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23391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包括本体布和防粘组件,所述本体布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防粘组件贯穿于亲肤层的上下两面,且防粘组件包括连接块、吸水块、防粘凸棉、硅胶管和排水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管,且连接块的外部设置有防粘凸棉,所述硅胶管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且硅胶管的上端连接有排水块。该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与现有的针织面料相比,通过防粘凸棉和吸水块可以在面料贴合皮肤洗汗的过程中不会紧贴皮肤,提高面料的舒适度,通过弹性纤维的弹性以及天丝的韧性,增加面料的抗拉扯能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凸粒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面料进行防水,使贴合皮肤部分保持干爽。使贴合皮肤部分保持干爽。使贴合皮肤部分保持干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不同功能类型的面料也得到了深入了发展,其实不论是在运动、婴幼儿等特定领域,还是在日常生活领域,紧贴人身体的面料若能提供一种干燥体验,能极大的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以此市面上出现一种单向排湿布料。
[0003]现有公开号CN208884077U,名为“一种单向导湿面料”的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面料进行防粘设计,在衣服湿润后容易贴紧皮肤,使得穿着体感不够舒服,针对上述情况,现在提供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包括本体布和防粘组件,所述本体布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防粘组件贯穿于亲肤层的上下两面,且防粘组件包括连接块、吸水块、防粘凸棉、硅胶管和排水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管,且连接块的外部设置有防粘凸棉,所述硅胶管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且硅胶管的上端连接有排水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布的上端连接有透气组件,且透气组件包括透气层和网格洞,所述透气层的内部设置有网格洞。
[0007]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的上端设置有耐磨组件,且耐磨组件包括锦纶层和涤纶层,所述锦纶层的内部设置有涤纶层。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锦纶层的上端连接有抗拉层,且抗拉层的内部设置有抗压组件。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抗压组件包括弹性纤维和天丝,且弹性纤维的内部贯穿有天丝。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抗拉层的上端设置有吸水层,且吸水层的上端设置有防水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的内部贯穿有防水组件,且防水组件包括凸粒块和支撑块,所述凸粒块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块。
[0012]进一步的,所述防水组件还包括吸水棉棒和蒸发口,所述支撑块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吸水棉棒,且支撑块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蒸发口。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粘凸棉和吸水块可以在面料贴合皮肤洗汗的过程中不会紧贴皮肤,提高面料的舒适度,通过弹性纤维的弹性以及天丝的韧性,增加面料的抗拉扯能力,提高使用寿命,通过凸粒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面料进行防水,使贴合皮肤部分保持干爽;
[0014]1.本技术通过本体布、亲肤层、防粘凸棉、硅胶管、排水块、透气层和网格洞的设置,在本体布的下端粘接有棉质的亲肤层,棉质的亲肤层保持柔软度,可以与皮肤接触时
提高舒适度,在亲肤层的内部设置有防粘凸棉,可以对人体分泌的汗液进行吸收,汗液经过硅胶管被排水块进行吸收,硅胶管防止汗液逆流到亲肤层内侧,通过排水块后经过透气层中的网格洞将汗水排出蒸发,实现单侧导湿且保持贴合舒适度的好处;
[0015]2.本技术通过锦纶层、涤纶层、抗拉层、弹性纤维和天丝的设置,通过在韧性较强的锦纶层内部设置一层涤纶层,以此来提高面料的韧性,在提高韧性的基础上,再增加抗拉层,通过抗拉层内部的弹性纤维与天丝之间交错叠加,以此增加了面料的弹性,通过增加弹性,可以提高面料的抗拉扯能力,进一步达到延长面料使用寿命的好处;
