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44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9
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换热室和燃烧室,所述换热室围绕燃烧室设置,通过燃烧室的炉壁传导热量,使得换热室内的流体温度升高,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蓄温装置,所述蓄温装置平行设置在燃烧室的中部,将燃烧室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为点火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烟气通道,清洁燃料在下腔室内进行燃烧产生热能,所述蓄温装置阻碍热能以使炉壁换热充分,所述蓄温装置还吸收多余的热能,并在停止燃烧清洁燃料后,持续释放吸收的热能,以阻碍换热室内的流体温度降低,提高了炉体的换热效率,并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并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并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目前锅炉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建设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但同时,锅炉也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设备,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节约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现有的锅炉装置在换热过程中,普遍通过直接燃烧进行换热,导致有一部分热量直接被烟气通道排出,使锅炉内的热量损耗过大,导致锅炉的换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换热效率的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
[0004]一种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换热室和燃烧室,所述换热室围绕燃烧室设置,通过燃烧室的炉壁传导热量,使得换热室内的流体温度升高,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蓄温装置,所述蓄温装置平行设置在燃烧室的中部,将燃烧室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为点火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烟气通道,清洁燃料(甲醇)在下腔室内进行燃烧产生热能,所述蓄温装置阻碍热能以使炉壁换热充分,所述蓄温装置还吸收多余的热能,并在停止燃烧清洁燃料后,持续释放吸收的热能,以阻碍换热室内的流体温度降低。
[0005]优选的,所述蓄温装置包括承载板及蓄热颗粒,所述承载板平行设置在燃烧室的中部,所述承载板为镂空的格栅网,所述承载板上放置蓄热颗粒,下腔室中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受所述承载板及蓄热颗粒的阻碍,使得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充分传递给换热室内的流体,高温烟气从所述承载板的格栅孔及蓄热颗粒间的间隙通过时,蓄热颗粒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完成蓄热。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垂直设置,贯穿承载板和蓄热颗粒,连通燃烧室的上腔室和下腔室。
[0007]优选的,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横向排布设置在蓄温装置的下方,并靠近蓄温装置,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燃烧室的炉壁与换热室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换热室内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横向设置,将换热室隔离成多个纵向排布的腔室,每个腔室之间设置有连接管,通过连接管将多个腔室连通。
[0009]优选的,该换热锅炉还包括余热换热装置,所述余热换热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烟气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余热换热装置内设置有换热盘管,所述换热盘管的输出端与换热室的输入端连通,通过烟气的余热对进入换热室的水进行预热。
[0010]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炉体的燃烧室内设置蓄温装置,将火焰阻挡在下腔室内进行燃烧,防止火焰排入烟气通道,避免燃烧室内热量流失,同时,蓄温装置在阻挡火焰的过程中进行蓄热,以使燃烧室内的温度升高,提高了炉体的换热效率,并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蓄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蓄温装置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炉体10、换热室101、燃烧室102、上腔室1021、下腔室1022、换热管1011、隔板1012、连接管1013、进液管103、出液管104、排污管105、排液管106、炉底支架107、点火及燃料输送装置108、烟气通道109、蓄温装置20、承载板201、蓄热颗粒203、通气管204、余热换热装置30、换热盘管301、风机4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请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包括炉体10,所述炉体10内设置有换热室101和燃烧室102,所述换热室101围绕燃烧室102设置,通过燃烧室102的炉壁传导热量,使得换热室101内的流体温度升高,所述燃烧室102内设置有蓄温装置20,所述蓄温装置20平行设置在燃烧室102的中部,将燃烧室102隔为上腔室1021和下腔室1022,所述下腔室1022为点火腔,所述炉体10的顶部设置有与上腔室1021连通的烟气通道109,清洁燃料(甲醇)在下腔室1022内进行燃烧产生热能,所述蓄温装置20阻碍热能以使炉壁换热充分,所述蓄温装置20还吸收多余的热能,并在停止燃烧清洁燃料后,持续释放吸收的热能,以阻碍换热室101内的流体温度降低。
[0018]具体的,所述炉体10为双层结构,内层的内腔为燃烧室102,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为换热室101,燃烧室102的热量通过内层的炉壁传导给换热室101进行换热,所述换热室101内的流体为水或导热油;所述蓄温装置20设置在燃烧室102内的中部,所述炉体10的下腔室1022内设置有点火及燃料输送装置108,所述点火及燃料输送装置108向下腔室1022输送清洁燃料(甲醇)并点火燃烧,产生带有热能的高温烟气,所述蓄温装置20具有供高温烟气通过的间隙通道,所述蓄温装置20阻碍产生的高温烟气向上腔室1021扩散,以延长高温烟气从燃烧室102排入烟气通道109的时间,避免热量流失,高温烟气通过所述蓄温装置20的间隙通道时,所述蓄温装置20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以实现蓄热;该方案中,所述清洁燃料可使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清洁煤气、生物燃料、氢燃料等进行替代。
[0019]请参看图3和图4,进一步,所述蓄温装置20包括承载板201及蓄热颗粒203,所述承载板201平行设置在燃烧室102的中部,所述承载板201为镂空的格栅网,所述承载板201上放置蓄热颗粒203,下腔室1022中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受所述承载板201及蓄热颗粒203的阻碍,使得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充分传递给换热室101内的流体,高温烟气从所述承载板201的格栅孔及蓄热颗粒203间的间隙通过时,蓄热颗粒203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完成蓄热。进一步的,处于高温状态的蓄热颗粒203可以促进高温烟气中的未充分燃烧的物质进一步发生氧化,释放热量,进而提高了清洁燃料的燃烧效率。
[0020]该方案中,所述承载板201为耐高温材质;所述蓄热颗粒203是一种耐高温的蕴温磁石,该蕴温磁石可以从中国台湾地区的动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采购,产品型号为:Pd46;该蕴温磁石具有良好的蓄热作用,经过蓄热后能促使甲醇或其它燃料介质充分燃烧,再经由缓慢的释放热能,以此提高燃烧室102内的温度。
[0021]该方案中,所述蓄热颗粒203也可用耐高温的陶瓷颗粒进行替代。
[0022]请继续参看图3和图4,进一步,所述承载板201上设置有通气管204,所述通气管204垂直设置,贯穿承载板201和蓄热颗粒203,连通燃烧室102的上腔室1021和下腔室1022,所述通气管204可引导下腔室1022内的气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换热室和燃烧室,所述换热室围绕燃烧室设置,通过燃烧室的炉壁传导热量,使得换热室内的流体温度升高,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蓄温装置,所述蓄温装置平行设置在燃烧室的中部,将燃烧室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下腔室为点火腔,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与上腔室连通的烟气通道,清洁燃料在下腔室内进行燃烧产生热能,所述蓄温装置阻碍热能以使炉壁换热充分,所述蓄温装置还吸收多余的热能,并在停止燃烧清洁燃料后,持续释放吸收的热能,以阻碍换热室内的流体温度降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能源用换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温装置包括承载板及蓄热颗粒,所述承载板平行设置在燃烧室的中部,所述承载板为镂空的格栅网,所述承载板上放置蓄热颗粒,下腔室中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受所述承载板及蓄热颗粒的阻碍,使得清洁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充分传递给换热室内的流体,高温烟气从所述承载板的格栅孔及蓄热颗粒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宸朱晓飞李方超王新元张来廷蔡玮毛国新肖丽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崇中元宁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