组件能够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因接触点处存在电流密度过大和温升过快的问题而造成的熔焊现象,进而有效提高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关电器的安全性能。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器开关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

技术介绍

[0002]开关电器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控制作用,即根据电力系统运行需要,将一部分电力设备或线路投入或退出运行;二是保护作用,即在电力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将故障部分从电力系统中迅速切除,保证电力系统无故障部分的正常运行。
[0003]现有技术中,开关电器的动触头能够相对静触头转动,以远离或靠近静触头,从而实现分合闸。现有产品中,动触头与静触头的接触面分别朝向靠近对方的一侧凸出,使得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方式为“点接触”,存在接触点处的电流密度过大的问题,导致接触点处的温升过快,非常容易发生熔焊现象,影响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能够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因接触点处存在电流密度过大和温升过快的问题而造成的熔焊现象,进而有效提高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动触头受驱转动以配合所述静触头分合闸,当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所述动触头用于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一侧和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动触头接触的一侧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该触头组件能够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因接触点处存在电流密度过大和温升过快的问题而造成的熔焊现象,进而有效提高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0007]可选地,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动触头接触的一侧包括第一触头段以及与所述第一触头段连接的第二触头段,当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所述动触头用于与所述静触头接触的一侧和所述第一触头段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所述第二触头段靠近所述第一触头段的一侧与所述动触头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触头段远离所述第一触头段的一侧与所述动触头之间的间距。
[0008]可选地,沿所述第二触头段靠近所述第一触头段的一侧至所述第二触头段远离所述第一触头段的一侧,所述第二触头段与所述动触头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触头段靠近所述动触头的一侧为平面或弧面,所述弧面朝向靠近所述动触头的一侧凸出。
[0010]可选地,所述静触头用于与所述动触头接触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触头段连接
的第三触头段,所述第三触头段位于所述第一触头段远离所述第二触头段的一侧,当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三触头段靠近所述第一触头段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三触头段远离所述第二触头段的一侧与所述动触头之间的间距。
[0011]可选地,所述动触头包括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沿所述动触头的转动轴向层叠设置,所述动触头受驱转动,以使所述静触头夹持于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片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接触片靠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用于对所述静触头伸入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进行导向。
[0013]可选地,所述静触头靠近所述第一接触片的一侧和/或所述静触头靠近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适配以共同配合对所述静触头伸入所述第一接触片和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进行导向。
[0014]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单元,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触头组件,所述触头组件的动触头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触头组件的静触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内。该触头组件能够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因接触点处存在电流密度过大和温升过快的问题而造成的熔焊现象,进而有效提高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开关电器,包括操作机构以及上述的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的数量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开关单元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操作机构与每个所述开关单元的动触头驱动连接,用于驱动多个所述开关单元的动触头同步转动。该触头组件能够增大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因接触点处存在电流密度过大和温升过快的问题而造成的熔焊现象,进而有效提高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0016]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该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受驱转动以配合静触头分合闸,当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动触头用于与静触头接触的一侧和静触头用于与动触头接触的一侧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方式从“点接触”变为“面接触”,从而使得两者之间接触区域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避免因接触点处存在电流密度过大和温升过快的问题而造成的熔焊现象,有效提高触头组件、开关单元及开关电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处于分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处于合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标:100

触头组件;10

动触头;11

第一接触片;12

第二接触片;13

第一导向部;20

静触头;21

第一触头段;22

第二触头段;23

第三触头段;24

第二导向部;a

转动轴向;b

转动方向;c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动触头(10)和静触头(20),所述动触头(10)受驱转动以配合所述静触头(20)分合闸,当所述动触头(10)与所述静触头(20)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所述动触头(10)用于与所述静触头(20)接触的一侧和所述静触头(20)用于与所述动触头(10)接触的一侧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0)用于与所述动触头(10)接触的一侧包括第一触头段(21)以及与所述第一触头段(21)连接的第二触头段(22),当所述动触头(10)与所述静触头(20)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所述动触头(10)用于与所述静触头(20)接触的一侧和所述第一触头段(21)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所述第二触头段(22)靠近所述第一触头段(21)的一侧与所述动触头(1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触头段(22)远离所述第一触头段(21)的一侧与所述动触头(10)之间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触头段(22)靠近所述第一触头段(21)的一侧至所述第二触头段(22)远离所述第一触头段(21)的一侧,所述第二触头段(22)与所述动触头(1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头段(22)靠近所述动触头(10)的一侧为平面或弧面,所述弧面朝向靠近所述动触头(10)的一侧凸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头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20)用于与所述动触头(10)接触的一侧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触头段(21)连接的第三触头段(23),所述第三触头段(23)位于所述第一触头段(21)远离所述第二触头段(22)的一侧,当所述动触头(10)与所述静触头(20)处于分合闸状态切换时,所述第三触头段(23)靠近所述第一触头段(21)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10)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青松巴飞刘世兴任山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