[0016]3.本技术通过吸水层、防水层、凸粒块、吸水棉棒和蒸发口的设置,在面料的最外层设置由PTEE膜组成的防水层,以此能隔绝一部分外部的水分,在防水层的外部设置有凸粒块,凸粒块的曲面可以进一步对外部的水进行限位流动,而面料内部的水分或部分进入面料的水分,则通过吸水层进行储藏,并可以通过吸水棉棒吸附通过蒸发口排出,通过此设置可以有效的对面料进行防水,使贴合皮肤部分保持干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防水组件局部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本体布;2、亲肤层;3、防粘组件;301、连接块;302、吸水块;303、防粘凸棉;304、硅胶管;305、排水块;4、透气组件;401、透气层;402、网格洞;5、耐磨组件;501、锦纶层;502、涤纶层;6、抗拉层;7、抗压组件;701、弹性纤维;702、天丝;8、吸水层;9、防水层;10、防水组件;1001、凸粒块;1002、支撑块;1003、吸水棉棒;1004、蒸发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包括本体布1和防粘组件3,本体布1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2,防粘组件3贯穿于亲肤层2的上下两面,且防粘组件3包括连接块301、吸水块302、防粘凸棉303、硅胶管304和排水块305,连接块301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管304,且连接块301的外部设置有防粘凸棉303,硅胶管304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302,且硅胶管304的上端连接有排水块305,本体布1的上端连接有透气组件4,且透气组件4包括透气层401和网格洞402,透气层401的内部设置有网格洞402,在本体布1的下端粘接有棉质的亲肤层2,棉质的亲肤层2保持柔软度,可以与皮肤接触时提高舒适度,在亲肤层2的内部设置有防粘凸棉303,可以对人体分泌的汗液进行吸收,汗液经过硅胶管304被排水块305进行吸收,硅胶管304防止汗液逆流到亲肤层2内侧,通过排水块305后经过透气层401中的网格洞402将汗水排出蒸发,实现单侧导湿且保持贴合舒适度的好处。
[0022]如图1

3所示,透气层401的上端设置有耐磨组件5,且耐磨组件5包括锦纶层501和涤纶层502,锦纶层50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层502,锦纶层501的上端连接有抗拉层6,且抗拉层6的内部设置有抗压组件7,抗压组件7包括弹性纤维701和天丝702,且弹性纤维701的内部贯穿有天丝702,通过在韧性较强的锦纶层501内部设置一层涤纶层502,以此来提高面料的韧性,在提高韧性的基础上,再增加抗拉层6,通过抗拉层6内部的弹性纤维701与天丝702
之间交错叠加,以此增加了面料的弹性,通过增加弹性,可以提高面料的抗拉扯能力,进一步达到延长面料使用寿命的好处,抗拉层6的上端设置有吸水层8,且吸水层8的上端设置有防水层9,防水层9的内部贯穿有防水组件10,且防水组件10包括凸粒块1001和支撑块1002,凸粒块1001的下端连接有支撑块1002,防水组件10还包括吸水棉棒1003和蒸发口1004,支撑块1002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吸水棉棒1003,且支撑块1002的内部上端设置有蒸发口1004,在面料的最外层设置由PTEE膜组成的防水层9,以此能隔绝一部分外部的水分,在防水层9的外部设置有凸粒块1001,凸粒块1001的曲面可以进一步对外部的水进行限位流动,而面料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包括本体布(1)和防粘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布(1)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2),所述防粘组件(3)贯穿于亲肤层(2)的上下两面,且防粘组件(3)包括连接块(301)、吸水块(302)、防粘凸棉(303)、硅胶管(304)和排水块(305),所述连接块(301)的内部设置有硅胶管(304),且连接块(301)的外部设置有防粘凸棉(303),所述硅胶管(304)的内部设置有吸水块(302),且硅胶管(304)的上端连接有排水块(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布(1)的上端连接有透气组件(4),且透气组件(4)包括透气层(401)和网格洞(402),所述透气层(401)的内部设置有网格洞(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向导湿双面异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401)的上端设置有耐磨组件(5),且耐磨组件(5)包括锦纶层(501)和涤纶层(502),所述锦纶层(501)的内部设置有涤纶层(5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汉武汪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宏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