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23311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5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属于矿山采矿通风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回风系统存在的回风距离长、回风阻力大、采场通风差,以及采场通风风分流紊乱、采场温度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分层联络道、分段道、回风井、预留穿脉回风道、预留沿脉回风道和脉外沿脉回风道,脉外沿脉回风巷道和分段道分别位于矿体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采场脉外进风工程和脉外回风工程分别布置在采场上盘(下盘)和下盘(上盘),即分别布置在矿体两侧,采场回风距离短,回风顺畅,回风阻力小,采场通风顺畅,采场空气好,采场温度低。采场温度低。采场温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矿山采矿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矿山采场通风系统一般由分层联络道、分层道、回风井、预留穿脉回风道、预留沿脉回风道和脉外沿脉回风巷道组成,新鲜风流通过分层联络道进入采场,污风通过分层道、进路和通风井回到上部预留的穿脉及沿脉回风道,然后再回到主回风系统,排出地表。但由于进风和回风工程同时布置在上盘或者下盘,即同时布置在矿体一侧,采场污风回风距离长,回风阻力大,采场通风效果非常不好,采场污风通过上部预留的穿脉及沿脉回风巷道绕回采场进风一侧上部的脉外通风工程,污风会通过回风井回流到采场,造成采场通风风流紊乱,采场空气环境差,采场温度高,从而影响采场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以解决现有回风系统存在的回风距离长、回风阻力大、采场通风差,以及采场通风风分流紊乱、采场温度高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包括分层联络道、分段道、回风井、预留穿脉回风道、预留沿脉回风道和脉外沿脉回风巷道,脉外沿脉回风巷道和分段道分别位于矿体两侧。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预留穿脉回风道靠近脉外沿脉回风巷道的一端设有风机硐室,风机硐室内设有风机。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预留穿脉回风道、预留沿脉回风道和脉外沿脉回风巷道三者互相贯通。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采场脉外进风工程和脉外回风工程分别布置在采场上盘(下盘)和下盘(上盘),即分别布置在矿体两侧,采场回风距离短,回风顺畅,回风阻力小,采场通风顺畅,采场空气好,采场温度低。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中的A

A视图;
[0010]图3是图1中的B

B视图。
[0011]图中:1

分段道;2

分层联络道;3

穿脉分层道;4

回风井;5

预留穿脉回风道;6

脉外沿脉回风巷道;7预留沿脉回风道;8

沿脉分层道;9

进路;10

斜坡道;11

风机硐室;12

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3]实施例1、
[0014]如图1

3所示所示,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包括分层联络道2、分段道1、回风井4、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和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和分段道1分别位于矿体12两侧。
[0015]在预留穿脉回风道5靠近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的一端设有风机硐室11,风机硐室11内设有风机。
[0016]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和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三者互相贯通。
[0017]采场采准工程掘进时,脉外进风工程和回风工程分别布置在矿体12上盘(下盘)和下盘(上盘),即布置在矿体12两侧。采场脉外进风工程主要包括分段道1、斜坡道10和分层联络道3,采场脉外回风工程主要包括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采场一分层进路9采完后,预留穿脉回风道5和预留沿脉回风道7,可采用专利《一种采用胶结充填采矿法矿山巷道预留结构》(ZL202022955588.X)工艺,预留穿脉回风道5和预留沿脉回风道7断面形状为圆形,直径2m,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与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三者互相贯通。第二分层进路9回采结束时,穿脉分层道3、沿脉分层道8和进路9充填前,在适当位置预留回风井4,可采用专利《一种利用可回收气囊来预留充填小井的装置》(CN201820756839.1)工艺,回风井4断面形状为圆形,直径2m。回风井4与一分层预留穿脉回风道5和预留沿脉回风道7贯通,回风井4间距一般为50m为宜,下面采场每层进路9回采结束后都接力预留回风井4。
[0018]完整的采场通风工程由上盘(下盘)分层联络道2、穿脉分层道3、沿脉分层道8、回风井4、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以及下盘(上盘)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组成,新鲜风流通过上盘斜坡道10、分段道1和分层联络道2进入采场,污风通过穿脉分层道3、沿脉分层道8、进路9和回风井4回到上部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再回到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并排回矿山主回风系统,排出地表。为增加采场通风效果,可以在每条预留穿脉回风道5外端设置风机硐室11,每个风机硐室11内安装一台辅扇风机,风机型号:K40-4-No12,功率40kw。
[0019]脉外回风工程与一分层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互相贯通,采场回风井4随采场每层回采下降预留,与一分层预留穿脉回风道5、预留沿脉回风道7贯通,采场进风和回风顺畅,采场回风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包括分层联络道、分段道、回风井、预留穿脉回风道、预留沿脉回风道和脉外沿脉回风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外沿脉回风巷道(6)和分段道(1)分别位于矿体(12)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张亮琦高学栋张建发马柯王辉王登玉李继昀苟文敬寇鹏飞王鑫苏晓萍王秀东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